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爱米丽一生的不幸际遇。爱米丽的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一个女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存在着微妙的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开篇的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事类型至文末完成了向第一人称叙事类型的转变。在视角的转换中,将爱米丽放在杰弗生镇居民以及作者福克纳的双重眼光下进行审视,使读者感受到了两个性格、命运大相径庭的爱米丽小姐。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福克纳通过独特的文体和对语言的熟练驾驭,使《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成为短篇小说中的不朽之作。该小说在词汇、句法、修辞、叙事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作家表达情感、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深化小说主题思想、扩展小说审美维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浪漫玫瑰的乐章——《一朵红红的玫瑰》之文体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英国18世纪末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罗伯特·彭斯的代表作之一,文学史上其影响经久不衰.本文从文体学角度解读这首诗歌在音韵、节律、修辞手法上的独到之处,对彭斯的诗歌艺术进行分析,阐明〈致瑰〉之诗的"音乐性"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的召唤结构。文本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赋予了这篇小说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根据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包含着许多不定性和空白的召唤结构存在于每个文本之中,这些空白都召唤者着读者来填补,而这个不断填补空白、更新视域的过程正是赋予文本意义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文中主要缺失意象玫瑰的意义、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及文本的结构。通过分析,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理解,同时为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号称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和南方文学的精神领袖。他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在文学创作上做出了卓越贡献。《献给爱米丽的玫瑰》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新旧观念的冲突,透射出传统与现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没落贵族阶级的守旧心态。在这篇短篇小说中,福克纳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来深化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7.
认知诗学是将认知科学的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评论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图形一背景理论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利用叙事手法上“错时”的技巧,通过前景、背景对比的故事以及爱米丽这一意象等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8.
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终结的感觉》讲述了一个关于记忆、真相和责任的故事,其中碎片化、互文和隐喻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碎片化叙事方式符合主人公的记忆特性和心理需求;文内互文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隐喻的手法彰显了小说主题的深刻内涵,通过呈现以主人公为代表的英国中产阶级的理性自诘,作者反思并评判了当今英国社会现状,提倡人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学徒的神仙》是志贺直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该作品在叙事方面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策略。首先,采取全知叙述的方式,选择性地透视主要人物的内心,并自如地调节叙述者“内隐”与“外显”的状态。其次,叙事视点不固定,主要采取“无聚焦”的聚焦模式,有时切换至“不定式内聚焦”的模式。此外,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对文本进行剪辑与加工。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狗秋千架》被学者称为"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独特的叙述艺术,它颠覆了传统以情节为主的模式框架,在环境的营造、人物的刻画以及故事情节的编排上,有意留下众多空白,以无声传递无限的意蕴,带给读者言有尽、意无穷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一小时的故事》以多视角叙述手法和重复叙事的叙事技巧揭示主题,反映了作家肖班的精湛写作艺术,使读者看到了美国男权社会中女性心底的彷徨、困惑和失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朵小云》和《阿Q正传》两部小说中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深入分析,来探究两部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作者试图通过对两国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以唤醒人们沉睡、麻木的民族魂,从而推动人类的精神解放和道德复苏。  相似文献   

14.
铁凝作为80年代女性作家的典型代表,其女性主义的观点在许多作品中都有具体的呈现。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她们自身的缺失注定了女性悲剧的一生。本文以《玫瑰门》为例,从表现、原因、意义三方面具体分析铁凝在作品中是如何虚化男性,从而体现对女性的观照,旨在说明这种“虚化”的作用以及对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叙事视角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叙事视角呈现出由第三人称全知叙事逐渐向人物叙事转换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种视角功能各不相同,使诗歌的主题出现了由批判讽刺向同情惋惜的转移。而叙事视角转换的推动力,则来自“人”在叙事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关于叙事视角的理论出发,分析了霍桑的短篇小说《牧师的黑面纱》中出现的叙事声音和叙事眼光的结合与分离。在该故事中出现的叙事声音或与叙事眼光相结合,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做出评论,或与叙事眼光部分结合,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或与叙事眼光相分离,从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向读者交代信息,凸现反差,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7.
《冲出亚马逊》的出现,是我国军事电影在题材上的一次成功突围,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在于:1.切合当下时代背景的陌生化素材;2.适应消费时代而对“市场卖点”的主动找寻。因此,该片开辟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新的表现领域和拓展了新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8.
《宣叙》运用不可靠叙述、限制叙述和多层次的动态叙述的叙事策略消解了叙述者的叙事权威。小说中,罗伯塔对于麦吉的追问和关心象征了新一代的年轻黑人不再逃避难以言说的历史和伤痛,力图寻求本民族的精神和主体意识,同时与特怀拉象征的白人民族寻求一种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9.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法国"新小说"领袖人物罗伯.格里耶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部电影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电影中声音与影像的不断交错,时间的倒回与重叠,人物之间模棱两可的关系引人入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0.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