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上海市政建设第二号重点工程已经竣工,作为上海标志的宏伟壮观的新外滩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想起100多年前的黄浦路外滩,从爱多亚路(现在的延安东路)到外白渡桥是外商银行的集中地。被称为国际建筑博览会的一幢幢反映各国情调的大楼,都是那时建立的。清政府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开辟了英租界。1848年,英商东方银行(又称丽如银行)在外滩开设了营业机构,这是外国人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银行,以后有许多国家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开设在黄浦路外滩4号的是英商有利银行,7号是我国第一家成  相似文献   

2.
许彬 《金融博览》2012,(14):70-72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开始发行钞票,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纸币。在上海的银行博物馆里,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其中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3.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即发行钞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绪二十四年版纸币。上海银行博物馆馆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通商银行纸币,其中就有两枚是存世孤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它是由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前,英、法、德、饿、日本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这些外国银行几乎垄断了我国的国际汇兑业务与国内的金融市场,并通过贷款,大有控制清政府财政的趋势,中国传统的钱庄业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比最早进入中国的英商丽如银行足足迟了半个世纪。筹设经过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人是当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掌管多家洋务企业、刚刚接办汉阳铁厂的盛宣怀。他于1896年11月1日向光绪皇帝上奏《自强大计折》并附“开办银行片”,可以说是筹设这家银行的开始。他认为,中国开办铁厂,不能不办铁路,办了铁路就不能不办银行;银行应由商家来办,但官方予以扶持;除办理各项存款、放款和汇款外,还可发行钞票、经办国债、铸造银元;总行应设在商业繁盛的上海,新设银行的用人办事,以汇丰银行章程为准则;将来设立国家银行,与通商银行可并行不悖。皇帝阅后批示:交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户部  相似文献   

6.
邓娟 《金融博览》2007,(1):72-73
19世纪末.继第一家外国银行——丽如银行在中国成立以后.各国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于是.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银行.以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盛宣怀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1897年在盛宣怀等人的努力下,近代中国首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闵杰 《中国金融家》2004,(10):104-106
通商银行是中国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它创始于1897年,先后经历了清朝、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数个历史阶段,1952年实行公私合营。在它55年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清代,它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银行之一。从1897年创办到1911年清政府覆灭的14年中,极尽辉煌,  相似文献   

8.
从什么时候才有银行?最早的银行是意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其后,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德国在汉堡、英国在伦敦也相继设立了银行.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我国第一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是在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成立的。什么叫“银根”?银根是旧中国商业、金融用语.反映  相似文献   

9.
刘鹏 《中国金融》2004,(14):62-63
光绪23年(1897年5月),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9年后(1906年5月),信成储蓄银行也在上海创立。从此,民族资本银行在中国开始快速发展。1912~1927年,全国新设银行186家。  相似文献   

10.
1897年5月27日,盛宣怀力挽狂澜,取得了清政府的许可,在上海成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从酝酿到创立,期间始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一方面,通商银行需要面对来自西方列强的觊觎和外资在华银行的干预。控制中国海关大权的英国人赫德曾扬言招集华资开设中英银行,企图争夺商股以扼杀中国人自办银行的目的;俄国则想把1895年成立的华俄道胜银行变为华俄合办,以扩充业务、  相似文献   

11.
银行博物     
1 中国通商银行纸币,原件16.5×11厘米。中国通商银行于1898年开始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是我国第一家发行纸币的银行。清代纸币上印有双龙戏珠图。辛亥革命后,改为双狮图。同时纸币背面的英文行名亦由“中华帝国银行”改为“中国商业银行”。这是该行1898年发行的伍两银两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1897年),是近代中国信贷事业的开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论在资本经营还是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中国通商银行避免不了其失败的悲惨命运,从其成立起就陷入了腐败、落后、亏损、萎缩的泥沼而欲拔愈深.晚清政府对于其的态度摇摆不定,在维持封建统治的基础和扶持新兴的银行业这两股势力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就决定了中国通商银行始终未能办成一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近代新式银行,它的经营管理人员不是先进的银行管理者,而是以洋务运动为主的封建势力,这都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上海金融》2015,(3):2
经上海银监局批准,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金营运中心开业运营,这是在上海成立的首家城市商业银行分行级资金业务专营机构。宁波通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从事经银监会批准并由总行授权的资金运营各项业务。宁波通商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将立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面向全国,积极参与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合规、稳健地开展资金运营业务,提高资金效益。  相似文献   

14.
挤兑,是银行家最心惊胆寒的事情,尤其是头寸不足的银行瞬间就会有破产的危险,严重的还会酿成整个社会的大动荡。挤兑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古今中外都有。中国首次银行挤兑风潮发生在“中国通商银行”,这是家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银行。引起这场挤兑风潮的幕后黑手是谁?让我们一起掀开历史的帷幕,探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通商银行建立的时间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第一家新式银行。关于这一点,在我国金融史上,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但是,对这家银行成立的时间及其性质,意见不尽一致,实有搞清之必要。本文仅就这两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业出现在20世纪初期,其时我国绝大部分银行基本上依赖政府财政的支持而获得维持和发展。如中国通商银行一开始就有来自清政府100万两白银的存款,随后还获得了洋务企业、地方政府的大量存款,使其早期业务得以发展,而中国银行的存款中来自政府的存款和代收税款就更加明显了,仅到1015年.该行就经收政府有关款项达一亿三千万元。与政府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给银行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严重约束了银行自身的独立经营,到民国初年,与政府关系密切的银行基本论为各级政府的金库。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家》2010,(4):150-153
远眺中国通商银行 光绪二十三年(1879年)在现上海浦东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从那时起揭开了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篇章。图为这家银行的创始人盛宣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早设立的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清光绪23年),是清末洋务派官僚投资和控制的一家资本主义银行.该行从筹办之初到辛亥革命爆发,实权主要操纵在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手中,总行设在上海,1935年因滥发银行券发生挤兑,由官僚资本银行加入“官僚”改组成“官商合办”银行,为四大家族所控制,是“小四行”成员之一.解放后,官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7年12月与其他行合并组成公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1995,(7):24-25
科学定位 开创文明优质服务的新局面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在上海,中国银行的知名度和在人们心目中的信誉是相当高的,常常有海内外客户舍近求远到外滩23号的中国银行营业大厅存钱,他们说,“在这里存钱心里踏实。”走进银行外滩营业部,明亮的大厅,柜面人员整齐的制服...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畔,暖意初萌.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处处展现出昂扬奋进的势头.3月11日,记者如约来到位于外滩24号的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春早人勤工至诚,虎跃龙腾行致远",门口的春联透着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