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论点摘编     
《华东经济管理》2002,(3):162-166
●西南财经大学王利华 ,李毅分析了目前假文凭市场存在的原因并从假文凭者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1、劳动市场信息不对称假设劳动市场上存在两类求职者 :一类具有高生产率 ,另一类具有较低的生产率 ,两类求职者混同在一起 ,企业无法区分 ,但求职者清楚自己的生产率。也即是说对于求职者的生产率 ,企业和求职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同时还假设企业愿意录用高生产率的求职者 ,并愿意为他提供较优厚的报酬 ,另外在理性人假设下 ,两类求职者都愿意争取尽可能高的报酬———在这些假设下劳动市场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由于国防科技风险投资主体和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着委托代理成本。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和风险投资的相关理论建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防科技风险投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代理成本的产生,提出建立完善国防科技风险投资市场、风险资本的分阶段投入以及健全对风险企业的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等来减少代理成本,维护风险投资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冯学锋 《开放导报》2006,(3):99-102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银行并购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并购银行放弃了优质银行而并购了低质量的银行,或者付出此实际价值更高的成本并购了目标银行。二者都加大了银行并购的成本,影响并购效果。设立最优契约,甄别质量高低银行,同时针对经营层拥有的私人信息,股东从监督和激励两个方面诱导经营层的行为与股东利益一致,是解决银行并购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引言 农村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偏小、信用体系不健全、举债能力不强、抵押担保品不充足、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其融资难,而关系型借贷是以"软信息"见长的一种制度安排,最适合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依靠长期关系积累的"软信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质量"硬信息"的缺陷,使银行更好地进行信贷决策和贷款监督."软信息"获得的前提是银行和企业必须保持长期、密切和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即企业固定地与数量极少的银行打交道.  相似文献   

5.
徐敏  朱耀明 《科学决策》2004,(10):21-24
本文针对博弈划分的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企之间的博弈关系,重点分析了我国信贷决策过程中的“惜贷”问题,指出了提高贷款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即建立银行信用体系、增加企业贷款的粉饰成本等,这对保证银行的贷款安全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理论界就银行市场结构与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根据古典微观经济理论,银行垄断标志着银行业内部竞争的缺失,必然带来高信贷利率和低信贷总量,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失。与此同时,现代信息经济学却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为研究银行市场结构与企业信贷融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银行市场垄断力量和信贷总量及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正比例或非线性关系。而这种银行市场结构与企业信贷融资之间非确定性关系也暗示了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因而引发了众多学者从法律环境、信用环境、产权结构和政府管制等角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一种更加综合的银企关系度量方式,从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视角,首次检验了银企关系强度与企业金融化对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能力的影响。基于A股市场数据,研究发现银企关系越亲密,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越正面,表明亲密的银企关系有助于提高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能力,但危机后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会削弱亲密银企关系的信息价值。文章深化了银行信息生产领域的研究,为银企关系的信息价值以及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传递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下的商业银行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形式信息源占有不对称企业与银行相比,在信息源的占有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其一是企业经营者直接掌握着企业的全部信息,同时也深谙自身的全部风险信息。而银行作为主要债权人,在两权分离体制下,对企业本该知悉的信息往往知之较难,知之较少。其二是企业掌握着大量的市场相关信息,而银行在目前条件下,却不可能掌握众多企业的市场相关信息。同时市场信息容量瞬息万变,银行要掌握包罗万象的市场信息确实力不从心。沟通目的不对称银行与企业沟通信息的目的,是确定信贷支持和限制的企业、项目和产品及其支持程度,以及…  相似文献   

9.
"时刻都要把弦绷紧。"5月下旬,一家大型银行沿海某市分行副行长直言。今年以来,他手上的风险监察名单上又增加了八家企业的名字。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资金链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该人士说银行"担心存在信息不对称,担心客户经理对客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并指出我国信贷市场中的银行"惜贷"现象本质上是由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的结果;接着证明了扩大银企的共享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各方均有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水平及垂直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平行业外资进入显著推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下游行业外资进入则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劳动成本,而上游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路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水平行业外资进入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的推升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对中国同行业制造业企业的人均增加值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分外资类型回归结果表明,水平行业港澳台资企业进入的负向"技术挤出"效应要远强于外国投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规范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秩序,强化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上下游行业企业之间的垂直产业合作关系,可以缓解外资进入给中国制造业企业单位劳动成本带来的上涨压力,并且有助于发挥引进外资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信贷配给理论为基础,设计纳入信贷抵押品价值、抵押清算成本等因素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的非竞争性信贷市场,得出结论:现实中存在的信贷配给是银行理性行为的结果;由于借款企业产权不明晰、信贷利率受管制等,信贷抵押很难成为有效的信号传递,容易形成混同均衡;较高的抵押清算成本降低了抵押品价值的信号作用,严重影响银行理性信贷选择。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传统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会导致“逆向选择”,使整个市场的萎缩。但是在房地产市场中,虽然也存在很高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其市场并没有出现萎缩现象,这就产生了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脱离。因此文章通过一个新的视角———组织趋同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的结论表明:质量信息的不对称不但会导致最终产品市场的萎缩,而且会降低知识产品的定价,减少研发的投入,从而阻碍一国知识增长。由于知识增长率决定了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所以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对知识创新的阻碍将对一国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会降低一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因此,社会会内生出一些制度安排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大银行对规模效应的要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至今未能化解。本文为近年来我国民间兴起的中小企业互助融资模式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理论分析表明:第一,银企之间存在信息对称悖论,也即银行一味要求企业提供完全信息,会导致双亏;适度信息不对称则能实现双赢;第二,一定条件下,企业房屋、设备等实物类硬资本与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历史信用等信息类软资本之间具有替代关系;第三,中小企业通过互助融资模式能拆借到所需的软硬资本,并能根据意愿隐匿财务信息,从而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中小企业还能通过集体这个最后借款人增加资信等级,并使银行调高收益预期,从而最终可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6.
信用担保运行中信息不对称的扩大分析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担保是当前政府用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银企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融资困难,但同时又会产生另外两对信息不对称实体:一是担保机构和受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不对称在信用担保的运行过程中并未因担保而消除,甚至有扩大的趋势。文章对信用担保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扩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把多勋  杨眉 《开发研究》2005,(2):98-101,125
本文通过建立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模型,认为信息不对称市场的产品供给量可以在次优的质量水平上达到均衡;无论信息不对称市场上的机会成本是随着供给质量上升还是下降,最低质量标准的建立都有利于消费者福利的增加;并据此描述了最低质量标准的市场特征。本文的研究为从外部规约企业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市场借贷双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使命漂移"及衍生的锚定效应,使贫困农户长期遭遇正规部门的金融排斥。基于社会公平考虑,政府可通过信息公共服务的"扶持之手"来弥补信贷市场失灵,使贫困农户得以跨越"门槛效应"而参与金融市场,促进金融普惠。使用农户问卷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贷)→农户(借)"层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公共服务能降低信息门槛,使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农户;在"农户(借)→银行(贷)"层面,基于自我认知的公共信息服务,有利于诱导农户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综合效果是:公共金融服务可以降低财富(收入)水平的门槛要求、纠偏使命漂移,从而使金融产品能更好地瞄准于贫困农户而不是被误置于富裕农户。  相似文献   

19.
王蕾  仝宜 《特区经济》2005,(9):345-346
一、贷款保证与信息不对称理论1.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银行对借款人私人信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贷款发放的安全性大小。信息不对称对信贷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借贷双方对私人信息占有量的差异,导致了银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伟  成金华 《世界经济》2005,28(11):71-77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框架,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应当考察企业融资的相关信息,降低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中小企业,则应提高融资管理水平,降低“道德风险”。现阶段政府应首先通过建立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等手段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文章就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