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准扶贫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两项重要的反贫困制度。本文作者基于实证研究,探索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与民族人文习俗特征的关联性,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了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的联动逻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普遍性贫困及民族文化习俗特征直接影响到家计调查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贫困户识别的精准度;家计调查与收入倒排法相结合的瞄准方式体现了基层贫困治理的逻辑,兼顾了公平性与政策灵活性;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及贫困线与低保线的分离导致低保排斥;低保兜底对于贫困人口物质脱贫与心理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文中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的共治应以制度理性与民族传统的合理的习俗融合为基础,强化协同性,并激发精准扶贫与低保制度衔接中各主体互动参与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是中国贫困治理的重要经验和基本特征,理解精准扶贫实践中的偏离现象需要从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入手。本文研究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遵循的主导行动逻辑及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要表现。研究发现,不同层级间政府拥有差异化的贫困治理逻辑,其中中央与省级政府在贫困治理当中主要遵循政治逻辑,地市级地方政府主要遵循行政逻辑,而县乡(镇)地方政府主要遵循治理逻辑,不同的贫困治理逻辑在实践中形成紧张关系甚至是带来目标冲突,进而导致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因此,解决精准扶贫的实践偏离问题,本文认为需要系统地弥合多层级政府贫困治理的逻辑张力,形成责权利深度融合的贫困治理机制,强化对基层政府贫困治理逻辑的支持,避免行政逻辑对贫困治理逻辑的不当干预,以此形成政府贫困治理的强大合力,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早日完成。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的贫困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短板所在,民族地区的贫困也呈现出了多种特性,主要集中在复杂性、脆弱性以及多位性方面。在民族地区的精准化扶贫方面,还需要进行标准化扶贫框架构建,让贫困的主体能够实现精准化的扶贫工作,积极的引入民主协商的对话性机制,让精准扶贫和生态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多方面的发展道路构建。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贫困的多维特征及精准扶贫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相似文献   

5.
[目的]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4期追踪数据,运用VEP法测算了我国农户的贫困脆弱性,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效果及中介效应机制。[结果](1)近年来我国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显著降低,中西部地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比东部地区高;(2)精准扶贫政策显著降低了农户贫困脆弱性,政策效应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愈发显著;(3)实证估计结果通过了连续型DID法与PSMDID法的稳健性检验;(4)异质性分析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户脆弱性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对贫困户脆弱性的影响大于对非贫困户脆弱性的影响;(5)中介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社会资本的方式降低其贫困脆弱性。[结论]在贫困状况较为严重的地区,应保持帮扶政策持续稳定,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在识别贫困户和制定扶贫政策时,需关注未来可能陷入贫困的农户,提升其应对外界风险冲击的能力,同时应注重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与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形成多方面减贫合力。  相似文献   

6.
维持农户基层政治信任稳态,是促进精准扶贫政策有效实施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2017年6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140户农户样本数据,通过断点回归模型重点考察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边缘贫困群体基层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的悬崖效应对边缘贫困群体与基层组织间的政治信任稳态造成了一定冲击。具体来看,边缘贫困群体受到精准扶贫政策排斥,其基层政治信任相较于建档立卡农户降低了2.32;同时,基于边缘贫困群体在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其基层政治信任相较于高收入建档立卡农户降低了0.76。因此,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完善乡村治理新体系,需要严格执行现行贫困标准,调整精准扶贫政策的保障结构,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及外部机会提供等方式,为大量发展能力薄弱的边缘贫困群体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减贫治理是贯彻处理民族关系三大原则,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减贫治理历经初步探索、深入开展和攻坚决胜三个阶段。回溯民族地区减贫治理的伟大历程,呈现出民族地区减贫治理与民族工作内在统一、民族地区减贫治理凸显民族地区差异性、民族地区减贫治理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等鲜明特点;积累了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减贫治理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制度是民族地区减贫治理的制度支撑;外援帮扶与内生发展相结合是民族地区减贫治理的动力源泉;精准扶贫是民族地区减贫治理的最佳策略等宝贵经验。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地区贫困治理面临新的态势,充分总结特点和经验,有助于民族地区适时调整贫困治理战略,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进入了2020后扶贫时代,低收入人群、易致贫返贫人群以及贫困边缘人群虽然脱离了绝对贫困,但这些脆弱性群体仍受到相对贫困困扰,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致富,并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还需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兜底保障,因此研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扶贫绩效,充分发挥其"兜底"功能,以应对返贫挑战,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文章基于2016—2018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扶贫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并绘制了农村低保兜底扶贫绩效水平的区域分布图。[结果](1)农村低保兜底扶贫绩效综合效率值良好,扶贫纯技术效率较高,扶贫规模有一定不合理性。(2)城镇化水平和人均GDP的提高会制约农村低保兜底扶贫绩效的提升,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低保兜底扶贫绩效的提升。(3)不同地区的农村低保兜底扶贫绩效存在差异。(4)农村低保精准扶贫瞄准度有待提高。[结论]提出优化农村低保财政支出规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实施差异化政策、提高农村低保精准扶贫瞄准度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
精准识别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有效的精准脱贫,多维贫困视角下的精准脱贫主要包括政策维度、发展维度和主观维度。研究发现:贫困农户脱贫的未来发展能力较低;贫困农户对于脱贫的认同度较低;五保贫困户相对于一般贫困户和低保贫困户而言更易发生"错退"现象。因此精准扶贫工作在保证有效脱贫的前提下,更要保证长期脱贫,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贫困退出机制、融入社会力量关注扶贫问题等措施实现农户真正"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是我国贫困最为严重的地域,而且其扶贫成本大、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的特征极为突出,解决好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同时也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在众多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可以说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脱贫措施。本文基于恒大"精准扶贫模式"的执行逻辑探析,归纳总结了恒大集团的产业链精准扶贫模式,对比分析了以往传统扶贫背景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链的不足,进一步提出精准扶贫融资模式的创新的必要性,对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地区精准扶贫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总结归纳了西部地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精准识别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不同时期土地要素对贫困的可能影响,评估土地要素对绝对贫困的帮扶效果,为推进土地要素更为精准地实现相对贫困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要素对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均具有较为突出的影响;(2)土地要素扶贫政策全面展开后,土地要素的资源和资本禀赋得到了有效改善,土地资本禀赋具有更为突出的未来改善潜力;(3)土地要素的资源和资本禀赋在各个时期都体现出了对贫困的异质性影响,资本禀赋相较于资源禀赋对于贫困均具有更强影响。研究结论:无论是在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治理中,均需高度重视土地要素的突出作用;在过去的扶贫攻坚战役中,一系列土地要素扶贫政策已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未来的相对贫困治理中亟待进一步促进土地要素禀赋改善,特别要着力重点提升土地要素资本化水平,从而有的放矢地推进更为精准的相对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我国传统扶贫方式针对性不强、指向不准、扶贫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2013年以来,党和政府采取精准扶贫的方式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帮扶。生态农业就是精准扶贫得以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缺乏对此类政策执行现状了解及困境的分析。本文以广东省内主要苏区贫困县为例,分析了生态农业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生活,并显著提升了他们脱离贫困的信心;同时政策实施方式民主公开,也能使群众广泛参与,改善乡村基层治理质量。调查显示生态扶贫政策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政策实施尚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政策设计不合理、政策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应进一步注重政策的时效性,同时也应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合理构建社会组织,为政策更好实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文章以乡土文化的视角切入,通过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存在的第一书记制度嵌入受阻、村民自治组织信任危机以及资源下移的目标偏离等问题,以厘清扶贫干预工作中的文化遭遇及深层逻辑。方法 运用实地调研、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分析扶贫资源下移过程中的问题及背后机理。结果 (1)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乡村社会有着自身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这与现代社会运行体系下的精准扶贫思路有着较大差异,冲突与弥合纵贯精准扶贫全过程。(2)扶贫干预遭遇的困境背后是精准扶贫本身数据精准思维与乡土社会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正是乡土社会隐藏下的农村逻辑干扰着扶贫的顺利进行。(3)熟人社会背景下的利益抱团、建立在私人道德上的差序格局以及村庄治理中呈现的无为政治,这些本土化的乡土逻辑干扰着扶贫资源的下移和村庄治理的合规。结论 扶贫过程中应积极赋权于驻村工作队,加强精准扶贫具体政策的有效传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宏观     
正国务院:部署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农办、财政部、统计局、中国残联《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对符合低保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期的扶贫工作做了重要论述。他指出:"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扶贫,实事求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不断完善精准识别机制,根据贫困人群的不同实施相应的措施,将扶贫工作由过去的粗放式变为精细式,使低收入群体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与资源。  相似文献   

16.
刘英 《农业经济》2022,(6):76-77
为了扶贫减贫事业能够取得实效,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并发展出“扶真贫”“真扶贫”和“真脱贫”三个评价维度。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契合了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绝对贫困治理中,如果说从政治动员到技术动员是精准扶贫的一次正当性,那么在相对贫困治理中,促进国家的施政伦理与乡村基层的社群伦理的共通与兼容,则是精准扶贫的二次正当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府在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能力,防范技术治理中的数字失真。  相似文献   

17.
从生存到发展:新中国七十年反贫困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紧扣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矢志不渝的开展反贫困斗争,反贫困方式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反贫困的目标从"保生存"到"保生存、促发展"再到"惠民生、促发展",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消除绝对贫困,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结和回顾新中国70年反贫困实践历程,可以提炼出基本经验:坚持大扶贫格局,不断向贫困人口赋权,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不断创新反贫困机制。2020年后,我国反贫困工作从消除绝对贫困走向减缓相对贫困,本文结合新中国反贫困历程和基本经验提出一些展望:结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满足人民需求的相对贫困标准;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明确新时代缓解相对贫困的目标;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设计相对贫困治理的制度框架;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借鉴以往的反贫困政策,构建减缓相对贫困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1月,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巩固和拓展扶贫、脱贫成果,要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关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方向平稳过渡"。在扶贫攻坚视域下,在民族地区推行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可以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二是保障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存有率;三是增强各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简言之,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扶贫攻坚战略有着互相扶持、同向同行的关系,同时对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论》一书,探索如何将民族地区生态治理与扶贫攻坚战略有机结合,开辟符合民族地区的生态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的提出推动了中国扶贫政策从瞄准区域的开发式扶贫转变为瞄准农户的精准扶贫。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数据,本文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的五个实证基础,认为中国剩余农村贫困的特征已经产生了重大改变,继续沿用以前的扶贫政策很难消灭剩余的贫困,精准的、系统性、多维度的帮扶政策才能有效。本文论证了中国扶贫政策的上述转变以及精准扶贫思想背后的实证基础,这些论证有助于人们对精准扶贫的各个环节有深入而透彻的理解,对总结中国战胜农村贫困的一般经验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选择区域性开发政策还是选择瞄准家庭的精细扶贫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和特征,为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构建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利用AF法,基于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农户生计调研数据测度汉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多维贫困的程度,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各主要民族多维贫困的特征,剖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连片特困地区各主要民族都面临着多维贫困问题,且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与汉族相比,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多维贫困覆盖率高,贫困程度严重;从各维度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来看,汉族的教育维度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最大,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收入、教育和健康维度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较大。[结论]收入低下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新疆连片特困地区主要民族摆脱多维贫困的重要障碍,新时期反贫困工作应充分考虑各主要民族贫困的差异性和多维性特征,尤其要重视从人力资本方面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