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国际文化企业外包网络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演化稳定策略描述了发达国家企业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文化产品外包合作竞争的长期演化趋势,发现了影响该系统演化结果的重要因素,即国际文化企业外包合作风险系数、双方信任水平、文化产品外包契约价格、发达国家企业最终售价和发展中国家企业外包成本。此外,文化产品外包任务水平还会通过外包生产成本环节来间接影响系统演化结果;企业学习能力会对外包利润产生影响,但不影响系统演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霖  冯俊文 《技术经济》2007,26(11):79-84
首先对国内外将博弈理论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总结,指出大多研究都采用经典博弈理论的缺陷,尝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深入探讨农产品供应链的策略空间以及演化趋势。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得出农产品供应链市场的演化相图以及在每一个平衡点的演化稳定特性,很好地揭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演化进程,为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制度环境,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喜好是其内因。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偏好的演化机制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在与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演化博弈中不断调整债务风险偏好以最大化自身收益,但博弈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组合在演化系统中是不稳定的,其理论含义是地方政府最优债务风险水平不能长期维持。因此,中央政府应该不断地择机修正政策促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逼近到最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4.
杨宏力 《经济学家》2008,30(1):25-31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炼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与产品分销渠道多样性之间存在某种匹配关系,导致市场被分割,形成不同的渠道需求函数.以购物便利性作为渠道异质性的代理变量,以消费者对购物便利的敏感性作为其偏好异质性的代理指标,针对直销一零售双渠道分销模式建立价格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直销渠道定价与零售商渠道定价相互成正向关系;直销效率提升将提高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降低零售商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零售效率提高的效应则恰好相反;如果市场需求规模足够大,和/或开发直销渠道的固定成本足够低,和/或直销效率足够高,和/或零售效率足够低,那么生产商便具有增设直销渠道的激励.  相似文献   

6.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银行与企业系统信贷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系统的长期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银行与企业系统演化的长期均衡结果与双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及初始状态有关。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没有其他制度安排的前提下,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演化博弈向双方不合作均衡收敛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7.
员工反生产行为组织控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员工反生产行为组织控制的行为博弈演化过程,构建企业与员工共同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表明:员工选择显性反生产行为的比例、员工因选择反生产行为所获得的额外收益、企业对员工的反生产行为进行监管所投入的成本,企业观测到员工选择反生产行为时所作出的处罚都将对博弈均衡的结果产生影响.对此,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金融制度作为金融行为主体博弈的结果,决定着金融领域的利益分配.不同的利益集团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国家力量的支持以加强自身博弈的地位,而国家力量则通过改变利益集团间的权力结构来实现其效用目标.政府及利益集团间的权力博弈决定着金融制度演化的方向和趋势,特别是国家力量在金融制度演化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在金融制度演化过程中合理运用其权力以促使金融制度演化步入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入表示相对讲价能力大小的参数,详细分析了供应链中的讲价能力结构对供应链的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产销各方的利润及双方总利润影响。指出: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都随零售商讲价能力的提高而降低,零售商利润和双方总利润都随零售商讲价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而生产商的利润则随着生产商讲价能力的提高先增加,而后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回购合同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种通过回购合同实现供应链协调的供应链中,生产商提供一种产品给具有随机需求的一个零售商:生产商为鼓励零售商多订货而对零售商剩余商品规定一个回购价格进行回购。这种协调策略可以视为Stackelberg博弈。本文在阐述了解决该博弈问题的方法后,进行了数值实验,分析了采用这种协调策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企业业绩评价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由于平衡计分卡设计和应用的特殊性,对它存在着若干认识误区,对此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在设计和应用平衡计分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基于会计循环的会计信息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文借助事项会计理论和事件驱动模型构建事项会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地区差异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远  王选选 《生产力研究》2002,(2):103-104,107
本文利用总体多样性分解方法和对应分析方法 ,定量测定与分析了地区差异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程度。为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缩小地区差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发表于2001—2013年的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利用知识网络图可视化展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研究热点,并分析未来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新兴产业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内含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新兴经济、发展与演化、技术路线7个子网;"创业"子网覆盖的知识点最多,是最重要的研究主题;新兴技术、创新、创业、新兴市场和新兴经济等知识点既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知识网络的信息连通点。分阶段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知识网络结构变化幅度较大,发展与演化、制度、知识、公共政策、信息技术与管理、研发、学习等是近期研究的核心知识点,创业、发展与演化、新兴市场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首先论述了技术创意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可行性影响因素及论证的基本流程;然后在对有效技术创新识别认定标准及方法简要分析的基础上,以“成本-效益”为视角,利用决策树法构建有效技术创新识别的认定模型,该模型利用决策树法的逆序归纳进行信息分析,计算出不同行动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值,根据该差值与企业利润期望值的符合程度识别认定有效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借鉴吸收国际金融监管及立法经验,发挥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必要在四个方面调整:改革外资银行的监管体系、加强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提高对外资银行运营中的审慎监管以及完善对外资银行的市场退出监管。  相似文献   

19.
以制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国际企业战略联盟的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问题。通过对战略联盟内部合法性、外部合法性概念、作用的阐述,构建了一个整合框架,进而分析了企业特征、环境特征对企业获取合法性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基于制度理论的战略联盟研究,为国际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尤其是为新兴经济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整合提供了新的解释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企业品牌的脆弱性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脆弱性是衡量其抵御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干扰能力的一种度,它表现为品牌的易逝性和品牌声誉的难以挽回性.影响品牌脆弱性的因素可能来自于品牌自身、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在对品牌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自身品牌的脆弱性,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