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韩企业专利战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企业由于缺乏专利保护知识和应对专利诉讼的经验,致使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在全球性的“专利大战”中陷于被动,“中国制造”不断陷入发达国家的“专利围剿”中。从DVD行业遭受重创,到索尼状告比亚迪公司锂离子电池侵犯专利案;从奥林巴斯数码相机事件,到丰田诉吉利侵权案……围绕专利、商标等所引发的国际纠纷此起彼伏。仅DVD事件一项,中国企业就被迫支付了几亿元的“专利学习费”。有专家指出,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专利战略布局基本结束,国内专利大战一触即发,发达国家专利大棒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电子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的中国。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3.
专利保护,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尔·盖茨曾经就中国盗版软件的现象说过这样一句话:“让中国人去盗吧,他们最终会付出代价的!”可惜当时这句话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从2002年开始演绎得轰轰烈烈的DVD、数码相机及彩电等行业的专利侵权案证明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现在国际市场上流行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专利。这种简单的说法给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今天,技术是产品的核心,而如何利用专利制度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免受侵犯,应是当前大多数企业保护国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以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申请专利的同时,还将核心技术集中在我国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上,逐步形成对中国企业的专利“包围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围城”,专利封锁愈演愈烈。今年2月,日韩和欧盟等9家企业组成蓝光光盘联盟,推出单张容量16GB蓝光DVD光盘,并开始对其他企业技术专利使用授权。这就使得中国企业于2002年卷入的DVD知识产权之争尚未平息后,国外企业又竖起了新的知识产权壁垒。日前,美国思科公司状告中国深圳华为公司产品专利侵权,美方企业抡起知识产权法律大锤意在阻…  相似文献   

5.
在2002年年初,持有DVD技术专利的六家国外厂家向中国DVD厂家索要高额专利许可费,否则将拒绝中国DVD产品出口。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这场纠纷最终还是以中国DVD厂家缴纳专利费而告终。事实上,中国DVD企业并不甘心任人宰割,他们早在三年之前,就酝酿联合研发一种新的技术以取代现在的DVD,由15家中国企业联合研发的这种技术的名字叫做EVD“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nhancedVersatileDisc,简称EVD),并于2002年7月15日正式向市场推介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望取代DVD系统的EVD,使我国开…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企业正在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而后,又不断有其他专利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DVD专利侵权事件简介 2002年3月,约100家中国企业DVD出口欧盟被当地海关扣押,其原因是中国企业没有获得DVD相关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者的专利许可,拉开了在国内众说纷坛的DVD事件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专利维权:朗科PK必恩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国际知识产权纠纷,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图景很单调:胜方总是外企.而倒霉的总是中国企业。DVD、数字电视、数码相机、手机、摩托车、汽车……几乎没有例外。但这样的图景却被深圳一家名为朗科的小企业所颠覆。作为国内第一起靠自主创新与自主发明专利在国外维护知识产权的案件,朗科在美国起诉必恩威(PNY)专利侵权案无疑具有标本意义。尤其在当前“自主创新”的氛围下,对于正从“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将更为深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争夺市场制高点专利战略如何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正经受缺乏足够自主知识产权之痛:先是由飞利浦、索尼和先锋三大技术开发商联盟组成的3C发难,导致中国DVD在欧盟海关被扣,后有6C迫使中国企业向其支付每台4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再加上其他国际DVD专利收费大军的进逼,导致DVD产品的出口价格上升,出口增长势头受阻。最近,中日摩托专利又起纠纷。竞争利器从最近发生的数起知识产权和专利纠纷案不难看出,外国企业正在加紧实施针对中国企业的专利战略,专利正在成为他们遏制中国企业及其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利器。知识产权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DVD等事件,揭示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推出了国际知识产权新规则,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对中国企业实施不公平的技术垄断。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作者在对这一新的游戏规则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调整自身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DVD专利之争到标准之争 彩电竞争梦被击碎之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蓬勃发展的DVD行业,试图通过仿制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然而,DVD行业同样是国外厂商的技术禁地,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一触便是雷区。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公司通过当地海关扣押。2002年3月底,索尼公司将销售中国产DVD的美国企业作为对象,以生产该产品的中国厂家没有支付专利使用费为由在美国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进口和销售该产品。  相似文献   

12.
备受关注的中国彩电企业应对出口专利壁垒有了新的突破.经过与众多国外专利权利人近两年的接触谈判,彩电出口交纳专利费用问题有了较大程度缓和,彻底扭转了DVD时代在专利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困扰中国彩电企业的这一头疼难题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军 《企业导报》2002,(10):22-23
<正> 今年4月19日,我国电子音响协会与"6C联盟"进行DVD谈判。我国企业每生产一台DVD就必须向"6C联盟"支付4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这次DVD谈判给中国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优点: 1.自主创新有助于企业保持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从DVD事件到数字相机事件、从思科诉华为到丰田告吉利,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在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纷纷登场。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这一锐器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展开“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并基于其技术和实力特别是众多专利优势称霸称  相似文献   

15.
挑战知识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之名,行“知识霸权”之实,使我国相关行业与企业蒙受了不公正待遇及巨大损失。一、我国DVD产业“专利之痛”虽然我国DVD产业在1997年才刚刚起步,但发展却异常迅速。据统计,2001年全年总销售量达到2598万台,出口总量达到了1050万台,成为世界基于MPEG2标准DVD设备的最大生产国。但我们必须认识到,DVD的核心技术和标准都由外国公司所掌握,很多核心元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在国内进行的只是简单的组装。在我国D V D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外国DVD专利技术的拥有者相继组成若干联盟,主要包括6C(由东芝、三菱、日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为何拥有数量巨大的专利,却不能拥有数量巨大的创新产品,关键在于企业家精神的缺乏。本文使用微观企业的调查数据,研究得出:企业家精神的不足与政府的政策导向,使得中国企业形成“专利偏好”,即企业更重视发明专利的数量,而非质量;对不同专利资源优化整合的动力不足,更缺乏将专利转化为创新产品的动力;中国企业对拥有专利存在偏好,带来“创新困境”进而让企业步入“专利陷阱”。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专利偏好”、“创新困境”及“专利陷阱”的理论假说,并利用本土高新技术企业的微观数据验证了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7.
柳春 《上海企业》2007,(4):19-22
自3C和6C向我DVD企业收取专利费用起,入“世”五年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此起彼伏,“思科诉华为”、“颈量诉南孚”、“英特尔诉深圳东进”……我国已提前进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期,“比预测提前了5-10年”。  相似文献   

18.
与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同病相怜的还有北京阜国数字有限公司——新一代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系统(EVD)标准的制定者。2004年8月12日这一天,是信息产业部对EVD标准进行公示期满的日子。然而到了这天,EVD并没有如期成为国家推荐的行业标准。避免DVD覆辙“中国对制定自主的数字视频视盘系统标准的兴趣与2002年中国和飞利浦、索尼及先锋公司间的专利纠纷不无关系。”俄勒冈大学政治系教授苏迈德说。当时中国的DVD 播放机(现在世界上90%的DVD 机由中国制造)由于生产厂家涉嫌未支付专利使用费而被扣押在了长虹、夏新、万利达…  相似文献   

19.
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专利,超一流的企业卖标准!"DVD专利费事件"让我们记忆犹新,参与制定DVD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20.
EVD,一个比DVD更高一级的中国自主创新高清晰光盘国家推荐标准,其诞生彻底改变了中国碟机企业受制于DVD的高额专利费用的现状。然而,1年以来围绕EVD品牌化而展开的一场利益大博弈.让人看得心惊肉跳。悲观者甚至认为这场博弈终将会毁掉EVD。不管说EVD是自主创新的模范也好.还是说EVD的品牌化探索失败也罢.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EVD的“标本”价值。隐藏在标本背后的是一个近乎庄严的主题: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