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行之道     
刘小方 《中国西部》2012,(32):160-163
《The Tao of TraveI》是美国旅行家PauITheroux的作品,因为翻译过他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为什么我们旅行》,感同身受于他对旅行尤其艰苦旅行的提倡,感悟于他关于旅行的大智慧,我购买了书的原版。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走了。从1977年起到去世,巴金在中国作协主席的位置上呆了28年。虽然后期他老人家久卧病榻,无力言行,但文学界还是固执地投票拥戴他。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家》、《春》.《秋》.《寒夜》、《随想录》等作品,更为重要的是,他为人的品质已成为一种良知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朱亚东是上海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书法源于颜鲁公,兼收魏碑,汉简以及石鼓文,他的作品注重艺术的内在的美学价值,十几年的辛勤探索,他努力地将功力和情趣揉合在一起,欲情与字里行间,奔放豪爽。他擅于篆刻,用刀熟辣深沉,这对于他的书法不无裨益。尤其是在上海电视台为大型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与宋庆龄》、《家、春、秋》所书作品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高婀娜 《魅力中国》2010,(29):247-247
《摇篮曲》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贺绿汀先生的代表作品。贺绿汀湖南人,1923提考入艺校,主修作曲、钢琴等。1931年入“音专”师从黄自学习作曲。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牧单短笛》、《森吉德玛》等。在他的创作中,“民族化、大众化”是他的特点,他借用西方的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摇篮曲》就是他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志伟.四川射洪人.1973年参军.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军及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全国政协办公厅、军事博物馆等收藏。作品曾被选作中央军委领导出访的礼品。应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邀请,于1998年6月在英国举办个人画展,其传略和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墨宝收藏指南》、《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陕西书画名人一百家》、《中国军旅画家作品集》。出版有《军旅画家杨志伟作品选》、《杨志伟作品》、《杨志伟画集》等。被多家报刊、杂志介绍评论。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卫视、西安电视台以《军旅画家兄弟》、《军旅画家杨志伟》、《杨志伟和他的中国画》为专题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袁丝语 《魅力中国》2009,(4):161-161,154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为“建安之子”,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慷慨激昂,后期作品虽然大多郁郁不得志,一生都似乎是个悲剧,但是作为诗人,他却极富浪漫主义情怀,他的作品《洛神赋》就是其浪漫主义情怀的代表作,是一部浪漫主义爱情名篇。  相似文献   

7.
葛欣  潘欣雨  刘芳 《理论观察》2023,(1):141-144
谢尔盖·卢基扬年科被誉为俄罗斯科幻文学之父,真正让他成为家喻户晓人物的作品是他的《守夜人》系列。《守夜人》系列作为卢基扬年科的经典之作,其各种语言现象,尤其是人物对话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守夜人》系列的第二部《守日人》为语料,从合作准则的违反分析《守日人》中的典型会话,从而阐明作者是如何借助人物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体现角色性格的独特性,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深层含义,为今后《守夜人》系列的语言现象研究、文学作品鉴赏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张炜的创作给人感觉好像是一条流量巨大河流,波涛滚滚不舍昼夜,永远不会枯竭。“他开始创作《古船》时年仅28岁。作品无论在内容、风格还是历史视角方面,都称得上突破之作。他创造了中国小说的一座里程碑、一部对一切人类进行言说的作品”。而巨河般的39卷长篇小说《你在高原》问世,更使张炜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宫崎骏一直是日本动画的中流砥柱,日本权威的《电影旬报》在评选日本20世纪100部最佳影片时只有两部动画作品入围,那就是宫崎骏的《龙猫》和《幽灵公主》。宫崎骏的成功也得到国际的承认,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得到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多项奖项。本文将主要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宫崎骏一直是日本动画的中流砥柱,日本权威的《电影旬报》在评选日本20世纪100部最佳影片时只有两部动画作品入围,那就是宫崎骏的《龙猫》和《幽灵公主》。宫崎骏的成功也得到国际的承认,他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得到奥斯卡、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多项奖项。本文将主要探讨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悲剧文学一直是西方文学的创作主流,因为它们源出于历史悠久的《旧约》《新约》、特洛伊战争、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通过悲剧作品,人类的良知和同情心被唤醒,然后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尊重生命、友谊、友爱和道德伦理。所以,在西方文学中,作家的地位和作品的价值都是由他的悲剧性描述和作品中的伦理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体现出鲜明的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主体性特征,作品充满自我与他者、主体与客体的对抗。立足主体间性理论,通过文本细读,从新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在揭示作品强烈的主体性意识的局限性的同时,对其中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进行发掘。  相似文献   

13.
当代文坛,余华是为数不多的值得持久关注的作家之。不论是给他带来“先锋作家”名头的《在细雨中呼喊》,还是曾获得如潮好评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都不同程度上支撑着对他的赞美之词。在文学日趋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好评外在表现为作品的畅销。  相似文献   

14.
李林森 《魅力中国》2014,(10):100-101
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是巴赫于1717-1723年时期创作的大提琴组曲,本文浅谈了巴赫在18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重大影响,及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巨大贡献。同时也介绍了创作这首作品的历史背景。最后陈述中提琴演奏《巴赫无伴奏组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书架     
《中国经济快讯》2012,(36):73-73
《这个时代的无知与傲慢》 这是一部极具思辨和理性的作品,也是一部极具现实关切和实践意义的作品。世人眼中掠夺财富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善意、诚恳的一面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所有爱他、恨他的人面前。  相似文献   

16.
吴霞 《魅力中国》2011,(1):106-107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广大的俄国人民一样是一位虔诚的正教信仰者,他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基于正教去表现基督爱的思想,以此希望实现世界的大同。现通过他的作品《白痴》中梅什金公爵的人物形象来了解他的这种创作思想,从而解读这种思想给他和他的作品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13,(10):94-95
看完这本《语录杜尚》,有什么理由不谈谈杜尚呢?是他第一个给蒙娜丽莎加上两撇小胡子,是他把自己的签名置于瓶架、铲雪机之类的物品上,当成艺术作品堂而皇之拿去展出。他花8年时间做《大玻璃》,被搬运工打碎后反而觉得变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田之秋 《走向世界》2014,(37):36-39
尊崇传统 浸润儒风 走进画展,可以看出孔维克先生为此所做的精心准备。展览共展出近年来他的代表性人物画作品百余幅,以表现孔子及儒家思想题材的作品为主。综观展览,可以大体悉知孔维克先生的绘画理念和心路历程,其所包含的主题性创作,如《公车上书》;孔子题材系列创作,如《杏坛讲学》、《孔子周游列国图》;乡土题材系列创作,如《故乡小调》;古典人物系列题材作,如《四美图——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貂蝉》:生活写生创作系列作品,如《云南拉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李扎莫》等五大板块,以及直面生活、表现生活、歌颂生活的速写、写生作品,无不体现作者对生活之美的挖掘,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门德尔松在其众多钢琴作品的创作中,留给世人最珍贵、最能理解和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他的钢琴小品《无词歌》。《无词歌》因它的短小精炼为人们喜爱、演奏和研究。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阐述《无词歌》这一钢琴小品体裁产生的历史原因,为进一步研究《无词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早就神交于著名画家张新之——听同道朋友推介过他,在不少画廊也欣赏过他的作品,甚至还曾在某场合邂逅握手寒暄过,可惜没有什么直接的深交。2009年初,鬼使神差,我和张新之竟然多次接触,竞都惋叹“相见十艮晚”。于是,我走近了张新之,也才有机会比较仔细地欣赏到了他的《三国演义》人物及故事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