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实质及其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吉林省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优势,用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模式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创建城市生态文明,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进而推进全省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城市化发展,但是,无节制的城市化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危及我国的生态安全.本文就城市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以及建设生态城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程度迅速提高。但我国传统工业体系存在的弊端,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本文探讨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寻求生态工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路径,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作为破解生态危机的时代选择,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是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是人类在生产观上的一场革命,是基于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它呼唤"天人合一"的系统自然观,要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唐立国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2,(4):26-27
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世纪”,本文在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后,对建设生态城市,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城市这一以人为本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城市生态化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与城市化的相融,是中国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多中心分级城市结构,但也出现诸多环境问题。哈尔滨市要把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就要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营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建设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市基础环境,加强城市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完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山地城市,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而且长江三峡水库的85%位于重庆市境内,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其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原理方法,以重庆市统计年鉴为基础,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研究时段内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0.7269hm2增加到1.0374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呈递减趋势,由0.519 6hm2减少到0.458 6hm2,期间生态赤字逐年加大,区域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山地城市,人类活动强烈,生态系统脆弱;而且长江三峡水库的85%位于重庆市境内,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对其生态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的原理方法,以重庆市统计年鉴为基础,对重庆市1997~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赤字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研究时内重庆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递增趋势,由0.7269hm^2增加到1.0374hm^2,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呈递减趋势,由0.5196hm^2减少到0.4586hm^2,期间生态赤字逐年加大,区域发展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冯维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53-56,104
本文从概念和数理逻辑方面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机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胁迫和制约的相互关系。在数学上,表现为一双指数曲线,即区域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规律。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低级协调、抵抗、磨合以及高级协调四个阶段。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结论,我们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阶段。其建设过程就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不断磨合、协调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不但要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态阈值,而且要进行一系列的生态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景观设计是有关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和具体内容,指出景观生态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并深入探讨了景观生态设计的具体思路,提倡在设计中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有效利用废弃的土地和淘汰的城市空间;顺应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而实现生态的城市环境.生态设计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化进程中关系到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计活动,大力提倡景观生态设计,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税收正义的实质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正义是实现国家权力、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三维关系的协调平衡,其中,社会公共利益是税收的目的,个人权利是税收的前提,国家权力是税收实现的手段,这就是税收正义的实质。要实现税收正义,必须将税收法定与税收程序的正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乡镇规模扩大化及其限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乡镇村规模的合理限度在于能否满足农民群众公共需求并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当前不少地方乡镇村规模扩大化出现了“一大二空”和“离农化”倾向,超出了乡村有效治理的合理限度,必须适可而止。后续乡镇村调整和改革应以省市为基础,实行一种区域多元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本质——基于生态能量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能量的角度审视,经济在本质上是人类凭借文化手段对自然的介入而控驭的物质能量形式。生态危机是人类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非预期后果。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加剧生态系统的熵增,破坏生态循环积累所需的环境条件,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转折点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有限剩余的现实,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出发,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转折点的到来时点做出了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城市化政策的调整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活动的本质及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探讨企业知识活动的本质为基础,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的两种传统模式,在企业知识创造的社会化,外部化,整合化和内部化四种模式及其之间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识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寻,为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文章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干缩小,2003年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最为协调,但自2003年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又有逐步增大趋势;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东北地区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但与工业化发展最为协调.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城镇化制度的安排体现了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内在统一,也体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笔者通过构建由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城镇化制度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制度体系和城市文化在制度体系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从制度间相互协调、配套、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城市化与生态耦合系统的内涵出发,指出人口迁移、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水平等是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城市化质量、环境和生态三个子系统,最终选取22个要素指标,建立了三级城市化与生态环境整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草原沙化以及沙尘暴等现象的出现 ,深层原因在于人类受利益趋使而对草地这一“公共资源”实施了过度放牧与使用。在现行的土地制度框架下缓解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迫切需要我们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者说运用市场的力量来减少 (或转移 )牧区人口 ,即以城市化发展来达到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目的 ,而不是采取向牧民征收牛羊税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本质的认识,是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分析传统企业理论、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以及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发现:应从企业生态文化与优化循环型企业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