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五普、六普和2015年全国1%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了北上广深四座特大城市的区位熵、差异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研究发现,2000-2015年,我国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形成近郊集中居住的环状区域,不同户口地类型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不同。城市流动人口从近郊集中转向远郊扩散,镇流动人口从远郊集中转向郊区分散,农村流动人口从郊区集中转向城市各区域扩散。特大城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程度总体呈先加深后减少趋势,城市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好,镇的流动人口融合程度一般,农村流动人口融合程度较差;农村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隔离程度最为严重。各特大城市人口多元化程度在15年间普遍上升且趋向一致,特大城市人口多样化指数可能存在0. 7左右的均衡点。  相似文献   

2.
郊区化过程中职住迁移关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与就业关系反映了郊区化的核心动力机制,但由于忽视居住与就业的迁移关系,很多城市出现了大城市病和城市蔓延等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将城市划分为城区和郊区两类空间,人群分为总人口、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用1991-2008年各区县人口和从业人员统计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探讨城市和郊区三种人口居住与就业的迁移关系.结论...  相似文献   

3.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在地域空间上的延伸,也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一种动力机制。它是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以及某些城市职能由大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城市郊区化的核心是人口和经济要素的离心扩散导致城市郊区的发展。一、上海市的城市郊区化和住宅房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美国城市发展从原来的传统城市化,转入大规模的人口郊区化,郊区"卧城"大量产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城市发展时期,产生了"边缘城市"与"无边缘城市"等城市空间新类型,同时也面临资源、居住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并成为促进城市形态转变的重要因素。从综合的空间视角出发,以北京为研究案例,采取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方法,通过构建"交通—人口—经济"研究框架,揭示轨道交通带动下的城市形态演变规律。基于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单位普查数据和轨道交通网络数据分的析表明,随着2000年以后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完善,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时出现了沿着城轨线路的郊区化分散、以及网络交叉节点上集中等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而就业的空间分布则向着可达性良好的节点集中。这形成了就业中心在城市中心区、居住中心在郊区的职住分离的城市形态。职住比极高或极低的地方,轨道交通站点客流压力也更大。旨在为塑造健康的城市空间形态,提升就业可达性,以及制定城市与交通协同发展的规划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贾育青  徐强 《企业经济》2007,(2):103-105
郊区化为郊区房地产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而郊区化的发展离不开郊区房地产所创造的物质空间,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郊区化的空间扩展和外迁人口居住需求等影响着郊区房地产的区位选择和开发结构,而郊区房地产开发以其自身优势对郊区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政府、城市人口和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影响着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关系,只有深入认识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才能为郊区化与郊区房地产开发的协调发展创造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城市的职住分离导致居民就业可达性失衡。为了弥补以往居民就业可达性与个体收入因果关系研究的不足,使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和2013年长三角地区社会变迁数据,在控制了居住自选择条件下,研究上海都市区以街道为空间尺度的居民就业可达性分布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上海都市区存在明显职住空间错位现象,就业可达性指数呈环状分布,郊区存在就业次中心;②就业可达性与个人收入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存在区位决定收入的证据。为了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经济状况,未来政策可以从提高居住区位的就业可达性着手。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二是居住与就业地点的空间失配。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开发商的市场垄断与价格合谋、居民选址的文化冲突。因此,要在尊重城市发展背景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规范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中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开发商、居民),尽可能努力构建合理的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政府要在城市建设中正确定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开发商的市场行为;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引导不同类型的住房空间布局,建立社会不同阶层居民间的和谐居住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新总体规划对房地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规划新建设11座新城,市区的人口要逐渐向中心城市转移,中心城市人口在50万左右,其人口中至少70%以上在当地就业,预计未来15年内,北京市将有90%的人口到郊区居住。□北京旧城将停止大拆大建,要把行政、商贸、金融等很多现代的功能放到二环以外10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空间去体现,而古都风貌则在二环以内62.5平方公里的旧城区体现。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的"功能区"、"居住区"和"中心地" 城市,是城市居民懒以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活动空间和场所,但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人们居住与工作的场所却与乡村截然不同.早上,城市的人们从居住地--通常是城市的郊区、边缘地区向工作地--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傍晚,人们又回到他们的居住地,从城市的中心区向边缘地区或郊区扩散.城市人口这种"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离,产生了许多城市所特有的现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所谓城市的"钟摆式移动",钟摆的摆幅随城市的扩大而加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就业空间转换、就业空间转换的相关研究,以及城市"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城市的角度展开分析,并且"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问题的研究是从针对全部城市人口或者部分弱势人群展开分析的,没有专门针对城市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居住"模式选择问题开展探讨。未来从系统视角,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多系统综合因素对城市群农民工"就业—居住"模式选择、演变规律影响等,是较好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了2004—2013年北京市15—60岁居住人口的职住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北京市15—60岁居住人口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有所加强,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则不断减弱,北京市职住空间分布格局差异程度在明显降低。分区域看,2004—2013年城市非核心区职住空间分离情况明显得到改善,并带动总体职住空间关系趋于平衡;从行业看,与居住人口空间格局变动呈相反方向,北京市绝大部分行业空间聚集度在逐渐降低,由城市核心向边缘区域扩散,促进职住空间关系逐渐趋向平衡。未来北京市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发展定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多中心的居住格局,通过多措并举优化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国外"空间失配"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根据国内日益显著的"职住分离"和通勤量上升现状,提出了"居住粘性"这一观点。本文认为居民在面临居住选择时,会因为与特定场所之间的联系而在居住行为上产生一种"粘性",从而造成其居住流动性受限,最终发生"空间失配"现象;同时,利用调研获取的杭州市微观数据实证支持了这一论点,得出居住时间、产权性质、家庭结构、归属感、接送小孩、对自有住房的偏好等是影响"失配"的主要显著因素。本文揭示了城市"空间失配"的微观机理,对指导个体行为决策、完善城市管理及制定公共政策等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便宜、快速、方便的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长时间、长距离通勤、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并存是目前中国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失配(职住失衡)被认为是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就业可达性方法来测度城市居民的居住与就业(职住)空间关系,并以广州为例,揭示公共交通系统网络下,中低收入人群职住空间关系的特征和差异,以为城市公共住房、公共交通、产业等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基于广州案例有两个发现:第一,低可达性人数多于高可达性人数。其中,低可达性"蓝领"较"粉领"多,且其主要居住在非中心城区;而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粉领"人数较"蓝领"多。第二,与国外大城市相似,居住在中心城区能给广州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一定的就业可达性优势。不同点在于,居住在广州非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人数多于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郊区正迈入现代化发展阶段,传统的郊区大型居住区难以维系本地生活需求,开始转向生活化的郊区社会空间。以北京望京为例,基于活动空间视角开展实证调查,分析郊区居住、通勤、消费、休闲、文化和网络的空间特征并讨论大型生活区生成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大城市郊区出现了由居住功能向综合生活的空间转型,望京作为高度现代化的近郊正处于大型生活区增长阶段;住房、就业、购物的郊区化显著,休闲与文化的郊区进程相对缓慢,网络空间加速了郊区在线生活;郊区活动空间影响因素复杂,受宏观、微观和介入条件的共同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性是郊区大型生活区形成的动力机制。最后,展望中国式现代化郊区的研究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郊区尤其是近郊地带逐渐成为住宅开发和消费的热点区域,而在近郊购房者中,又多来自于中心城区的郊迁人口。居住郊区化受城市空间发展、家庭生命周期、交通条件改善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着特定的规律,并与郊区的住宅建设息息相关。探讨郊区化人口的居住行为和特点,无论对提高住宅的开发效益还是对郊区住宅建设的有效管理都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我国城市居住郊区化发展的历史较短,其中的规律还不明显,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则要成熟得多。为此,本文将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为例,探讨居住郊区…  相似文献   

17.
国际卫星城发展战略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卫星城来分流流向大城市的人口,以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发展的目的有:(1)截流流向中心城市的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2)将中心城市的一些经济职能(特别是工业职能,如污染工业等)转移到新建的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卫星城发展战略所起的正面作用有:(1)控制中心城市发展,促进"离心"发展;(2)促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为内城居民提供另一个居住选择,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卫星城有限的功能可能远远不及卫星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包括:(1)卫星城分散或截流人口的效果不佳;(2)就业-居住不平衡.(3)高通勤成本;(4)卫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低.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发展中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问题是国际上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前沿课题.综述了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的城市经济学基本理论,并对国际学术界有关本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从中提炼关键的科学问题,并结合目前我国城市中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演变的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内部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北京市和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分布与特征以及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匹配)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是基本态势,总量上的就业—居住匹配度在27%和53%,而划分第二和第三产业后的就业—居住匹配度下降到22%~36%之间。将就业和居住分别来看,两个城市在总体上均呈现出就业的空间集聚度高而居住的空间集聚度相对较低的特点。从不同产业空间的集聚程度分析,则呈现出第三产业集聚度高于第二产业的特点。这些共性规律对于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两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则与城市性质、产业结构以及劳动力结构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转型新时期上海房权空间分异格局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居委会空间单元为基础,从房权视角切入研究在经济转型新时期上海市住房空间的分异格局及其影响机制。通过构建房权指数、差异指数和隔离指数,并分别从城市整体、中心城区与郊区三个空间尺度下,系统性掌握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近十年上海市房权分异程度略有上升,特别是中心城区内环至中环间房权指数较高,其印证了郊区化对于居住空间的重构影响,另外中心城区差异指数低于外围地区,而其隔离指数高于外围地区。在影响机制方面,研究发现城市社会分层结构明显,在中心城区房权分异主要受到制度与市场因素的制约,外围地区由于市场制约性降低,个人选择影响增加,而制度因素影响仍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