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工业碳强度变化的行业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完全分解模型研究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时期的工业碳强度行业影响,从工业行业小类、工业行业大类、工业行业碳排放高中低组别等三个角度对我国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行分解.分解结果显示:“十五”期间碳强度上升,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负作用的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碳强度上升幅度减少,对碳强度下降起较大负作用的依然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要促使碳强度下降,需要加大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细分行业、制造业行业大类和高碳排放行业组的监控力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建立LMDI模型对我国工业碳排放变化进行机理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能源消费特征将工业行业分为能源密集型行业和非能源密集型行业,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研究行业异质性对碳排放变化的长短期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行业对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子迥异,并且长期关系也表现出不一致性。两类行业与碳排放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短期调节,可以自动实现行业发展与碳排放的长期均衡,但调整力度和方向不尽相同。此外,文章为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重庆这种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老工业城市,研究其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对于如期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数据表明,重庆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占重庆碳排放总量超过40%,减排空间巨大.提出产业结构优化、运用低碳技术、能源结构调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积极探索低碳制造之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2005~2010年间中国CO2排放量、GDP、碳排放结构的分析以及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指出中国低碳制造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并通过对德、日、美三国低碳政策的分析,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充实经济手段,开发可再生能源,推进低碳技术创新等政策角度给我国制造业的低碳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深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1990年--2009年统计数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单位能耗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等对碳排放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且其贡献率也最大;能源强度变动是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负向影响因素,其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采用最新的投入产出数据,对1995-2011年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除1997-1998、2002-2004年的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状态以外,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弱脱钩关系。从行业看,农业、食品/饮料/烟草业和其他制造业脱钩状态最为显著;石油/炼焦加工,金属冶炼/压延行业的脱钩状态最不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拓展的Tapio脱钩模型得出:人均收入和能源强度是影响我国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我国应通过提升高碳产业的节能减排技术,促使能源强度下降;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速能源结构调整,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以实现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强脱钩,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特殊形态,是目前低碳研究中的热点之一。梳理了低碳城市的研究进展,以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和脱钩理论为基础,尝试对城市低碳发展进行阶段划分。以城市碳基能源排放为核心指标,把低碳城市发展历程划分了5个阶段:初级阶段、急速上升阶段、锁定阶段、解锁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碳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并平稳上升;急速上升阶段碳基能源密集使用,碳排放量急速上升;锁定阶段受技术和制度等影响,城市碳排放减速上升,直至碳排放拐点出现;解锁阶段城市碳排放量峰值被突破呈下降趋势;高级阶段城市碳排放量下降到较低水平后仍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最后,就每个阶段的碳基能源排放驱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深圳市为案例,对其低碳发展阶段进行了研判。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7,(4):12-17
本文在将完全碳排放分解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的基础上,完善了完全碳排放分析框架,并利用这一框架,基于中国2014年的数据,探讨了中国完全碳排放的行业特征。同时,根据直接碳排放系数、完全碳排放系数及完全碳排放量这3个指标,将中国所有行业分为5种类型:类型I为隐蔽型高碳行业;类型II为典型低碳行业;类型III为明显型高碳行业;类型IV及类型V均为非典型低碳行业。结果显示,要提高中国碳减排效率,应调整行业结构,降低隐蔽型高碳行业产值比重,提高典型低碳行业产值比重;通过税收、信贷及补贴等手段,减少隐蔽型高碳行业及明显型高碳行业的间接碳排放量;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节能技术及清洁能源技术等,降低明显型高碳行业及非典型低碳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10):141-145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本文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对江西2001~2015年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分析。结果表明:江西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总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能源消费结构的限制、产业结构的约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制约成为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困局。据此,建议优化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大力创新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森林、湿地与林地管理,増加森林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