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烟台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地区之一。全区共有耕地1,252万亩,总人口8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7万人。过去,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在多数年份是稳步发展的;1976~1980年期间,每年净调出粮食7~10亿斤,成为山东省最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总的来说,三中全会以来烟台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是比较快的。1981年同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6%,年平均增长7.9%;但是,粮食总产量和征购数量却是连年下降的。1979年,粮食总产量为84.5亿斤,1981年下降到64.6亿斤,比1980年的81.2亿斤减少了16.6亿斤;1982年初步预计只有48亿斤,又比1981年减少16.6亿斤。粮食总产量的下降,带来了粮食征购数  相似文献   

2.
1978年以前,我县一直是个穷县,社员人均分配始终在50元以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到1981年粮食总产31160万斤,人均占有粮食674斤,社员人均分配达到了100元。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粮食总产可望达到4.4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这就为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总产值可望达到2.5亿元,比1980年增加112.6%,将提前实现翻第一番。  相似文献   

3.
(一)1979年,辽宁省黑山县人民在县委、县革委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全面地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战胜了多种自然灾害,夺得了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实现了七增两降。其中,集体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4,090万斤,比1978年增长4.2%,粮谷单产574斤,增长5.9%,向国家贡献商品粮30,057万斤,比1978年增加10.2%。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1,883万元,比1978年增长13.9%,集体积累  相似文献   

4.
我们县总面积615万亩,耕地350万亩,绝大部分地势平坦,气温适宜,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省从1983年开始确定我县为商品粮基地县。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了三十亿零三千万斤的历史新记录,比1978年增长116%,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l6.6%。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由1978年的887斤猛增到2,750斤,户均交粮12,375斤。 1983~84年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使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发展粮食生产,难度不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徐淮地区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历史上一直是个多灾低产的贫穷落后地区。近十年来,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变,产量水平迅速提高,徐州地区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5.8亿斤,比1970年增加1.13倍,年平均增长7.8%。1980年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为685.62斤,比1970年增加丁1.41倍,平均每年增加40.14斤。同期,每亩农业产值达到96.36元,比1970年增加2.18倍;亩净产值达到62.31元,比1970年增加2倍多,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业技术经济》1985,(7):27-2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从纵向上看,徐州市农村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2倍,年递增14.1%;粮食总产81亿斤,比1978年增长一倍。人均占有1,159斤;乡镇企业产值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7.4倍,年递增42.5%;农村经济商品率为56.4%,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  相似文献   

7.
肥西县的包产到户,是1978年冬开始试点,随后迅速扩大的。到1980年秋收以后,全县8,499个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的占99.8%。在肥西县,包产到户这种生产责任制形式,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和多种自然灾害的考验,证明它符合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是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有效办法,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1979年,肥西县实行包产到户,赢得了空前大丰收,粮食总产75,450多万斤,比1978年增长13.6%。提供商品粮2.7亿多斤,比1978年增长1倍多。向国家纯贡献粮食25,383万斤,比1978年增长近3倍,超过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斗门县,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的结构,改变过去“以粮唯一”的状况,初步建立了一个粮、蔗、猪、鱼四大主产相互促进的良性生态循环,三年来,收到显著的经济效果。布局调整前的1978年,稻谷亩产只有700斤,总产1.7亿多斤,调整后,到1980年,亩产增至950斤,总产22,390多万斤。单产总产分别比1978年增加150斤和5,400万斤,增长20.4%和30.7%。1981年虽然早晚两造严重受灾,但早造亩产仍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19斤,全年亩产822斤,总产15,200万斤,比1978年亩产增122斤,总产减2,270万斤,仍属历史上第三个丰收年,是全区12个县市中减产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6638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1.5万元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产量达到13277亿斤,连续5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1.5万元大关,实际增长6.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自1980年以来,一直是持续稳定地发展的。到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8146亿斤,比1978年的6095亿斤增民33.6%。但是,1985年粮食产量突然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减产500多亿斤,这引起了许多关心粮食问题同志的震动和不安,议论纷起。究竟如何看待我国粮食的增长与波动,决定粮食增陡与波动的机制是什么,应采取何种控制方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聊城地区从1979年开始对农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粮棉一齐抓,以粮保棉,以棉促粮,带动了农业全面发展。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调整是成功的。1981年全区棉花总产量预计可达到350万担,比1978年的69万担增长4.1倍,在粮田面积减少155万亩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然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5.39亿斤;社员人均分配1978年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是辽宁省农村全面落实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年,是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的一年,也是农村货币投放量增长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7%;粮食总产量达297亿斤,比上年增长28.9%,比历史上最高的1980年增长21.9%;收购商品粮132亿斤,建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粮食收购量超过销售量;农副产品收购额达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省农村商品总值达88.8亿元,占农村各种产品总值的66%,标志着全省农业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省统计局对1,100户农民  相似文献   

13.
龙海县位于福建省南部九龙江下游,是全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县,也是重要的商品粮、油、猪基地县之一。这里盛产稻谷、花生、甘蔗、水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1981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6亿斤,油料430万斤,生猪17.6万头,水产品50多万担。同时,社队工副业也有一定的基础,1981年社队企业产值9,62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6%。实行生产责任制一年多来,龙海县农村发生了更加喜人的变化。1981年全县三级经济总收入达20,878万元,比1980年增长13.8%;粮食总产量增加667万斤,增长1.03%;社员人均分配水平152元,增长21.3%。今年春收作物又获大丰收,全县13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14斤,比去年每亩增产44斤。农民收入增加后,去年全县新建住房22,733间,平均每个生产队5.5间,社员储蓄存款也比上年增加45.7%。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产下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初步统计,1980年世界谷物产量15.46亿吨(30,920亿斤),连续两年减产,比1978年减产5,011万吨,减少3.1%,比低于常年水平的1979年减产811万吨。1980年世界谷物面积比上一年扩大1,458万公顷,但由于主要粮食生产国家受不利的气候影响产量下降,每公顷单产由1979年的2,045公斤下降到1,996公斤。自70年代中期世界粮食危机以来,谷物产量第一次连续两年低于平均增长趋势。分品种看,粗粮大幅度减产,小麦低于平  相似文献   

15.
新阶段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标志如下: 第一,我国农村从农产品长期短缺发展到了已能自给有余,广大农民已从满足温饱的需求向小康型转化。几年来,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粮食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长到1984年的8,142亿斤(1985年为7,580亿斤)。同一时期,棉花从4,334万担,增长到12,154万担(1985年为8,300万担);油料从10,436万担增长到  相似文献   

16.
粮食转化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国粮食年总产量1979—1982年四年平均达到6,017亿斤。在此基础上,1983年猛增到7,750亿斤,比前四年年均总产量增长28.8%。1984年全国粮食达到8,000亿斤,又比1983年增产250亿斤。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基本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市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城乡人口粮食自给有余。1978年,全市粮豆总产量只有129万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业连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市粮豆总产量达到207.5万吨,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6.3万吨,首次实现粮食自给有余。1984年全市粮食生产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232.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80%,年均递增率达5%以上。“七五”时期农业生产虽然连年遭受自然灾害,但粮食产量仍获得较好收成。1990年,在遇到水田供水严重不足、秋季出现伏旱等不利条件下,粮食总产量仍达到210.9万吨以上(实际产量超过225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城乡人均占有粮食达362公斤,比改革前的1978年多85公斤,向国家交售粮食和城乡人均占有粮食都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18.
1983年,是我国农村的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折过程中的重要一年。与1978年相比,这一年农村出售的农副产品总金额增长了一倍以上,农村各业生产的总商品率已经超过了60%。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粮食的生产创造了总产7,745亿斤的新纪录,比上年增产近10%;而国家的收购总量则超过了1,970亿斤,比上年增长37%;到了1984年粮食生产仍然保持着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总产达到了8,142.4亿斤。这些令人鼓舞的数据,不仅表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达到了稳定增长的水平,而且表明,自1983年以后进一步增产的粮食,绝大部分都将转化为向社会提供的商品。农村生产商品率的提高,尤其是粮食产品商品率的稳定提高,为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盼望已久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肖山县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自一九七九年成立以来,经营效果显著,使国家、企业、以及职工个人都获得了较多的实惠。 一、发展了各业生产 今年春粮、早稻已经收获1,900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30%。予计全年粮食总产可超3,000万斤,比公司成立前的1978年增长  相似文献   

20.
洪湖是大革命时期湘鄂西的革命武装根据地,也是鱼鸭成群、菱藕满湖的鱼米之乡。一提起洪湖,就会使人神往,同时人们更关心今日洪湖的变化。今天洪湖有哪些变化呢?从农业上来讲,有两个最大的变化:一个是围湖扩大了粮食面积,粮食上去了。1978年粮食产量为6.1亿斤,比1949年的0.9亿斤,增长了5.8倍。人平产量已由1949年的300斤,上升到1978年的870斤;另一个则是鱼产量下来了。1949年产鱼1,500万斤,而1978年仅有880万斤,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