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私营企业的家族制管理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不是哪个决策者主观设计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我国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和影响模式转变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完全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群模式、维持模式等几种发展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界定改革开放以来,家族制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私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家族制管理,而且在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合伙企业、民营承包企业、股份制企业中,也大量存在家族制或泛家族制管理。但是,关  相似文献   

3.
私营企业是否应该尽快“走出家族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企业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而企业制度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应与否之别。为此,对决定私营企业制度适用边界的主要变量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后指出,对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私营企业家族制度仍处在其发展的有效范围之内,不应盲目地进行制度转换。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的视野中,家族制长期被赋予一种负面和贬义的形象。但令人困惑的事 实却是,家族制实际上是中国私营企业中的绝对主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共同发起,对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 家私营企业治理结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私人股份所占比例在90%以上,其中最  相似文献   

5.
王庆菊 《企业经济》2004,(2):120-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绝大多数私营企业中普遍采取家族式经营和管理。尽管家族企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之所以采取家族制这样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说明家族企业适合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有其存在的优势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王再金 《现代企业》2002,(11):37-38
家庭是古老的生产组织形式 ,而家族制企业则产生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企业由家族所控制 ,在中外各国私营企业中是相当普遍的。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来看 ,有5 1 8%的企业为业主一人独资企业 ,在全部被调查企业中 ,业主本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 82 7% ,而在所有其它的投资者中 ,又有 16 8%是业主的亲属 ,这种产权结构是构成家族制企业的前提。那么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为什么会普遍采用家族制的管理模式呢 ?家族制企业产生的原因1、家族制企业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上的根源。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社会结构对于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章继纲 《公司》2001,(1):29-30
当前,人才已成为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得人才者得市场,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许多私营企业都感叹人才难得,有的老板为争到一名人才,不惜采用高薪聘请、提供专车、宽敞住房等优厚条件,有的还以“技术入股”、“智力股”、“年薪制”等吸引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今后一个时期,私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一些有远见的私营企业来到大学校园公开招聘大学生,使许多人才对私营企业刮目相看。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许多私营企业老板已认识到:企业和人才的关系可谓鱼水关系,企…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改制,大多由原来的集体性质转为民营,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员也随之转变,相继出现了“夫妻公司”、“父子公司”、“兄弟公司”等。江苏集体经济模式已被“温州经济模式”取代。而“温州经济模式”的核心就是家族制经营。家族制经营在企业创建阶段虽表现出巨大优势,但从企业现在及未来的发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制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制管理。家族制管理常常受到学者和媒体的批评,许多人把民营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原因归结到家族制管理上。但是,当一些民营企业试图走出家族制,转型为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管理体制时,其与职业经理人的博弈结果却往往是经理人的背叛,  相似文献   

10.
一、私营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潜在风险(一)管理者缺乏约束性我国的私营企业中,大部分是实行家族式管理的家族企业。这种以家族制的管理模式为主的私营企业,其实权大多掌握在企业的创立者手中。在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时,由其来主观决定。一人独揽大权,不受监督,长期养成唯我独尊的习惯,推行家长式管理,下属也往往按习惯办事,长期养成不讲制约、不讲授权的办事方式。结果导致在管理企业的整个过程中几乎不受约束,企业发展也进入了无序状态,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特殊时期,国内经常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的生存问题。中小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一直在转变,在不断地走向成熟。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中小企业积极的吸取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正在由传统的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12.
张丹  张明玉  张颖 《企业活力》2006,(12):22-23
近年,由于我国的一些家族企业的兴衰,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家族企业的思考、争论和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家族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为可行和妥善的方式,就是进行制度变迁。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家族企业从实际出发,进行了一些产权制度创新实践,出现了几种典型的制度创新模式:一是股份合作模式,二是以原创业家族为治理核心的新型有限责任公司模式,三是创业家族增资扩股但依然由家族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上市公众公司模式,四是专业化企业群落中的优势家族企业整合相对集中的弱势家族企业,形成产权独立,统一经营、统一品牌的新型合作联盟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对原有家族制企业产权关系的扬弃。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是突破家族制管理的弊端,支持家族企业在多变的竞争性市场上可持续成长,因此有助于提升家族企业吸收和集成社会稀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制度安排都应当作为制度创新的尝试方向。基于这一思想前提,结合考察许多家族企业的实践,笔者认为,要实现家族制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过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私营经济因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在不断加速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进程中,目前正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和严峻考验:这就是大多数私营企业在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积累和相当程度的规模扩张之后,能否摆脱“家族式”、“家长式”管理体制,实现企业机制的重组和改造。一、体制创新是私营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私营经济在创业初期,家族化管理确曾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扩张冲动,其机制的灵活和适应市场能力,明显优于刚刚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脱出来的国有企业。这些优势推动了私营企业的原始积累和规模形成。但规模在私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  相似文献   

14.
虽然自企业诞生之日始,家族制企业就不间断地存在着,并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依然是“模糊和朦胧的”,它仍然处于“有待正确评价”的生存状态中。在中国,主流的看法甚至是否定性的,“走出家族制”、“实现家族制企业的蜕化”等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家族制企业的正确评价。其实,只要对“走出”一类的看法进行稍为仔细一点的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观点的“似是而非”和本质错误。由于他们将家族制企业曲解为家族全面控制的、非规范化管理的、不能实现规模效益的企业,从而大大低估了家庭制企…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才已成为制约私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得人才者得市场,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许多私营企业都感叹人才难得,有的老板为争到一名人才,不惜采用高薪聘请、提供专车、宽敞住房等优厚条件,有的还以“技术入股”、“智力股”、“年薪制”等吸引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展开了一场人才争夺战,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今后一个时期,私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一些有远见的私营企业来到大学校园公开招聘大学生,使许多人才对私营企业刮目相看。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许多私营企业老板已认识到:企业和人才的关系可谓鱼水关系,企…  相似文献   

16.
李超 《企业研究》2006,(5):30-31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家族企业迅速成长,但是,多数企业都以短命夭折告终,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与企业界都很关注的问题。“方太”集团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它从八十年代初期创业起一枝独秀,历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已经成功地从一次创业过渡到二次创业.并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方太”的成功正是中国众多民营企业的缩影。他们的成功轨迹多是沿着一条必经之路:初期必然选择家族制,然后是淡化家族制和成功的传承,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不要冤枉了家族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营经济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后,有相当一批企业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正朝着现代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更多的企业如沈阳飞龙、湖南三株、四川南德等却不幸中途夭折,本来,成功的企业者都是共同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幸,但是,许多人在提炼和抽象失败者的教训时,家族式管理往往成为“罪魁祸首”,家族制历来是颇受争议的管理制度,它本身具有的那些缺陷,如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家长专制、甚至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等,确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低效率,而且这些缺陷有时可能是致命的,毕竟,这只是家庭制“这枚硬币”的一面,如果就因为这一面而攻击甚至否定家族制这对家族制是不公平的,因为。  相似文献   

18.
对私营企业戴“红帽子”现象的初步分析中共湖南常德市委政研室近几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有的企业无论是从财产归属、经营方式来看,都是私营企业,却挂靠集体企业、国营企业、合作企业、甚至校办工厂的牌子,想方设法给自己戴...  相似文献   

19.
家族制是一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家族制的缺陷和弊端是明显的,作为一种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的企业组织,家族制企业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局限性,诸如产权结构单一封闭,决策管理独断专行,家族成员把持权力,管理上重人治轻法治,任人唯亲,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等。这些局限性必然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许多人认为,要实现民营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必须突破家族制治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但是,任何企业制度都生成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之中,评价一种企业制度不能离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离开具体条件,简单否定家族制显然是不妥当的;同样,离开一定的具体条件,现代企业制度也未必就是绝对合理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9月27日上午,由湖北省荆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联合举办的首届“迎国庆”个体私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旨在帮助个体私营企业提升形象和地位,充分发挥个体私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个体经营和选择私营企业就业。据悉,该市自今年起已把每年九月份的最后一周定为“个体私营企业招聘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