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周刊》2014,(20):1-3
开启蓝色文明窗口·助推蓝色跨越主讲嘉宾: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题目:直面大转型时代——论全面深化改革时间:2014年8月16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多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多次遇到了往哪儿走的问题。十八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回答了近十年来讨论的一个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它对此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回答”主讲嘉宾: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题目:从全球看未来中国时间:2014年9月20日  相似文献   

2.
1999年,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就目前情形看,边际储蓄倾向仍不断上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究竟哪些因素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不能消费”。收入水平普遍偏低,不能适应消费结构的改变,这是根本原因。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低而无法实现高档消费。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是我国启动内需的又一举措,它对居民心理、银行储蓄、消费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举措能否如期实现它的目的,我认为它对启动内需会起作用,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作用的程度是有限的。首先,从对居民心理的影响来说,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不同于降息。降息只是减少了居民的预期收入,而开征储蓄存款利息税则是把居民已经到手的收入又拿走一部分,从而有一种割肉的感觉。前者的感觉只是"我"少拿了国家的钱,后者的感觉则是国家拿走了"我"的钱。因此,居民参加储蓄将有一种吃亏的感觉。这似乎应使人们的消费倾向增强。但居民即使不储蓄,也不一定就得将收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其他投资,只是投资的方向可以稍作改变。居民可能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认为个人在银  相似文献   

4.
储蓄过剩     
对经济学家来说,储蓄是一个玄妙的词汇。国家储蓄额越高,用于投资的资金就越多。而它在计算机、工厂或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量愈大,其经济产出就愈多,增长速度也就越快。从这个角度看,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美国持批评态度,认为它储蓄匮乏。目前,美国家庭把0.9%的收入用于储蓄,而政客对消除联邦赤字显得束手无策。因此,美国似乎应该长期陷入利率上升,投资不足,经济增长缓慢的困境。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美国的长期利率呈下降趋势,近期跌至4%以下。美国的住房和商业投资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GDP的16.5%,远高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从目前来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改 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个人部门在国民收入最终分配结构中的比重迅速提高 ,与此相适应 ,银行储蓄产品消费结构中城乡家庭对银行储蓄产品的消费占总消费的百分比 ,也从 1979年的 2 3 6 %上升为2 0 0 0年的 5 1 96 %。居民储蓄已成为社会资金的主要来源 ,同时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竟相争夺的客户资源。而竞争的有效利器是对客户有吸引力的服务和产品的提供 ,这又根源于对城乡家庭银行储蓄产品历史的分析。通过对家庭 ,这一中国银行储蓄产品需求主体力量进行分析 ,找到影响因素 ,明确其储蓄行为特点与偏好 ,为探索中国金融产品合理创新做一个理论铺垫。资源在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 (储蓄 )之间的分配 ,是一切经济所面临的基本选择之一。也就是说 ,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 ,它与消费息息相关 ,因而关于储蓄的决定也与消费的决定紧密联系。关于消费和储蓄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界有许多人提出理论加以解释。凯恩斯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多赞同如下观点 ,即储蓄与投资一样取决于利息率。而凯恩斯 ( 1933)则认为消费主要决定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 ,其消费...  相似文献   

7.
赵力 《经济师》2000,(12):162-162
1998年以来 ,我国启动经济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大投资力度 ,以增加有效供给 ,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由于消费没有及时跟进 ,所期望的经济繁荣局面并没有出现 ,投资对经济发展应起到的乘数效应表现得也比较弱。接着国家多次降息 ,开征储蓄利息所得税 ,开办信贷消费业务等以进一步刺激消费。我们看到 ,这些让老百姓“掏腰包”的消费政策反而使人们将口袋捂得更紧。目前消费难以真正启动的原因 ,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这成为当前我国启动内需的难点所在。根据国际惯例和经济学家推算 ,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 1.5— 2倍时比较适宜。突破目前严重…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9.
该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10.
周绍杰  张俊森  李宏彬 《经济学》2009,(3):1197-1220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积累是促进国民经济长期高增长的重要因素。按国际口径,我国的积累率(即总储蓄率)约27%,比日本约低9个百分点。但是,每当我国试图提高一点积累率,就感到积累似乎过高,消费不足开始抑制经济增长。为什么我国的积累率难以稳定地维持在日本那样的高水平上呢?本文试图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国民经济高储蓄增长模型,指出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方式及个人储蓄机制,可以使国民经济转入高储蓄增长轨道。  相似文献   

12.
杜海韬  邓翔 《经济学》2005,4(2):297-316
本文利用我国城乡时间序列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征做了新的探索。我们对引入预期收入增长的对数线性欧拉方程和二阶泰勒近似的欧拉方程进行了估计,结果说明,当期收入仍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不成立;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19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走低的收入增长率直接抑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仍然偏紧的流动性约束和日益增强的不确定性增大了预防性储蓄动机。  相似文献   

13.
郭满堂 《新经济》1995,(5):48-50
信用卡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购买商品和取得服务的一种信用凭证,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信用卡的诞生和在外国流行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它具有结算方便、安全快捷、节约大量现金流通、防盗、防抢、跨地区甚至跨国界通行、善意透支、先用后支等多项优点,它发挥着储蓄、结算、消费、借贷等功能。它一诞生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很快就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流行起来。目前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4.
关于消费率调控的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储蓄比例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从长期的角度考察,政府政策对某些因素,如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及人口结构很难施加影响;而对某些因素,如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利率、消费金融和政府收支结构等,政府政策虽然有相当影响,但很难传导到全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调整上。因此,对消费储蓄比例的长期态势而言,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从实体经济层面看,是由于美国由制造业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拉动,而服务经济下收入分配偏向于知识型阶层的特征,使得美国多数家庭的消费以借贷消费为主.因此,在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下,当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引起资产价格上涨却不再引发通货膨胀时,由资产价格上升刺激借贷消费需求,就可以拉动经济强劲增长.由此,美国进入一种扩张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上涨、借贷消费需求增加、经济增长的循环中,而一旦资产价格下跌,个人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就会引发金融系统的危机,经济也会由消费不足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16.
《广东经济》2002,(4):31
在3月23日举行的"第二届山东经济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总需求不足.为什么?经济学家各有说法.我的解释是,信用不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储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居民储蓄是否受利率的影响?其结论是:(1)城镇居民储蓄对名义利率基本无敏感性;(2)城镇居民储蓄对实际利率有弱正相关性;(3)农村居民储蓄对名义利率基本无敏感性,只与收入增长相关;(4)农村居民储蓄对实行利率基本无敏感性,只与收入增长相关。因此,我们不能寄厚于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18.
乔宠如 《经济》2015,(Z1):16-17
2015年1月30日,财政部公布2014年全国财政收支状况时透露:全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已达到4.26万亿元,同比增长3.2%。从2001年到2014年,土地出让收入在14年间增长超30倍,总额超过23.6万亿元。这笔巨款是怎样积攒下来的?到底花去哪儿了?又是谁在监管?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2013年11月9日—10日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主讲嘉宾:Myron Scholes(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本届会议以衍生证券市场为主题,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协办。会议旨在召集专业学者和业界经济学家共同讨论有关全球衍生品市场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会议论文中英文皆可,会议将为中文论文设专场。论文提交:投稿论文请发至DerivativeConference@gmail.com,投稿截止日期为2013年8月31日。任何会议相关问题请发送邮件至此邮箱咨询。  相似文献   

20.
刘家新 《经济学家》2003,(6):113-115
人们往往把储蓄与金融学的研究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储蓄与财政分配之间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作为国民储蓄组成部分的政府储蓄,它与财政分配之间的联系更直接、更明显。1.政府储蓄是财政收支运动的结果。在现代经济学中,储蓄是一个含义相当广泛的概念,它是指一定时期收入中未用于消费后的部分,即储蓄等于收入减消费。依据储蓄的这一基本定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其结果也会形成一定的储蓄,即政府储蓄。这是因为,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包含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支出:一种是经常性支出即消费性支出,另一种是资本性支出或投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