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 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认自创商誉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自创商誉、负商誉确认与计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按照商誉的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立和积累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资源。外购商誉是指在企业合并时产生的、非企业自创的商誉。新旧会计准则均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实际是外购商誉。笔者认为,承认外购商誉、不承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界,商誉历来被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对于外购商誉的确认,大部分国家在会计实务中或多或少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和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对外购商誉进行了确认,总的趋势是各国对外购商誉会计处理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达成的共识越来越多。与外购商誉相比,自创商誉的确认、计  相似文献   

4.
自创商誉会计确认与计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勇 《财会通讯》2008,(6):52-54
商誉是企业拥有的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我国会计准则只确认外购商誉,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结合商誉的本质,探讨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对自创商誉进行计量的具体方法,以期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商誉产生的实质是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并对商誉和商誉会计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并购经常存在商誉,并在初始确认时计入资产灸债表,后续会计处理则引起关于商誉减值测试和商誉摊销的广泛争论。商业并购行为所涉及经济内容不仅仅包含并购商誉价值,而且包含非商誉价值。并购商誉会计确认与商誉会计确认一样,应该进入利润表而不是资产负债表。非商誉价值不是商誉,更不能够进入资产负债表。企业并购行为所形成的支付差额应该采用立即注销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本质的误解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误区。本文认为,将商誉人为划分为“自创”和“外购”是商誉会计理论始终存在“瓶颈”的根源。商誉本质上是一种自创价值,外购只是商誉价值在某个特殊时点上得以实现的一种途径,而不能作为商誉的主要来源。然而,商誉会计理论中对“外购商誉”与“商誉”的表述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对本质的误解必然导致会计计量上存在误区。只有澄清商誉的本质,否则商誉会计理论的“瓶颈”将永远不会突破。  相似文献   

8.
商誉不可辨认,但商誉会计仍对其进行辨认,由此引发商誉之“辨”与商誉之“认”之间的矛盾,造成经济商誉与会计商誉的现实冲突。本文先对我国商誉会计理论基础进行溯源,找出商誉之“认”,又分析商誉会计对商誉之“辨”与经济现实中对商誉之“认”产生的冲突,在总结出唯物辩证的商誉反映观后提出了协调经济商誉与会计商誉矛盾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 ,因而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本文认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混合性的帐户 ,即将负商誉分为调整性的负商誉、暂时性的负商誉和长期性的负商誉三个方面 ,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企业并购与合并商誉的联系等方面入手,对商誉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解释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差异,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处理的合理性,认为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商誉的本质特征。同时对新会计准则关于商誉会计处理的操作性方面的不足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商誉有关问题及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来斌 《企业经济》2006,(2):180-181
商誉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商誉的特征、商誉的确认、商誉的计量、商誉的会计处理等问题加以研究,将有助于企业在兼并和重组中合理、科学地进行商誉会计的处理,防止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12.
商誉及商誉会计是迄今为止会计领域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因此,本文从目前有关商誉的争论及商誉会计处理的现实规定出发,提出商誉产生的实质是企业的管理协同差异,并对商誉和商誉会计的重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尹为醇 《会计之友》2009,(16):11-12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指明我国未来商誉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通过分析美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影响和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来探索商誉新会计准则制定对我国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我国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然后从正商誉与负商誉、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等方面说明我国合并商誉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进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自创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商誉会计理论按来源把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本文对自创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商誉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商誉按照其来源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其实质相同却采用不同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导致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遭到质疑。为减少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建议采用统一的标准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进行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7.
谈自创商誉的确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商誉会计问题概述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经济资源。商誉问题产生后一直是会计规范化的一个瓶颈问题 ,有关方面多未达成共识。改革开放初期 ,企业往往忽视所拥有的商誉 ,现在又出现商誉评估热 ,过高估计商誉的价值 ,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商誉会计问题中 ,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商誉的确认问题 ,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一切问题都由此而引起。商誉按其形成来源可分为两种 :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 ,现行惯例是将外购商誉于购入当日记录于购入企业的账上 ,并在当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在介绍美国商誉会计准则变迁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变迁,指明我国未来商誉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通过分析美国商誉会计的发展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影响和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来探索商誉新会计准则制定对我国会计实务界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商誉的金额不断上升,商誉日渐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上市公司商誉的基本概念、商誉成因、商誉特征、商誉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商誉进行介绍,使投资者对商誉有所了解。最后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商誉风险进行提示,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的风险性,审慎对待上市公司商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海双  杨扬 《企业经济》2005,(7):144-145
本文通过对负商誉的存在原因和性质进行分析,指出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并指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即将负商誉分为影响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负商誉和不影响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负商誉两个方面,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