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循环农业发展中农村可再生能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锦华  张雅璐  时东 《乡镇经济》2009,25(10):49-53
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体现。文章以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为起点,分析了农村能源消费的总量和结构,以沼气为实证说明了可再生能源在循环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构筑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观点,并为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世贵  许玉久  秦国伟 《改革》2023,(7):116-125
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助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农业农村数字化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关键动能。农业农村数字化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实质是以数字化建设为实践起点,以政策资源引导为契机,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从而对传统城乡间产品流动和要素配置进行系统性调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关键在于产品循环和要素循环。需从投资引导、人才保障、财政配套、人员素质、完善机制等方面探索农业农村数字化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传统的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则跳出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提出福建省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以龙岩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在龙岩市农村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和适应性,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阐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北方经济》2006,(19):75-7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适应日益提高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和新环境下日渐强烈的农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此,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协同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面的力量着重解决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以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在我国,农村是循环经济的重点.文章提出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并就其基本原则、发展领域、模式、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持续循环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共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而依靠人才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现我国农业的持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静 《北方经济》2006,(10):75-7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还是适应日益提高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和新环境下日渐强烈的农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此,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协同政府、企业、农民三方面的力量着重解决农村能源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并且农村经济还存在许多问题.循环经济理念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但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章通过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分析蒙阴循环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提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循环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9.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宁波市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突出“生态立市”战略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成浙江省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市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业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资源集约、循环利用的现代农业转变,有效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一直以采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突出强调"三农"问题,积极部署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循环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发展循环农业的道路.文章主要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内涵特征和我国现有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属于弱质产业,面对我国农业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已经越来越迫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循环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覆盖面窄,质量不高。文章通过评价其循环农业发展情况和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分析当前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我国农村深化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由于河南是农业大省,为适应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河南省农业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商品化、绿色循环化并与国际农业接轨。因此组建“中原国际绿色有机农产品物流商贸港”(以下简称商贸港)是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中国绿色循环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循环农业,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在发展农村生产的同时,有效降低农村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对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工业现代化诸多成果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术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自然资源进度消耗,水和土地流失和退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保护好农村环境,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汀罗镇是农业大镇,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尤为重要,迫切需要以现代农业为总抓手,全面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就要着力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反映教育与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文章选择反映四川农村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算教育与农村经济的相关程度,再利用复杂劳动简化系数法测算教育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农村经济的各影响因素中,教育与农村经济相关程度最大,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较大,贡献率超过1/4.因此,发展教育可以成为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产业,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循环农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总结黄河三角洲循环农业发展典型模式的经验,发展循环农业可以将农业生产劣势转为优势条件,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但当地土地盐碱化、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也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循环模式的选择应该因地制宜,循环农业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需要探索循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资中从农业大县、经济穷县的实际出发,探索了从在校中学生入手,以公办中职学校为主要渠道,整合利用县域教育资源,从源头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新模式,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本报告认为,这一探索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报告提出了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加快农村公办中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农村政治“三位一体”,现在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必然阻碍农村经济和农村政治的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最多的国家,我国的农业承载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农业农村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极其重要.而同样重要的农村文化却被忽视,或者被排在了经济和治理之后.针对农村文化的建设,本文提出了以娱乐为主题的文化服务原则、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注农业,形成了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农业思想,使农村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搞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本文对邓小平农业思想形成的历史和时代背景、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