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小赵是一家方便面企业的业务员,负责着安徽某地级市场。该市场基本是企业准备放弃的市场。但是小赵到了以后经过努力,市场销量迅速攀升,并且很快在当地的农村市场成为销量第二名的品牌,然而遗憾的是在城市市场销量却几乎为零。市区几乎没有经销商网络,公司又不能提供运作城市市场的相应支持,向市区内供货的二批商又不要货,那么小赵该如何来运作城区市场呢?  相似文献   

5.
张蔚  林光彬 《商业时代》2005,(12):39-39
本文首先论述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几个层次,然后论述和分析了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6.
《浙商》2007,(3):57-59
“我们凯恩集团十几年来做了什么事情?主要做了一件事:把一个产品推上了一个市场.这个产品就是凯恩股份.这个市场就是资本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江苏商论》2003,(11):103-104
本文从调整企业战略,实施战略管理;重新认识质量,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拓创新,建立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应顺应潮流严阵以待,以人才为核心,努力打造战略管理框架,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若隐若现了,这种结构是长期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市场走向?这迫切需要对目前的方便面“革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任颖秀 《中国广告》2005,(4):178-181
作为我国方便面产业的龙头企业,华龙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稳步发展,在第一阶段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后,2005年开始携手中央电视台,启动"二次创业"战略: 第一阶段:1994—2004年,低端产品铺市场,中端产品创效益,采取"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一步步渗透全国市场,打响知名度。二次创业:2004年与日清集团"强强联合"之后,进入二次创业阶段,2005年开始携手中央电视台,塑造高端、强势的品牌形象,真正实现华龙品牌的展翅腾飞。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方便面企业来说,来自原料涨价短期的高压已经过去,现在面临的是长期的低压。在原料涨价的影响下,从4月中旬开始,方便面业一片萧条。与去年同期相比,许多企业形势严峻,有些企业甚至是大企业,目前开工率才20%。除非出现超乎想象的变化,否则方便面业肯定会像彩电业一样,经历了快速发展、恶性竞争后,出现行业性亏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方便面行业已经从自由竞争走向寡头垄断,从低成本高利润转变为高投入低毛利,行业迅速趋于同质化。企业家们抱怨企业越来越难做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中小企业处于大企业大手笔投入和小企业低成本运作的前后夹击时,更是感到举步维艰。如何在几乎形成定局的中国方便面格局中打破常规,突出重围?这是许多企业亟待破解的迷局。  相似文献   

15.
高永 《糖烟酒周刊》2004,(14):32-32
从3月份开始,方便面生产的主要原料——面粉和棕榈油的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仍然是自去年10月底以来大涨价的延续,不过这段时间的涨价又上了一个台阶。面粉的涨幅在10%~20%之间,棕榈油涨幅在5%以上。由于生产周期以及政策性因素,面粉价格的涨势不会在短期内停止;而棕榈油由于天气转暖导致需求增加及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6.
17.
《现代商贸工业》2003,15(11):51-53
<正> 灵感+分析:顶新公司决定生产方便面 顶新公司的开创者是来自台湾的魏家四兄弟。1988年,魏家兄弟决定在大陆投资办厂。刚到大陆时,他们不仅感到内地的地理环境优越,而且也看到了内地市场蕴涵着的巨大商机。他们特别注意到当时内地许多家庭用的食用油都是品质较差的散装油,于是想到做生不如做熟,决定把在台湾经营油脂的家族经验移植到内地,在内地生产高品质的包装食用油。因此,顶新公司在大陆发展的第一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中国的家电市场都是被业内人士认为“硝烟最浓烈的地方”。诚然,中国的家电市场促销手段年年奇招无数,花样翻新。国字号品牌之间常常上演的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竟销手段,使得彼此伤痕累累,元气大伤。有人惊呼,中国没有品牌!中国的家电业已进人了微利时代!果然如此吗?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后,特许经营并没引起人们太多关注,但近两三年发展特别迅猛。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截至2002年,我国特许经营体系已超过1000家,所涉及的行业超过50个。在全国连锁百强中,特许经营企业占61家;加盟店的销售额达270亿元,占百强总销售额的17%;店铺数达5400家,占百强店铺总数的40%,加盟店的销售额和店铺的发展速度都超过直营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销售与管理》2005,(2):72-74
在中国,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可笑而可惜的情景:用一个品牌,今天做家电,明天做房地产,后天又去做物流;同样用一个品牌,今天做中档的,明天做低档的,后天又做高档的等等。做的时候,大家都心潮澎湃,豪言壮语。做完了才发现,只有一两个成功之外,其它都是小儿麻痹,侏儒一生。在多元化方面所谓成功的企业,一般都会犯这种毛病,不少企业,甚至一些优秀的企业都陷入品牌延伸的陷阱中,浪费资源,消耗时间,甚至影响企业前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