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术中减少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8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93例采用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骨不连发生和桡神经损伤情况以及随访1年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8.2%(P<0.05),观察组的愈合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而肘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桡神经修复后功能观察组的优良率与对照组优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在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相比,在骨折愈合率相近的情况下非手术治疗所需愈合时间较短,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桡神经损伤发生也较少,所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也是提高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骨折采用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就髁钢板固定治疗与LISS钢板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LISS钢板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髁钢板组(P<0.05),总优良率略高于髁钢板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采用LISS钢板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加快骨折愈合进程,使预后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软组织感染发生率、骨髓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四肢骨折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普通接骨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随访1~2年对比两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软组织快速修复与骨折愈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就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15例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本组全部患者均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血管损伤、神经损伤、断裂、内固定松动、肱骨头坏死征象等情况。本组病例优良率约为86.7%。结论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性骨折较为适宜,其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损伤小、愈合率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易于取出内固定物,值得在临床上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44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钢板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秀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44例患者的伤口均已愈合,愈合时间为4.5~12.4周,平均(11±2)周。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钉钢板治疗效果明显,其遵循一定的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对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后的愈合等起一定作用,对于老年骨折患者或有骨质疏松、血运不好的部位发生骨折等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暴露双钢板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83%(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S"型钢板固定治疗28例锁骨中段粉碎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的56例锁骨中段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患者,采用"S"型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及总优良率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S"型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骨折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钢板内固定联用外固定治疗盆骨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科室所收治的盆骨骨折患者130例,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钢板内固定联用外固定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运用牵引联用石膏固定法进行保守治疗,手术结束通过12个月的随访,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9.2%),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χ2=4.33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C2型肱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1年收治的C2型肱骨骨折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C2型肱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并发症少,更容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探讨非手术治疗与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1月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患者有10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的有37例,良的有14例,差的有3例,对照组优的有25例,良的有17例,差的有12例,两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效果更为显著,它能有效的整复和固定骨折,且后遗症低,其副作用低,不良反应小,具有很高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后再骨折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部位愈合质量,观察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2.5±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5±0.5)min;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0~12周内在相关器材的辅助下可下床行走,且观察组患者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胫骨交锁髓内钉法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疗效较佳,手术耗时少,愈合效果佳,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跨关节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治疗开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明显,能够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控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在我院收治的98例桡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分为A、B、C三种类型,分别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中医小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以及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不同方法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三组中,A、B型骨折复位的优良率评分统计学显示无显著性差别;C型患者中无论是功能评分还是复位评分"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对于A、B型骨折,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C型骨折,建议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模式,对照组行传统的手复位或内固定,外加石膏固定的方式。以患者的平均卧床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恢复程度为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可以促使骨折部位的内外固定互补协同,有利于骨折的恢复,减少术后感染,提高骨折愈合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胫腓骨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揭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儿资料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小儿胫腓骨骨折,可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加快伤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25例肱骨髁间骨折治疗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08年12月所收治的25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等患者的病情能够允许动手术,且患肢肿胀情况消退,那么在牵引患者7~10天后再开始动手术。为了有利于复位股骨远端骨折得以恢复,应该让患者膝部屈曲50°,同时再探查膝关节,切开关节囊。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采用双钢板固定,12例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或者单侧解剖,8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及螺钉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min,最长手术时间为80min,最短手术时间为300min。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周,最长为20周,最短为12周。术后在3~18个月时间内对本组25例患者均进行随访,平均9个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6周都完全或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没有出现伤口感染,未出现血管损伤,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按照用 Lazzcano 标准评定,15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优,7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良,3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可,0例患者的疗效结果为差。没有出现一例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而言,应该对骨折的类型进行正确判断,根据手术时间和骨折类型来正确施行内固定,同时,为了获得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在术后早期开始正确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Hoffa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联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32例为优良,优良率为94.12%,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空心松质骨拉力螺钉结合支撑钢板内固定方法对Hoffa骨折进行治疗,其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胫骨远端骨折解剖性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05~2011 年我院胫骨远端骨折波及关 节面患者 37 例,均采取小切口手术入路闭合复位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 X 射线检 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均超过 12 个月,经骨折愈合标准判定,所有患者均获愈合,所有患者 均无感染出现,无明显并发症.根据 Johner-Wruhs 评分,其中优良达到 91.9%.结论 胫骨远端骨折解剖性钢板内固定 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周期较短其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