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晴华 《经济师》2001,(10):135-136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文章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的特点、原则、策略、领导方式作了具体阐析 ,并探讨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磊 《时代经贸》2012,(22):122-122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将这两种思想运用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与人类同生同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形形色色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千形万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并对后来的管理活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历久弥新,日益受到世界范围内企业家、管理学家的重视。 一、无为而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 老子(约公元前580~500年)生活在春秋社会末期,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其时,王室衰微,诸侯…  相似文献   

4.
论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的艺术契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艺术,就本来意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儒家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学皆颇为重视对管理艺术的研究。儒学中有大量的关于安邦治国,经邦济世的中庸之道、执经达权、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阐述,这些思想闪烁着管理艺术的光辉,且和现代管理思想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所以,加强对儒家管理艺术思想的挖掘和弘扬,对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价…  相似文献   

5.
黄琴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34-23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涉及到军事文化、政治、经济、哲学、律法等诸多领域。其中不少思想与现代行政管理思想相互辉映,两者之间也确有向通之处。从先秦文化入手,逐步展开,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对比,求同存异,用现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中的政治内涵。就传统文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行政文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逐渐培育、生成的行政观念,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以及物质形态要素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在行政体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反过来又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观念、行政行为甚至行政体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加强现代行政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廉政建设,调动公务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文明史,有着非常丰富的行政与管理的思想,但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存在着“重个人修养轻制度安排”、“重人治轻法治”、“重层级节制轻民主参与”、“重维持轻创新”、“重形式轻绩效”等缺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需要从观念文化、规范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蕴涵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道”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原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理解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人本管理、柔性管理是老子管理的具体措施。挖掘老子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加强和深化现代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8.
无人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卫虎林刘整书所谓“无人管理”,应与“参与式管理”或“自主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提出,治国应奉行“无为而治”的原则。他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想治理天下,一定要无为。对...  相似文献   

9.
龚天平教授近年以“管理伦理”和“企业伦理”研究为重点,主要提出了如下学术观点: 一、关于“管理伦理”(一)现代管理应追求伦理。管理中本来就包含有“伦理因子”。中国儒家的合乎道德的管理即强调道德是管理的价值目标的思想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伦理道德的管理价值的思想,充分说明管理应追求伦理;而现代管理中的经济丑闻、社会压力、激烈竞争等因素则迫使管理追求伦理。  相似文献   

10.
秦奉禄 《经济论坛》1994,(13):15-16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脱颖而出,企业家队伍日益发展壮大。但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看,企业家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选人用人观念滞后,不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领导同志和组织管理部门仍未冲破传统的选用企业干部的思维定势,程度不同地存有“用行政领导的标准选拔企业家”的思想;“厚德轻才,求全责备”的思想;“论资排辈,凭关系用人”的习惯思想;“四平八稳,老实听  相似文献   

11.
现代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从原来的“劳资管理”及“人事管理”演变而来的。而“劳资管理”及“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了两种职能,即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员工奖惩等等,多属于行政性的工作。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但是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冯军  雷原 《经济管理》2007,(8):9-15
本文以中庸哲学为指导,以全球化为体,中西合璧为用,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学体系框架。本文论述了中庸的核心是和谐观,其实质是“天人合一”,由此得出组织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天人合一”,这也是中庸哲学对管理学的必然要求。提出了无为而治是中庸管理学的方法论,并论述了无为而治必须以文化和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总结了西方管理学也在向人本管理、系统管理的方向演变,提出了构成中庸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体系构成,即“道”、“天”、“地”、“人”、“法”、“术”、“形”、“势”、“知”,使中庸管理学更为具体化,更具包容性。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05,(11):F0004-F0004
无锡市惠山区科学技术局是区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有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的管理职能。近年来,区科技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转变职能、加强管理、突出重点、引导服务”为工作方针,深入贯彻“科教兴区”战略;在政策制订、科技管理、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律师事务所管理、生存、发展之道及律师事务所领导者素质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具体分析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哲学理论和道家思想与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关系.尝试将东方传统思想与西方现代文明相融合,探索一条有特色的律师事务所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5.
徐杨杨 《经贸实践》2016,(8):264-264
自古以来,管理无非是对“人”和“事”两方面的管理,而《孙子兵法》一书是中国书库的瑰宝,被誉为百科全书,它短短6000多字,但是其中涉及的管理学思想却为后人推崇和钦佩。本文将从对人的方面来研究《孙子兵法》中“驭人”的思想对现代管理者的意义,具体分析现代管理者的领导素质、领导艺术以及对下级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毕春丽 《经济师》2006,(11):68-69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有积极的内容,如协和万邦,注重管理的和谐;以人为本,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无为而治,注重管理的技巧;崇德重义,注重管理中的道德规范。当然也有消极因素,如过于重和求稳,轻创新,抑竞争;重人治轻法治,人情风盛行;均等安贫的平均主义思想;重权威轻民主,唯官是从,唯上是从。我们应挖掘传统精华,剔除糟粕,并与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现代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理念是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思想之一。本文回顾以人为本思想与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时期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以极好地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行政管理迎来了由“国内行政“向“国际行政“的延伸,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有着深刻影响的传统行政文化正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富有成效,迫切需要重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行政文化。  相似文献   

19.
汤永清 《时代经贸》2011,(22):93-93
1.概论 “以人为本”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80年代广为发展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原则、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以人为中心,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人本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大学内部组织特性及其柔性化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大学是以知识为操作材料、以学科为基本构架的学术性社会组织,高深知识的特征决定了大学组织是柔性化的组织,学术组织与科层组织的交叉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职能的糅合性,掌握高深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决定了大学组织管理对象的“人本性”;现代大学组织柔性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大学文化和发展战略柔性。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坚持学术自由、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统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实现“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对于提高大学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