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艺 《特区经济》2008,(3):90-91
当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大坝案,通过对该案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认为:一方面,应将可持续发展原则、风险预防原则等特殊的环境法原则提升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范畴。在国家责任方面不能仅以对环境造成损害后果来作为追究责任的前提,也应该考虑对防止损害费用的补偿;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冀更好地推动我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正义观规范了社会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力范畴,界定了社会公平正义的经济生活范畴。在其平等自由原则、机会公平原则和差别调节原则的理论阐述中,促使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所对应存在的合理化问题、流动性问题、分配制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推动以理论为指导,深化探索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需要。对其内涵的阐释也有多种角度,从哲学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政治范畴、文化范畴和历史范畴。它是一个不断生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基本范畴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起着理论引导和现实支撑的重要作用。笔者把思想政治基本范畴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载体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格莱斯提出“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利奇提出了有影响力的“礼貌原则”,并把“得体”作为一个准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然而,我国的语用学者们却提出了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策略——“得体原则”,并把“礼貌”作为一个准则视为其下位范畴。究竟谁的覆盖面更广一些?作者的观点是:“礼貌原则”与“得体原则”是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得体原则”是言语交际的终极目标.“礼貌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且“得体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这种关系具有普遍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盛莹 《新西部(上)》2010,(3):148-148,145
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原则虽然没有摆脱宗教的范畴,但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是依照自然法则进行教育,按照人的自身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反对强制性教学.学校及教科书的设置更应该遵循自然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周慧 《魅力中国》2010,(32):256-257
“淡”是中国哲学史和美学史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琴论的核心概念。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是中国音乐美学的集大成者,其中“淡”是继“和”之后的又一美学范畴。本文将从“淡”况之文本内涵、“淡”况对道家音乐美学观的继承与发展、“淡”况与诸况之关系三个部分阐述“淡”况之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要的基础性范畴,也是整个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恩格斯和列宁都对"物质"下过定义。列宁的物质定义虽然遭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却还是沿用至今,列宁的物质定义在当下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原则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重大的作用。格赖斯认为说者和听者双方都应遵守"合作原则",遵守此原则是成功交际的前提。然而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总存在着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例如夸张现象的使用,通过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徐昕  仁清邓珠 《魅力中国》2010,(6):316-316,287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它们在研究的方法、理论、范畴上既有相似,也有相异之处。“实践”与“实事求是”,“对立统一”与“一分两合”,“与时俱进”与“明经致用’’等概念鲜明地体现了两者强调实践、关注普遍联系、注重动态地看待世界的相似性,也表现出其体系构建、方法论、传承性的差异。结合马克恩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典范,以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为借鉴,中国当代哲学应以广泛开放、灵活适应的原则,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意思自治原则既是一种民法理论,也是一种法哲学,是近代西方民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确认意思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对于法制现代化价值合理性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新范畴提出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稳定全局,安定民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1989年“六四”前后,有少数人提出私有化、全盘西化的主张。这个主张,在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六四”以后,中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在稳定政局的前提下谋求发展。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其实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里的重要体现,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第二,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计划性方向,具有  相似文献   

13.
效率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在分配制度中体现效率与公平,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中首次提出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和阐述了这一分配原则.全面理解这一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权原则与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议案中的投票行为(1994~200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的主权原则(特别是作为主权原则具体体现的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与1994~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创立维和行动的投票记录之间的吻合情况的分析,作者探讨了影响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认为在1994~1997年期间国家主权原则及中国自身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国际行为的主要根据。随着中国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日益要求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1998年以后联合国内部对维和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倡议造成的人道主义干预规范效力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国际压力和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塑造成为影响中国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的主权原则(特别是作为主权原则具体体现的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原则)与1994~2004年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创立维和行动的投票记录之间的吻合情况的分析,作者探讨了影响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态度的因素,认为在1994~1997年期间国家主权原则及中国自身的国家主权是中国国际行为的主要根据。随着中国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日益要求建立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1998年以后联合国内部对维和行动的一系列改革倡议造成的人道主义干预规范效力的影响也日益加强,国际压力和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塑造成为影响中国行为的重要因素,并且其重要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6.
论“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利”叶坦“利”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中贯穿古今的重要概念,①由于其涵义并不限于经济本身,因而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范畴。一般说来,以往的研究多是对“义利”连用的考究,而缺乏对“利”的单独考辨及其他连用的分析。②实际上,“利”的运用情况要复杂得多,通过对其...  相似文献   

17.
产权的完整与残缺范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骏 《产权导刊》2009,(4):44-46
用范畴对来反映产权理论,是现实产权运作过程中具体矛盾在理论上的反映。产权的完整与残缺范畴,是产权范畴理论中的重要形态,是若干产权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对。  相似文献   

18.
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9.
忧患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对传统忧患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积极价值内涵对现代社会忧患意识建构有着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历史的正面和副面分析探讨日本对中国的影响:日本是影响中国的重要邻国;日本是影响中国的世界重要大国、强国;惨痛的近代历史关系映衬着日本对中国的长期影响和负面影响。我们既要看到中日关系的不好历史和现实,也有看到积极因素。我们牢记历史不是为了纠结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作为大国,中国需要日本,同样,日本也需要中国。让我们用原则和智慧处理好中日关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