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 《金融监管研究》2018,(6):109-114
1.国际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敦促业界采取提高批发支付安全性的战略国际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是支付、清算、结算和相关安排的全球标准制定者。2018年5月8日,CPMI发布最终策略战略,敦促利益相关方采取共同的战略,以提高涉及银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批发支付的安全性,降低与终端安全相关的批发支付欺诈风险。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研究》2018,(4):111-114
国际监管组织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提议修改有关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
2018年3月22日,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发布有关市场风险最低资本要求的修订议案.提高有关贸易活动的资本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改革全球监管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些提案旨在解决巴塞尔委员会在监测市场风险标准(2016年1月发布)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最低资本要求相关问题.拟议的修改包括:修改对标准化方法的测量(含汇率风险的变化),以提高其风险敏感性;调整适用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权风险的标准法风险权重;修改评估流程,以确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个人贸易业务的风险;明确合格内部模型的风险因素识别要求;明确市场风险资本要求(风险暴露)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 《金融监管研究》2018,(8):111-114
2018年7月5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新的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G-SIB)框架,包括修订后的评估方法和更高的损失吸收要求。G-SIB框架于2011年首次发布,巴塞尔委员会每三年对该框架进行一次审查,以便在必要时强化该框架。巴塞尔委员会根据成员国管辖权经验和去年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收到的反馈意见,再次确认了G-SIB框架的基本结构,并完成了对G-SIB框架的首次审查。该框架旨在满足要求G-SIB持有更多资本缓冲的主要目标,并为这些机构提供激励,以降低其系统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5.
6.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而监管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加快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金融监管的基本类型出发,比较研究国际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当前分业监管框架,加强监管协同;注重行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建立自律管理体系,引导行业有序竞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可见国家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研究宏观审慎的含义并对政策目标进行探讨,对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构成以及如何安排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实施进行研究,以便为中国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主体不能充分准确地预测、识别各种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从而使微观企业的预期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离。通过研究金融监管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的影响,本文发现金融监管政策不确定性越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而且向最优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速度越慢。进一步地,金融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企业不确定性规避和金融中介不确定性规避这两个路径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本文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主管部门制定金融监管政策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质疑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现行的银行业务的严格限制、银行准入的苛刻限制、资本充足的照章操作、政府监督的有力执行等监管政策,全与银行业务的发展和效益不成正比,却与腐败现象成正比。最后,本文就我国当前金融监管政策中存在的六种误解逐一剖析,并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13.
二战后,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经过改革,增强了其金融监管主体的独立性,使得金融监管重点由事前监管转变为事后监管,金融监管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投资者利益得到了充分保护。金融监管改革还提升了日本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增强了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着职能监管的有效性不足、监管协调工作缺乏制度保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薄弱、不良债权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研究和借鉴日本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测算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巴塞尔协议Ⅲ》将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超额资本提取的参考基准,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依据发放相同数量贷款所需的监管资本不出现波动这一逆周期调整原则设置宏观压力情景,监管资本等于8%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加上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计提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实证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可与《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15.
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和分析银行业应用压力测试方法的产生、原理、应用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压力测试在我国金融监管中的应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政府反思了三方监管体制(财政部、英格兰银行、金融服务局)的弊端,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改革思路是加强英格兰银行在金融稳定的作用;赋予英格兰银行开展审慎监管的核心职能;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与英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但监管目标却一致。借鉴英国改革思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路可以是:明确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行为监管的区别;加强监管协调机制;做好金融消费者教育,保护市场公平;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理论是从 1 98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崭新的理论。该理论把传统理论研究中被视为“黑箱”的金融监管内部运作和结构安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 ,监管组织结构对于监管目标的选择、监管手段的采用、监管决策的过程和监管效率和绩效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对统一监管与多边监管这两种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 ,对这两种组织模式在监管目标冲突、监管规模效应、监管成本、信息沟通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总结了监管组织结构最优化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监管组织结构理论需要考察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蒋海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3,18(6):5-9
目前理论界对金融监管存在着几个需要澄清的理论误区.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着体制缺陷和信息黑洞,制约着监管效率的提高.因此,中国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改革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在于形成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此轮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欧盟等国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我国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