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严海艳  严纪杰 《活力》2010,(12):318-318
在中国,女性地位长期受压于男性权威。虽然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在创作时,一度大胆地“自我解剖”,譬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日趋严峻,女性作家不得不“及时”调整心态,去创作一大批反映国恨家仇的烙有鲜明政治印痕的作品,萧红的《生死场》就是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崔鹏  梁海松 《英才》2004,(12):113-113
演出开始了。国家话剧团正在海淀剧院上演萧红的名著《生死场》,以其固有的“原教旨主义表演”风格,在高倍水银灯的照耀下,演员们脸上涂着白粉,表情夸张而神经质。  相似文献   

3.
孟繁宏 《活力》2009,(11):111-111
尽管萧红故去已六十多余载。但她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仍然熠熠生辉,馨香飘远。意念流长。萧红是一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乡土作家,她的作品充满着北大荒的地方色彩和乡野韵昧。她的作品不仅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还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4.
当前是一个青春文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于文学的追捧热爱程度无可比拟,青春文学作为当前重要的文化形式备受时代推崇。而向前追溯,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又有些优秀作品及作家存在呢,在此不得不讲到一位作家,那便是萧红,萧红的小说具有着明显且深沉的情感意蕴,其娴熟的小说人物刻画能力及笔端隐晦的文字表述,无一不折射了其所成长的那个时代的黑暗,揭露了社会的苍凉。本案从萧红的小说思想着手探究,系统阐述了萧红小说的思想内涵特征及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5.
陈夺 《活力》2005,(4):85-85
《一九八四》是英国散文家、评论家和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于1948年完成的一部带有浓厚政治预言色彩的小说。作品幻想了在未来社会(作者视野中的未来,对现在的人类来说已成为历史)中,人在高度集权体制下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人”的消解是后现代主义者对于人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文借用这一名词来说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中人物的命运和其生存状态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李成 《活力》2013,(12):105-105
本文以影片《萧红》为例,客观论述了本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阐述了文艺影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7.
忧患意识在文学创作中往往表现为一种大气。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历来是文学牵动人心的魅力所在。而在当今之世,超脱于平庸琐屑的利益纷争,超脱于一已私情的恩恩怨怨;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加以特别的关注,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忧患深切,这需要更深的眼光和更宽阔的胸怀。记者作家王治安所著《啊,国土忧患的警钟》一书,便是这样一部堪称具有大气的警世之作。该书立足四川而言及深广,为保护国土大声呐喊,为唤起人们的良知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殷殷忠告,充分表现出一位严肃作家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尽管萧红故去已六十多余载,但她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仍然熠熠生辉,馨香飘远,意念流长.萧红是一位有独特创作风格的乡土作家,她的作品充满着北大荒的地方色彩和乡野韵味.她的作品不仅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还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9.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9月,萧红和萧军离开上海抵达汉口,《呼兰河传》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创作.直至1940年12月底,香港《星岛日报·星座》才将这部作品连载完毕. 在茅盾先生为《呼兰河传》作的序中,"寂寞"一词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他用他的寂寞来为萧红的寂寞叹息.他用"寂寞"概括了萧红,"寂寞的童年"寂寞的生活"寂寞的精神"寂寞的环境"寂寞的死亡"……"寂寞"用来作为萧红的人生写照似乎并不为过.一个短促却坚韧的生命,在那样一个困顿又颠沛的生活环境下依然坚持写作,恐怕正是因为寂寞,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份坚持.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2000,(5)
<正> 10年前,一位18岁的高中学生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接连推出3本文学作品集。一时间,《中国青年报》、《文学报》、《作家报》、《信息时报》等全国100多家报刊在头版显著位置争相刊发或转载了这一消息。"少年作家"、"天才作家"的赞誉接踵而至。后来漓江出版社又一口气为他推出8本散文、小说集,另外出版一本报告文学集《少年风流——记小作家熊万里》。几年后,熊万里又在《文艺报》、《作家报》、《中华读书报》、《投资与信息》等报刊上刊登个人广告,拍卖书稿《熊万里个性散文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爱情     
20世纪30年代红极一时的女作家萧红,对自己的爱情生活很有感慨。她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女人……”后人在评价萧红时,常常感叹这位才女作家红颜薄命、情路坎坷,当我回顾萧红三段主要的爱情经历时,却产生了某些疑问。  相似文献   

12.
从小喜欢听评书《岳飞传》、喜欢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我,现在又读到了一部好书,这就是山东作家张建鲁先生的长篇巨著《追寻岁月》。《追寻岁月》共分三卷:《双侠英豪》、《正道沧桑》、《铁血忠诚》,共一百多万字。我正被《追寻岁月》中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着……  相似文献   

13.
修思禹  何力  孙冕 《英才》2014,(11):102-103
一部《黄金时代》,没有赢得票房,却引来争议,有人为萧红的个性叫好,有人讽刺她是"贪吃的贱人",还有人评价说,她的思想还来不及成熟,人便走了……太多人对她的人生、感情指手画脚。可是,你我皆不是萧红,皆不在那个时代,怎知道萧红的"黄金时代"是停留在哪一刻?抑或是从未到来?在今天此消彼长的文化快餐年代,"萧红热"也许并不能影响什么,但却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个特立独行女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并不现实的理想便奋不顾身,是失去理智的冲动还是面对心灵的勇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应该停留在"幼稚"的纯粹阶段,还是学会"成熟"互利互惠?在人情被商业、商品化的时代,是否还有人相信纯情?当感性与理性对峙,要如何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4.
第一代香港本土作家创造了一批关怀底层人民的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社会卑微者"形象,70年代的香港社会迅速发展,出于对城市的关照,香港本土作家创作了大批带有都市意识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侣伦的《穷巷》、舒巷城的《太阳下山了》的分析,论述香港本土作家小说的底层书写意识.  相似文献   

15.
继《我的名字叫红》热销后,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另一部小说《白色城堡》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6.
一套由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窦强任主编,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国春任副主编的《北大荒作家文库》,于元旦前夕,由哈尔滨出版社正式出版,《文库》共16本,300多万字,系北大荒老中青三代人文学创作的成果。总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韩乃寅为这套丛书作了题为《文学走进新世纪》的总序,高度评价了这套  相似文献   

17.
李荫臣  张云鹏 《秘书》2011,(1):40-4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了一本《为什么读经典》的书,他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就是一篇公文中的经典作品,不仅每一次阅读都给人以新的收获,而且对于如何写好调查报告有着极大的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18.
日前,由陕西榆林水墨影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平利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根据平利籍作家戴吉坤长篇小说《栀子花开》改编的彩色故事片《那一片栀子花》在平利关机。  相似文献   

19.
100年前,上海著名小说作家陆士谔的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里面充满了对未来上海的幻想,他的这些“梦”在100后的今日上海基本上都已经是成为现实了,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者,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从《黄帝内经》开始,已是对人类疾病的斗争和生存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这本书,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专著。从病理学说,以《易经》作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代表人的生理器官,是一本科学的书,是唯物主义的书,《四书五经》就是五经之一,到底谁发明了八卦,大多数学者认为伏羲氏发明的,周文王演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