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加强优质护理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活动的认识。方法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展示活动,参考并学习相关材料,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程度,并选取700例胸外科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中5%恢复良好,且术后无不良反应,感染几率明显下降,家属陪护率下降至18%,满意程度提升到99%,护理人员满意程度为96%。结论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常规与专科护理方式进行融合。通过在胸外科临床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病房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针对个体差异,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结果与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合理的对策,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中存在着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护士薪酬体系缺乏灵活性与激励性,护士基础护理技能存在缺陷的问题。因此,医院应科学配置,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证护士福利待遇;强化服务意识,履行护士职责;加大护理培训力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面评估骨科住院患者的自护能力和需求,完善并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工作流程和制度,夯实护理基础,先进行有效沟通,然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于患者。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患者及社会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得到减轻,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自觉地进行护理形象塑造、形象管理、形象投资,自觉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骨科患者更加信赖和认同护士的工作,充分体现出护士的价值。优质护理服务更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整体性,明显的提高了骨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将以前的功能制护理排班改变为现在的责任制排班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深化健康宣教、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两年以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由95%上升至98%,健康知识宣教率由50%上升至98%,患者对责任护士的知晓率从60%上升到了93%以上。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有力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的新要求。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将优质护理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加强含有技术含量的专科护理和人文关怀。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医患关系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通过组织培训、积极开展,全员参与,在门诊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然后采用问卷式调查,对在门诊就医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查看实施效果。结果发放问卷313份,回收301份,回收率为96.2%,满意度调查结果为92.3%。结论通过在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多项护理措施为老人服务。结果老人及家属给予认可,满意率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利于老人身体康健,心情愉悦。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服务观念的改变,病人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按照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我院自2010 年3 月开始试点6 个示范病区,随后逐渐铺开,新生儿科开展此项活动后真正体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身心各方面需求得到全方位的优质护理,病人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农村医院为例,评价优质外科护理服务对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外科住院患者的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出院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综合评价优质护理在实施护理措施中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满意度、出院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外科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的农村医院,更需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住院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入住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病房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包括心理干预制度、社会干预制度、术后回访制度。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观察组肿瘤内科住院病房护理缺陷、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有很大帮助,降低了护理中的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就人文关怀在护理中提高满意度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在优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结果本院在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平均为10次/年,平均满意度为90.12%;而在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投诉平均为0次/年,满意度为99.87%。说明优质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效果较好。结论人文关怀是现代护理工作发展的一个新高度,达到拓展护理理念的范畴,也将现代护理实践和理论进一步丰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从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够使得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医院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患者对于基层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输液治疗的240例儿科患者的治疗资料和满意度调查表,将其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前的120例设为对照组,将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后的12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80%(96/120),观察组满意度为93%(112/120),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科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实行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的护理人员34名,就医嘱查对、静脉输液、病区管理、饮食管理和出入院健康教育进行检查。结果实行分组行政查房制度,护理质量得到实质性提高,患者得到及时、有效、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和治疗,使患者满意度达97.2%。结论实施护士长分组行政查房制度,可加快优质护理服务的步伐,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院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细节管理现己成为各个行业非常关注的问题.细节服务不仅是优质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人性化护理的前提,从护理服务角度看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护理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1].我院门诊部自2009年4月起在各项护理流程中强化细节服务,使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增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护理满意度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产妇资料,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优质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产妇干预后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产妇干预后在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力方面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缓解护士与产妇之间的距离感,建立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30例手术室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将任县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红灯呼叫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9%,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灯呼叫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红灯呼叫率,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