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市场》2001,(1):45-46
第一条为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以及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本企业的名义,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企业或购买其他企业(以下简称"被投资公司")投资者股权行为.  相似文献   

2.
新<公司法>第20条增加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这一规定对于保护债权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当利益以及确保公司设立宗旨会起到积极作用,是<公司法>的创新性规定.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优缺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作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公司已经在我国<公司法>中得以确认,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定,指出其立法上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公司法>在认真总结我国公司发展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做到了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同时健全了对股东的保护机制,从而强化了公司治理.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现行<公司法>的内容,以及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基本上没有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的规定,对于因关联交易披露失真的责任承担,我国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只按目前<会计法>、<证券法>和<公司法>相关责任规定来追究会计师的责任.会计师对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要达到何种程度并以何种形式披露才符合"真实"披露的要求,而又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笔者试从审计上真实和法律上真实的分歧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行<公司法>第183条正式确立了我国公司的司法解散制度.随后2008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下文称公司法规定二),进一步细化了审理公司解散案件的规定,主要包括公司司法解散的事由及提起解散之诉的程序等问题.目前尚未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下文称公司法规定三意见稿)也已经成形,在该规定中又再次对公司解散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规定.虽然目前我国立法初步确立了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却处在不断探索和细化过程中.本文将就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国外相关立法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的修订直接影响到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对于公司而言,财务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公司经营者的决策,而且还关系到公司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公司职工以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直接受到公司财务信息的影响,因而修订后的<公司法>使会计信息的获得行为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被写进了我国的<公司法>,可以说,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理论的修正和补充,其强调公司在以营利为最大化目标的前提下,还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然而,我国<公司法>并未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加以明确,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探讨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公司法>施行后有关企业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6]67号,以下简称"财企67号文"),分别对以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的评估、公益金余额处理、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本公司股票的财务处理等3个问题进行了规定.笔者结合2006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公司法>以及2月中旬财政部发布的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就"财企67号文"的几个问题谈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五条将公司社会责任法律化,明确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则,这一原则也通过扩充股东及公司债权人的诉权,完善公司治理和清算等各个制度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但其具体内涵不够清晰,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要践行公司社会责任仍需在立法和司法上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对<合同法>第286条及<批复>的理解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理解.适用.完善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做一阐述,以期对立法和司法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维护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国家、股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等有关精神,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温树飞 《现代商业》2007,(30):61-62
由于监事会的缺陷和我国现存市场机制的需要,新修订<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应设立独立董事,并设立鼓励与促进机制,来促进独立董事更好的完成任务.但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先天缺陷,应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趋向于合理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刍议竞业禁止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竞业禁止制度进行统一立法规范有利于协调好用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我国竞业禁止制度散见于<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和规章中,存在一定的冲突和漏洞.在司法实践中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缺乏统一标准,需要对竞业禁止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国有资产由行政管理年代迈向依法治理的崭新历史时期.<企业国有资产法>的颁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确保改革顺利进行的迫切需要,是<公司法>和<物权法>的拓展和延续.<企业国有资产法>具有全面涵盖经营性国有资产,清晰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明确出资人责任,完善国企高管管理机制,构建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司制度建立之后,各种公司组织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旨是就<公司法>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3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作为发现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从该条规定可知,差额补缴责任的主体为公司成立后发现的特定的瑕疵出资人.  相似文献   

18.
蒋英燕 《商业时代》2008,(16):56-57
我国<公司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公司司法解散.应用中在肯定该救济手段合理性的同时,应充分预见其风险与成本.为防止"少数人暴政"滥用解散请求权.法院在穷尽救济措施前应充分考虑替代性解决方案,以避免因"矫枉过正"招致不必要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股票市场:2005年回顾和2006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概括了中国股票市场2005年的重大事件,其中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出台、证券产品创新和证券公司的整合,既分析了这些重大事件的成因,也探讨了它们的后续效应.并对2006年股市的可能走势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红艳 《中国市场》2005,(11):78-7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在中国成功的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现行<公司法>有关资本方面的规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进而阻碍了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