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4月10日上午10点40分,李克强总理在博螯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宣布开通沪港通,这也意味着双向开放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真正实施。沪港通的设立,完全符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点提到,"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的精神。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交易规则基础上,确定有序化的财税支持政策,尤其是股票交易的个人所  相似文献   

2.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的沪港通交易平台,是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对境外投资者开放程度大幅提高的重要标志。文章以沪港通开通这一自然事件的发生为契机,以2012—2016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层面研究资本市场开放水平提升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以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水平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公司为应对资本市场开放后的复杂市场环境,会主动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最终表现为会计信息稳健性水平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仅在公司财务杠杆水平适中时显著。当公司的债务水平较低或较高时,资本市场开放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论对于缓解境内外投资者与我国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倡导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以沪港通政策实施为现实背景,选定2012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为研究区间,构造股价信息充分性、股价信息准确性和股价对信息的反应速度三项定价效率核心指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沪港通政策对我国沪市A股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的推出有助于提高我国沪市A股的股价信息充分性、准确性和股价对信息的反应速度,且对国有企业、高股权制衡度企业、高换手率企业的股票定价效率提高更显著。进一步对比发现,资金双向流动交易机制对沪市A股定价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因此,应有序扩大沪股通、港股通标的股票范围,不断完善资金双向流动机制,提高股票流动性,加速境内外资本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5.
6.
文章在资金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以沪港通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融资约束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国有企业金融化的提升作用较弱,而对地区制度环境优、套利动机强的企业的金融化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宏观的监管政策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作为监管层采取合理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程  王仁曾 《财会月刊》2020,(12):18-26
利用"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盈余管理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两个指标来看,对比控制组,"沪港通"政策实施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治理水平,且在"沪港通"活跃成交股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这一影响存在显著并且持续增强的滞后效应;通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能够显著提高股票流动性,进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对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对公司治理的优化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这表明"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分析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标志性事件——“沪港通”制度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开放领域文献,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重点分析检索文献的发文时间特征、刊发载体特征、核心作者、关键词等。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受到了国内顶级期刊的认可,刊文数量整体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并与各政策实施过程相吻合,研究热点与趋势逐步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层面不断深入到微观企业财务行为层面,对公司治理、企业创新等方面均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最后,进一步讨论该政策背景下资本市场开放领域可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政策背景,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在控制其他因素并经过安慰剂检验、去除A+H股影响、改变周期范围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沪港通”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其中,内部机制是对股价波动性风险控制,外部机制是审计师声誉风险与政府部门监管。  相似文献   

10.
《英才》2014,(12):12-12
1990年代初,中国很多的报刊读物正在如火如荼讨论一个并不新鲜的新词:股市。彼时,视股市如洪水猛兽者大有人在。意识形态的界限让这种在西方世界已经存在了400年的金融活动,在刚刚步入改革开放节奏的中国人心中,充满了未知。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如此表述铿锵作答。  相似文献   

12.
国内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等远远落后于香港、美国等发达的资本市场。沪港通试点,作为A股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沪港通的推出对内地及香港的资本市场意义重大。一方面加快内地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提升在港的离岸人民币利用率;另一方面,则为两地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巩固香港作为投资内地重要平台的地位。对于陷入长期疲弱的A股来说,沪港通可能是推动股市上涨得助推器。  相似文献   

13.
张孟  舒晓杰  吴志军 《企业经济》2022,(10):120-131
随着沪深港通交易机制的启动,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医药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沪深港通经验证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医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医药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净效应,且滞后效应不强;国有性质、两权分离较高的医药企业受到资本市场开放的积极影响更明显。我国应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完善本土医药产业链;政府应鼓励医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对医药企业的补贴与帮扶力度;医药企业应立足沪深港通机制优势,完善融资与信息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年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利用2009~2018年A股深市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能够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企业两权分离度越高、高管持股比例越低,深港通交易制度对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应越强.进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升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水平,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检验后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在环境规制程度低、股权制衡度低以及高管薪酬粘性弱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和缓解融资约束两种途径来促进企业环保投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资本市场开放的目标模式与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华 《现代管理科学》2006,(6):106-108,111
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在能够给一国经济带来增长效应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对其开放目标和路径依赖认真研究。文章作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到了放弃以融资为目标的开放阶段,而转向追求安全和效率目标。通过推动资本自由流动,才能提高中国金融监管水平和金融机构的运作管理水平从而适应金融发展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3月31日,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9点37分,股市开盘不到一小时,沪深两市就分别有13单和12单融资业务成交,2单和1单融券业务成交。尽管6家试点券商都争抢第一单,但是,最终的第一单花落光大证券,买入成交时间为9点25分01秒。这一刻,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借贷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殊性技术创新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投资模式。因此,风险资本来源和退出机制很重要;文章分析了内地风险资本来源的现状,探讨了内地与香港合作风险资本市场的必要性,最后就发展内地与香港风险资本市场合作提出了具体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