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等几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并试图准确界定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有利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在分析乡村景观的特点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基础上,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类型,初步探讨了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构想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论述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和必要性,分析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从旅游资源性质、游客感知方式及运作管理等不同侧面探讨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提出了促进贵州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策研究——以阳朔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理念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而乡村生态旅游是云南省未来重点开发的十大特色旅游产品之一.因此推行循环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丁艳平 《生产力研究》2012,(7):91-92,113
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我国农村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华阴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市场、产品、价格和经营管理策略,以期促进当地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提升大华山旅游圈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不仅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开发已基本形成规模,具有相对稳定的客源市场,为周边逐渐兴起的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机遇。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为风景名胜区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旅游产品延伸的空间。本文以宁波市东吴镇天童风景名胜区和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例,对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结合,通过资源互补、客源共享的联动开发模式,将会稳定已有的客源市场,开拓新的客源地,实现互补发展、共同促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山西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对乡村生态旅游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研究。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郊的宇文山庄的实际入手,对宇文山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进行要素构建。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分析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模式,最后提出了加快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低碳旅游的思想非常切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低碳旅游,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旅游观重建四川地震灾区旅游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主要旅游区造成了重大破坏,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脆弱,在倡导以旅游业为先导恢复重建灾区经济时,要以生态旅游观念进行开发,确保游客、环境与文化良性互动,积极保护珍贵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省迄今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区17处,面积51.54万hm ̄2,目前新建和拟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9处,面积31.25万hm ̄2。本文对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对今后有计划、有限度地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山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古老独特,资源品位高、富积程度高。本文针对川西山地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按照“突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挖掘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与“紧扣时代”的原则,设计了“神奇川西”生态观光旅游产品、“一山一品”山地生态旅游产品、“有效互动”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特色专题”生态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 观特质成为乡村健康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为此,以鲁中山区西 营镇的5个自然乡村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的分类为依 据,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和论证构建了由总目标层、要 素指标层和功能指标层组成的乡村景观个性特质评价体系,并 以此为依据分析探讨调研区域内5个乡村景观的个性特质,并 总结提炼个性特质评价的规律,为乡村景观个性特质确定提供 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世界的失落使景观设计脱离于现象本身, 社会变迁发展的急剧使景观重心偏离于人的心灵感知。乡村植 物景观作为现代乡村景观中不甚突出的景观要素,为迎合来自 城市的需求而多被设计为人造痕迹明显的景观,在这种“流 行”设计下的乡村景观呈现城市化加重的趋势,逐渐丧失本原 特征。现象还原法的显现为寻回乡村景观和植物景观的本源特 征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运用该方法对乡村植物景观进行分析, 从基础的知觉意向进入纯粹理论的范畴意向,最终用现象学的 态度取代自然态度进入现象学沉思,对乡村植物景观及所处世 界的一切事物进行全部反思,揭示乡村植物景观的存在性和本 质特征,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协调生态旅游利益主体间存在的关系出发,首次将生态旅游地作为主要利益主体之一,分别从生态旅游的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提出了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的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旅游根本宗旨的认识,认为生态旅游理念需要密切联系国情不断创新,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与时俱进,拓展生态旅游内涵。同时,明确提出生态旅游是旅游系统生态化的观点,进而完善了旅游生态工程概念,并就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据对四川省公选乡村干部几年实践的调查,分析了公选乡村干部出现的经济原因,产生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改善公选乡村干部的具体措施。文章认为不能只从政治角度来理解公选乡村干部这项改革实践,而应该从经济角度认识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更为全面地发挥公选的作用,使之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何永芳 《财经科学》2006,(9):119-124
根据各产业几年的增长率、需求收入弹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及四川省情等几个基本原则,经多次筛选,最后确定四川"十一五"时期的主导产业为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电力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旅游业六个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