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帮助其科学合理的控制血糖水平。方法住院患者96例,分别检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血糖>6.1μmol/L,HbA1C阳性率为40.0%;血糖为4.2~6.1μmol/L,HbA1C阳性率为63.6%;血糖<4.2μmol/L,HbA1C阳性率为33.3%。结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测定对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应激性血糖升高对井下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并按血糖升高与否分成升高组110例,血糖正常组115例。结果应激性血糖升高组患者预后较血糖正常组差。(χ2=25.01。P<0.005)结论血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在急诊检验血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急诊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重症状患者46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方法所测得的血糖结果。结果快速血糖仪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0.5~1.0mmol/L的患者有28例;0.3~0.5mmol/L的患者有38例;0.1~0.3mmol/L的患者有62例。快速血糖仪高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0mmol/L以上的患者有16例;0.5~1.0mmol/L的患者有51例;0.3~0.5mmol/L的患者有81例;0.1~0.3mmol/L的患者有99例。其余90例患者的快速血糖仪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差异在0.1mmol/L之内,一致率为19.3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基本相符,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等特点,十分适合应用于急诊患者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及单纯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糖,找出血糖变化的规律,指导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提前干预、及时治疗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对入院患者进行凌晨、早餐前、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八个时间段的血糖检测,共搜集血糖数据4803个,并统计分析血糖数据.结果发生高血糖最多的时段依次为晚餐前(74.9%)、午餐前(74.8%)和早餐后(72.7%),而发生低血糖最多的时段为午餐前(4.8%)和凌晨(4.3%).结论早餐后、午餐前、晚餐前及凌晨是血糖异常的多发时段.在这几个时段里,护士应加强患者血糖的检测及病情观察,及时处理,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lc检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00例肝功能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HbAlc<4%~5%有38例血糖控制稳定;6.5%~10.0%有42例血糖控制不理想,2型糖尿病仍处于预警状态,血糖高于正常;≥10%有70例患者血糖控制失败,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且研究组患者HbAlc和空腹血糖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说服力较强,数据较客观,稳定性较好的检验项目,能反映患者2~3个月以内的糖代谢情况,在糖尿病学上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在起病24h内入院,均不口服任何影响血糖的药物,然后在空腹状态下对患者的静脉血进行抽取,血糖值应该采用血浆葡萄糖氧化酶法来进行测定。结果76例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5±2.37),SSS 评分为(27.54±19.02);而94例缺血性卒中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6.38±2.23),SSS 评分为(42.95±12.87)。62例正常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5.52±0.48),SSS 评分为(45.96±13.65);108例高血糖组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为(8.64±2.68),SSS 评分为(30.81±17.98)。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血性卒中组的病情要明显重很多。与老年缺血性卒中组和非老年组相比,老年出血性卒中组的死亡率要明显高的多。结论应该积极检测血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才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避免患者受到较为严重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28例(90.3%);X线胸片检查:显著吸收14例(45.16%),吸收15例(48.39%),恶化2例(6.45%),总吸收率为93.55%。血糖控制良好15例(48.39%),一般13例(41.94%),不良3例(9.68%)。经观察显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血糖控制良好,则肺结核疗效也较为满意,反之若血糖控制不好,则肺结核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尽早采取抗结核治疗与控制血糖并重的疗法,达到控制结核和糖尿病的目的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格华止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疗效。方法采用动态血糖检测对6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同时三餐前据血糖口服格华止降糖,2~3个月后复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的变化,同时观察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格华止降低餐后高血糖明显,同时减轻体重,体重指数下降,抵消胰岛素增重的副作用,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用量下降。甘精胰岛素弥补了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缺点,同时有效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结论格华止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生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渴丸与格列本脲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患者给予格列本脲治疗,观察组90例患者给予消渴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渴丸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良好的降低、稳定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63例农村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使用胰岛素泵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3例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岛素泵使用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平均空腹血糖(8.2±0.9)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11.6±0.8)mmol/L,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脱管2例,9例患者住院期间擅自离院,经健康宣教后均得以改正。结论加强农村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胰岛素泵临床护理,有助于使患者加强规范管理,配合治疗,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血糖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1例新生儿高血糖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与10例血糖正常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新生儿血糖、IL-6和TNF-α分别为(4.6±1.1)mmol/L、(1.4±1.0)ng/L、(21±11)ng/L,血糖轻度升高组为(8.2±1.4)mmol/L、(1.6±1.1)ng/L、(34±13)ng/L,血糖中度升高组为(12.1±0.8)mmol/L、(2.6±1.3)ng/L、(39±16)ng/L。血糖轻度升高组患儿IL-6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血糖轻度升高组和血糖中度升高组患儿TNF-α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IL-6、TNF-α水平与新生儿高血糖密切相关,新生儿高血糖患者有明确的炎症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与对照组(常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两组LDL-C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依折麦布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降低(hs-CRP),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内外诸多文献资料,就血糖变异性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量标准器具管理计量标准器具(以下简称计量器具),是计量检测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主要要素之一,是为社会提供产品的质量保证。计量器具状态的好坏,对检测(校准)产品质量及企业的技术经济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没有处在良好状态的计量器具,没有对计量器具的科学管理,就不能有效地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就不能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C肽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2 h BG、Hb A1c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C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能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就17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尿糖测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中心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170例糖尿病患者,尿糖测定仪器选用CLINITEK 50尿液分析仪,方法为德国拜耳尿10项试纸;血糖测定仪器选用BS-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GOD法)。结果血糖测定值与尿糖测定值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均呈正相关,尿糖浓度增加,血糖浓度也随之增高。但有13例患者血糖浓度增高;而尿糖阴性。本组患者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血糖值异常比例也逐渐增加,以31~40岁组最低,以61~70岁组最高,男女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诱因,为了确保诊断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应对患者的血糖、尿糖进行同时检查,以此来避免由于单项检查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时药物指导的意义。方法患者出院时根据血糖测定指标和肝肾功能、血压等情况选择药物,指导患者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用药,定时检测血糖指标,告知应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预防低血糖的方法及发生低血糖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结果118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获随访,降糖药物应用的依从性为96.6%,血糖测定的主要指标控制情况为理想控制为32.2%,较好控制为42.4%,一般控制为23.7%,未能控制为1.7%。结论老年糖尿病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时药物指导应依据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给药,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最大发挥降糖药物治疗作用,避免和降低不良反应,使患者血糖达到理想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选取以急诊方式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均采取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尿量、血常规、血糖、肾功能、血气分析、乳酸水平、有创动脉血压以及电解质等。结果手术治疗后,23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要处理好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药剂量的选择问题,并且配合良好的麻醉管理,就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就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48例,对其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1例患者于伤后4~7d血糖开始升高,9例患者于伤后7 d后血糖升高,28例患者于伤后1~3d内血糖升高。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后,15例患者血糖在7d内逐渐恢复正常,27例患者的血糖在l~3d内恢复正常,只有6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不降,预后均不良。结论对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应该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促进重危患者的早期康复,降低伤残率,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临床意义,并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为明确糖尿病而就诊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者556例,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检测,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分析不同FPG与HbA1C的相关性。结果 FPG高于6.1mmol/L为62例,HbA1C高于6%者为69例,分别占总人数的11.15%和12.41%,而FPG和HbA1C中任一指标出现异常者为91例,筛出率为16.37%;不同FPG与HbA1C的相关性分析:FPG为(6.99±1.83)mmol/L,HbA1C为(7.41±2.29)%,两者相关系数r=0.567,P=0.015。结论 FPG与HbA1C关系密切,联合检测FPG与HbA1C对早期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