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万胜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8,21(2):88-92
人与自然的关系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文明时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在工业文明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生态文明则力图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国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重要内容,是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理念在我国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论述生态文明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接着分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还较多,影响生态文明;进而提出发展生态文化、提高消费质量、弘扬生态文明的具体对策:端正价值导向,树立生态文化、生态文明观念;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最后论述:弘扬生态文明,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艺军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6):16-19
本文通过对生态及生态文明溯源,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与四大文明建设的关系,分析了和谐社会视域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勾画了生态文明建设应采取的路径。经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只有重视人与自然和谐,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最终达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环境文化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动力;和谐社会是环境文化的价值诉求;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政能力的信任力,属于政治文明的范畴。故政府公信力构建内在地要求为人类理性生存状态寻找实现方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和谐处理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它的目的是为人类寻找合目的性的存在状态。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与政府公信力构建之间存在契合性、通约性和一致性。本文试探讨政府公信力构建的生态转向的可能性及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将生态文明观纳入自然、文化、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视野,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本质,认为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严峻的现实,"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社会高扬的主题。本文从培养公民道德素质这个层面,探讨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效的、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凤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5-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全民中牢固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法律制度、政策以及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艾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堆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统一战线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论文从内生的动因、比较的优势及功效的拓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荣开明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2):10-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和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本文拟就和谐社会的涵义和区分,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主要依据、构建的有利条件、应该从那些方面去构建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中首先说明生态文明对人、社会经济、生产力、消费力的发展、对社会文明的作用;接着提出,我国多年来生态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防治.还提出要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模式;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弘扬生态文明,以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王孝哲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41-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同时,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和合整体系统论,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时代作用。和谐社会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天道与人道的和合思想;以人为本、处理好社会关系是一种人道和合的体现;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一种"和生"的动态历程。 相似文献
14.
沈春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9-20
“三个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社会建设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使之在实践中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关系,力求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企业经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文章从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关系维度构建起一整套全新的企业关系管理研究框架,对不同层次企业面临的各种关系进行系统性归纳和分析,对和谐社会构建大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本松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1):121-124,128
文明是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人的存在和发展成果与状态,是人的关系状态。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的自然性文明、进步的对抗性文明、当代的和谐文明,并必将走向未来的自由文明。中国当前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是创造文明的新形态,即和谐文明,和谐文明是文明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应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法制教育为突破口,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根本,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目标,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导向. 相似文献
18.
和谐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龙喜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6-7,16
发展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内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通过发展和谐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合格公民来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