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要有效破解“三农”难题,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统筹”原则,突出阶段重点,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为此,我们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总的发展思路是:以“三农”为中心,确立城乡互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着力解决农民增收这一核心问题,求真务实,克难攻坚,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人人有保障(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城镇化的发展和"三农"问题之间的关系为着眼点,研究通过农村城镇化如何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并且提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郑媛 《广西经济》2006,(1):40-41
一、劳务经济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发展劳务经济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产业性质来看,农业是一个有限产业、弱质产业,未来靠农业增收难度较大,在新时期必须寻找出一条新出路。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来看,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民大规模“转业”(即向非农行业永久性转移),即现时出现的劳务经济产业。中国人口大部分在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要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  相似文献   

4.
杨亮 《北方经济》2005,(2):34-35
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农村税赋改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朝的"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变法措施.这些重大的改革都是针对当时名目繁多的收费、官吏中饱私囊、农民不堪重负而进行的.改革的内容基本可概括为"改费为税,化繁为简,官收官解".这些改革措施在短期内大多可以做到"向来丛弊为之一清",使农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但是,最后又都无一例外地因为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而走向反面,更始料不及的是为以后的加税增费垫高了门槛,农民的负担反而更重.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精辟地将其描述为"积累莫返之害",后人称其为著名的"黄宗羲定律".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现结合江西省上高县实际,谈点个人的粗浅认识。一、看“三农”问题要有新认识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破解“三农”难题,首先必须提高认识,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三农”问题。1、要认识到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6.
“一村一品”初露锋芒 胡永兴是陕西省凤翔县六营村的泥塑艺人。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高会上,他“牵”来的一头泥塑“秦川牛”,秦川犟牛的性格和神态被他塑造的栩栩如生,成为中外参会人士观看和拍照的一大景观。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济发展中“三农”难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国华 《特区经济》2006,(1):131-132
表现为农业不发达、农村不繁荣、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复杂性,这已成为了牵动全社会上下的一个无法绕开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人均收入低下,增长缓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其关键在农业人口非农化,农业人口非农化的关键是鼓励创业、推动就业,同时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财政支农政策,扶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2003,(6):24-2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三农”问题专家陈锡文谈到,三农问题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大问题。目前农民增收形势相当严峻:首先,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从1997年以来放缓,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其次,农民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而来自农业的收入在下滑。第三,纯农户的收入在减少,农户与农户间的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而区域化差距则更为明显。上海的农户,人均年收入可达6000元,而甘肃与贵州的农户人均年收入仅有1500元左右。第四,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业本”。农业是悠久而又现代化的产业,因此,农业增长既是老话题,也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2004年主要任务时说,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做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初,一个困扰中国数千年的难题重新得到了举世瞩目。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泣血一呼,到直面现实、勇揭“疮疤”的《中国农民调查》,再到1986年以来中断18年的“三农”中央一号文件的连年出现,新世纪的“三农”冲击波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6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又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农村。在返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一号文件”的助农政策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春耕时,2月21日,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是三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让农民增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财政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予以大力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二是要调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财  相似文献   

14.
2005一号文件在新年伊始如期推出。自1978年农村改革拉开序幕,已先后出台6个一号文件,6个文件的制定实施.换来了焕然一新、充满生机的新农村。“三农问题”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使命。为此.本刊在2005年第二期就以大为醒目的专题形式——《期待“三农”新政》重点报道了“三农问题”,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2005,(3):1-1
瑞雪兆丰年。当新春的第一场瑞雪不期而至,也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希望和憧憬。就在农历新年前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年之后,浙江又一次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在浙江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一号文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突出了以丁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给全省农民送上了一份新春厚礼。  相似文献   

1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或将再次关注农业。与此同时,“十二五”,规划农村部分正在起草之中,未来中国农村工作走向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子洲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榆林市南缘。1944年1月建县.为纪念著名革命烈士李子洲而命名。全县总土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总耕地158.8万亩,辖10镇8乡,550个行政村,总人口3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3%,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农业县。  相似文献   

18.
1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坚持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部署,抓住了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关键问题。最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足以说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关键性。  相似文献   

20.
秦华 《发展》2009,(9):45-46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调研活动,笔者利用一周时间,深入乡(镇)、村组、农户,通过实地调查和与乡村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就“三农”工作现状与对策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