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11~2018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展开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各创新政策组合指数,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全面分析各创新政策组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创新政策总组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不同类型创新政策组合的效果存在差异性,资金政策组合与自主创新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环境政策组合与自主创新则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创新政策组合会通过中介变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高技术创新更能够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结论对于完善和协调各种创新政策、发挥创新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领和杠杆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标:政策评估在我国经济社会研究中备受关注,但所采用的方法以平均处理效应居多,分位数处理效应鲜见。与后者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与国外尚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跟进。研究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比较了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CQTE)与UQTE方法和其他UQTE方法之间的异同。研究发现:如果回归中只包含常数项和处理变量,CQTE与UQTE是等价的;如果个体在处理组和控制组中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CQTE和UQTE都可以得到无偏估计。研究创新:通过最低工资标准提升政策对居民工资分布影响的实例说明UQTE方法在政策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价值:基于断点回归和双差分模型对新的UQTE拓展方法进行探索性展望。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标:测度和分析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创新补贴的政策效应。研究方法:利用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2009~2014年数据,运用OLS和PS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创新补贴显著地降低了高科技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当公司高管具有研发技术背景时,这一诅咒效应得到明显缓解;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越高,公司TFP也越高。创新补贴的效应还表现在:导致公司过度投资和提高雇员冗余程度。研究创新:关注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异质性特征;使用独特数据,采用OP和LP两种半参数方法测算公司TFP;从投资行为和社会负担视角做补充性分析。研究价值:对完善政府创新补贴政策顶层设计、优化创新环境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政府补助是国家纠正市场失灵、解决技术创新投资不足的重要制度安排,技术创新理论给出了政府科技补助合理性的依据。近年来,绿色技术创新及相关政府补助受到特别关注。从效果看,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效应,即激励效应和挤出效应。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分别给出了两种效应的证据,认为两种效应随补助力度的增加呈倒U形分布。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政府补助所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在创新初期给予的政府补助其政策效应更为明显。直接补助和间接补助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间接补助属于普惠性政策,而直接补助发挥的作用更为直接,但可能有失公平。应进一步加强对政府补助持续性特征的研究,关注政府补助与其他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合理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6~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SDM基础上构建空间调节模型并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研究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空间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促进本地的科技创新,还能促进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其次为中部,最后为东部;当地政府支持能正向调节本地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但对周边地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本地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实现的,政府支持的调节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为正向调节,西部为负向调节,中部则无显著的调节作用;金融集聚的科技创新效应和政府支持的空间调节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金融集聚对本地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南北差异”特征,其中影响最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关中天水地区、山东半岛和中原城市群。另外,考虑周边地区政府支持模型产生的直接调节效应强于仅考虑本地政府支持的模型,表明城市间的联动政策产生了“1+1>2”的效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周边邻近地区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主要是指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国家法律支持、资金支持。首先,缺乏政策和法律支持。多年来,我国政府的政策体系倾向于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规范中,且主要侧重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很少有对中小企业弱者地位保护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联盟创新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技术联盟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文章综合分析了技术联盟创新的学习效应,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联合经济效应与集群效应,并提出了政府促进和培育技术联盟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新能源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研发策略为独特研究视角,探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首先通过建构双变量Probit模型检验了企业内部研发政策与外部技术并购之间的互补性,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性;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策略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即政府补贴推动了企业采用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技术并购并举的研发策略,并对企业创新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政府补贴在推动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外部技术并购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围绕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及其公共政策、交通货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发展政策四个方面对国外城市与区域政策效应评估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目前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制定者很难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政策研究的不贴实际性、结论的不确定性或对立性,致使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方向;政策制定者关注问题的不断变化带来了研究者关注问题的无效变化。在未来城市与区域政策研究中应更加注重多角度综合分析、贴切实际状况、针对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标:从微观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影响成效。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试验区的整体企业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创新发展,且存在约束效应大于激励效应的现象,说明企业仍未形成超过遵循制度成本的"补偿性收益"。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提升了污染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治污成本,挤出了其研发支出,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而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则明显增加了绿色企业的商业信用和研发支出,促进了其生产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对国有、大规模企业的影响效应更强,并呈现出显著的上市年龄异质性。研究创新:从微观企业视角论证了绿色金融试点政策的影响效应及其在污染企业和绿色企业之间的效应差异和作用机制。研究价值:为深化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促进企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考察地方政府FDI竞争是否具有企业债务融资“挤出效应”。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FDI竞争对其辖区内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具有“挤出效应”,但这种现象仅在市场化进程较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存在,且当面临FDI债务融资“挤出效应”时企业一般通过扩大商业信用进行替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政企关联作为对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能够缓解FDI竞争下长期借款“挤出效应”问题;无论是从银行借款总额还是从借款期限结构来看,地方财政赤字强化了FDI竞争下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研究创新:从企业债务融资微观视角揭示了地方FDI竞争对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突破了现有“宏中观层面”研究视角与证据。研究价值:填补了宏中观层面投资“挤出效应”的微观形成机理,并对纠偏地方FDI恶性竞争行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经济周期波动下企业创新投入决策的同群效应现象。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投入决策存在行业层面的同群效应;在经济周期波动的作用下,企业创新投入同群效应呈逆经济周期变化,即相比经济上行时期,当经济处于下行时期,企业创新投入同群效应更加显著。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替换关键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依然支持结论。进一步地,基于双元创新模式和行业竞争程度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进行探索式创新及处于高竞争程度行业的企业,其创新投入同群效应及其逆经济周期变化更加显著。从经济后果上看,创新投入决策的同群效应及其逆经济周期性变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合作资料,实证研究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合作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的经济主体政策合作的绩效不同,引入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成立。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合作取向以内部合作为主;政策合作条文显著提高了合作绩效;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政策合作有明显的合作绩效;而有显著合作绩效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却有负效应。这些研究结论对地方政府提高对区域经济政策合作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对地方政府提高制订经济政策质量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察R&D投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以199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国各地区相继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为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平均而言,R&D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或者处于知识产权保护较好地区时,R&D投资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表明,R&D投资的效果依赖于内部创新效率与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拓展了R&D投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相关文献,也对政府制定人才引进与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左爱军  高小平 《价值工程》2013,(31):165-167
建立在D'Aspremont&Jacquemin创立的博弈分析模型(简称A-J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加入合作系数,同时考察共性技术研发的溢出效应和合作水平对技术研发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考虑研发具有水平溢出效应,如果溢出效应很大,那么企业之间共性技术的研发采用合作的模式最佳,同时,如果合作系数很高,企业共性技术研发水平也会提高。政府决策者应鼓励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上加强合作,并在必要时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政策性机构功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机构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在对政策性机构的目标定位、支持对象及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政府资金直接和间接运作方式的政策效果差异,提出政府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应以间接方式为主,以发挥其杠杆效应,最终通过市场力量实现预期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政府工业与公共研发投入、企业内部与外部研发投入等基本因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产业-时期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吸收政府工业研发投入和政府公共研发投入分别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内部研发投入具有直接激励效应,对企业新产品收入分别具有综合和间接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具有关键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杨静  丁玲  林仪 《财会月刊》2023,(14):100-104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路径作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以知识积累为门槛变量,采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探析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与技术引进三种技术进步路径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复杂的动态门槛特征。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路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门槛特征;较高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发挥正向促进作用,而适度的知识积累水平更有利于合作研发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即知识积累对技术进步路径驱动创新绩效存在临界规模。因此,我国工业产业需针对知识积累水平选择最优技术进步路径、转变发展动力,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驱动企业创新绩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从事学术型创业的现象,通过与传统的商业型创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刻画学术型创业企业的创新机制,揭示政府创新激励政策对学术型创业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而通过建立动态优化模型,利用人工智能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验证。主要结论有:学术型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更容易产生颠覆性重大创新;学术型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以消化原有科研成果为主,R&D投入比较平稳,但在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成果转化机制后,R&D投入和技术积累水平会出现迅速提升;财政补贴对于学术型创业企业的R&D活动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政策激励效应强于税收优惠。为此,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共同搭建平台,鼓励并促进学术型创业,对学术型创业企业建立有针对性的创新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