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尹皓  田强 《中国储运》2013,(11):110-111
静电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一些重要场所的静电防护逐渐完善。目前静电电位检测方法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只能用于金属导体电位检测,非接触式测量系统实现了对各种物体电位高精度的测量,但它本身还有检测距离近且要求严格、对原有电场有干扰、测量频带窄等缺点。笔者将结合静电的基础理论,以现有静电检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为框架,以传感器及测量原理为重点,对当前的相关发展及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安全岛     
李明诚众所周知,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会产生电荷移动,即所谓静电。当其中一种物体是不导电体,静电积蓄到一定程度,便会出现放电火花,进而引发火险。所以在油料使用中,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一、禁止用塑料桶贮运燃油。塑料是绝缘体,汽油本身也不导电,如果用塑料桶装运汽油,随着汽油与塑料桶壁的摩擦、搅动和冲击,容易产生静电积累,塑料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汽油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两者之间便产生了电位差,一巳运到火星即可发生爆燃。二、将汽油从一个金属容器倒人另一金属容器时,应将两只容器靠在一起并且接地,以免静电积…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利用彩色编码结构光和光线追迹算法测量水中物体三维面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投影仪投出经过彩色编码的颜色条纹来调制物体的三维信息,摄像机拍摄回物体表面的变形条纹图,然后根据光线追迹算法分别追踪摄像机和投影仪的光线来计算物体的三维面形信息,即可恢复出物体的三维面形.用这种方法计算物体的三维面形只需要拍摄一幅图像,因此该方法大大提高了测量速度并降低了系统成本.利用文中方法在3DS MAX软件中进行了模拟实验,并进行了实际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探针可以对检材进行微区化学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线路扣件及相关物体表面附着物成分进行电子探针检验,通过对其微观形态观察和成分分析,可以得到认定或否定的结论。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在铁道线路拆盗案件中的应用准确快速,能及时为案件侦破提供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尹皓  田强 《中国储运》2013,(12):120-122
静电问题一直威胁着油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国内外专家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防静电的安全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静电影响因素较多,偶发性较强,作用机理复杂,导致油品静电时有发生,为了油品的储运安全,对于油品静电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掌握其规律,本文将阐明油品静电的研究背景,综述油流带电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现状,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对静电起电机理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6.
汽车油罐车是散装油品运输的专用工具,适用于运送小宗油品或不通火车的地区。由于运输物质的特殊性,对油罐车运输的安全性要求较严,主要应符合以下规定:应具有消除静电起火的设施,罐体尾部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运油车发动机排气管为前置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应配备防火帽,以防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7.
田强  周绍骑  刘凯 《中国储运》2011,(6):121-122
为了掌握静电起电规律,了解生产、储运过程中静电起电情况,判断该过程中静电放电的危险性,因此需要静电测试。在成品油的传输和使用过程中静电事故时有发生,当静电的积聚速度大于油品的静电耗散的速度时,就会产生静电积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对于油品静电的研究,尽管对于静止油品的静电测量技术发展得比较成熟。可是对于管道内流动油品静电的测量方法还不甚明确,本文通过对管道油品静电的电压、电流以及电荷的测量归纳出了一套测量管道油品静电的方法。为管输油品静电的精确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油库输储油系统静电事故的分析,提出了油库输储油系统静电防止措施与方法,为油库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储运》2013,(3):88-89
新品名称:工业滑升门HS—ODH/电动双缸液压装卸货平台Hs—DHL生产企业:常州晶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工业滑升门采用无氟聚氨酯一次性连续发泡成型聚氯酯门板,表面经两层聚酯静电粉涂,能防御常年的日晒雨淋和紫外线照射,能保证15年以上不褪色。  相似文献   

10.
美国军队在海湾战争期间使用过的红外夜视技术,如今将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用来装备卡迪拉克2000Deville轿车,以增加驾驶员的有效反应时间,保证夜间行车安全。这种用来装备轿车的夜视系统,只有在天黑后,前大灯接通电源时才能工作。接通夜视系统后,驾驶员能看到400米以外的物体,即能看到普通近光灯照射距离3-5倍远的物体或远光大灯照射距离3倍远的物体。这种夜视系统,有一台放在格栅之后的摄像机或装在散热器之前的传感器,可将一个黑白的实际物体投影到挡风玻璃上。物体越热,图像就越白。其作用就是让驾驶员能看清黑夜背景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运动中的人、行驶的汽车都难免发生摩擦,带电现象也就极为平常了。汽车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车内的纤维织物,如地毯、座椅、衣物等摩擦容易产生静电,而且人体在接触汽车前本身就是带电的,同汽车接触自然就要放电;二是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身金属表面相互摩擦产生静电。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处不在的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方式,提高了效率,提升了品质.目前,我国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已超过3.38亿人,移动电话用户也已达到6.8亿个,互联网和无线通信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人际沟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将网络作为物体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人与物体沟通的工具,乃至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的物联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马广辉  刘凯 《中国储运》2013,(1):110-112
本文为研究非金属管道输送油品时的静电控制问题,设计了实验流程,完成了实验主要装置尺寸的选择.实验以普通PVC非金属管道为对照组,以含有金属骨架层的PVC非金属管道为实验组,在架空状态下测量不同输油速度时的静电逸散电流,利用软件绘制出速度与逸散电流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两种管材在静电逸散性能方面的差异,得到在短距离输油时非金属管道内的金属丝骨架层利于静电消散的结论。研究内容可以为非金属管道的静电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凯  周绍骑  田强 《中国储运》2011,(6):123-124
从军队油料保障中广泛使用的软管和胶管到机械设备中的一些输油管线,非金属管道因其轻便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输油管材的发展趋势来看。非金属管道与金属管道相互补充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管壁及油品中的静电难以迅速消散,因此与之伴随的静电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初步计算管道中冲流电流的大小,并参考一些成熟的规范为管道静电控制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沈振  吕人力 《空运商务》2013,(12):10-12,1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通过扫描或设计得到的3D物体的模型切割成无数非常薄的剖面,然后逐层生产并按原位置叠加到一起,最终得到与设计图纸一模一样的三维物体。美国波音公司已经生产了20000多件3D打印的零件,并在10种不同的军用和民用飞机上进行了装配。2012年5月,波音公司公开了他们在Everett生产厂的B747生产线使用3D打印技术的实验,梦幻飞机787上也安装有32个3D打印生产的零件。  相似文献   

16.
对于驾车人而言,盲区就是视线的死角和意识不到的地方。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而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以及光线问题而造成的,不同车型所遇到的盲区大小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物流热在业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习和研究物流理论。一般都认为物流是“物资流动”或“物体运输”等的简称,只与货运企业生产组织有关,但笔者认为“人”也是物流活动的对象,用物流理论指导道路客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则"美女自助加油时因静电致油枪起火"的视频在网上引起关注。视频中一位穿长袖毛衣的女子在加油站自助加油,把油枪插入油箱口后坐回了车内,随后下车整理了几下衣服去取油枪,但在手刚一触到油枪时忽然冒出了一团火焰,场面惊险。现在,随着加油站的自助加油机数量不断增加,自助加油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加油不能打手机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对于加油时要先消除静电以及如何消除静电,或许多数车主就比较困惑了。加油前先放电"静电"的危害,在自助加油机设计时已经被考虑到了,因此在加油机上有提供放电的地方。加油机上的金属键盘是直接与大地相接触的,车主在加油前都需要在键盘上输入自己的加油  相似文献   

19.
王凌峰 《空运商务》2009,(24):28-30
国际与国内空运物流货物和集装设备出现差错、破损或丢失的现象在航空货运领域屡见不鲜,这是传统的条形码技术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而物流信息化技术之射频识别技术(RFID)则可实现对动态物体的识别和跟踪,能有效地提高航空货运业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0.
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变动,即机械运动。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于客体与客体在时空行驶权上发生矛盾而造成的,也是力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应该注重力学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