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万鹏 《价值工程》2023,(33):22-24
本文以江西省2012-2021年各项指标数据为样本,构建江西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二者综合得分,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由低水平发展逐步向高水平发展演进,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发展态势;②江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水平正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效益是衡量土地利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建立天津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度模型,评价从2010~2015年开发区土地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经开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逐年提升,三者的协调度值也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3.
邓寒  王茂春 《物流科技》2024,(3):69-72+79
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及城镇化之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分别梳理构建西部地区2008—2020年产业结构、城镇化与物流业三者间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ArcGis10.2软件从空间视角测度三者间的耦合协调水平。研究发现:观测值期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城镇化与物流业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程度日益加深,从2008年的极度失调衰退渐渐转换为2020年的优质耦合协调,三者之间正在稳步实现协调发展并将持续保持一个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质量变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安徽省2005~2018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质量变革水平进行测度,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反映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质量变革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借助回归模型分析质量变革对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结论认为: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罗清  崔广锋  夏芮  韩笑 《物流技术》2022,(10):53-57
通过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0-2020年的数据,在对数字物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再以耦合协调度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处于中度耦合阶段,协调度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处于勉强协调水平;人均GDP、物流业增加值和互联网普及率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质量均呈上升态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渐缩小,空间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分布格局;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作用强度从人口素质、政府调控,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到对外开放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的动态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营运体系涵盖经济系统、人口系统、金融系统、能源系统、环境系统与公共服务系统,新型城镇化应当是这六个子系统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六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然后以全国30个省份与直辖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了六个子系统;利用耦合协调度指标度量各省市六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利用σ收敛检验准则各省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收敛情况;并进一步利用PVAR模型实证度量了六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解析了欠协调的成因。研究表明,中国省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较高,具有集聚性差异;经济越发达,综合实力越强的省份的耦合协调程度越高;2004-2012年间耦合协调状况并不具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8.
李维春  史珂 《价值工程》2022,(34):54-56
通过构建中国民航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耦合模型,对2010-2020年民航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民航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耦合协调关系,二者综合评价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4,且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9年,民航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耦合协调等级演变状态为: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民航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综合评价得分和耦合协调状况均呈现为较低水平,这对全行业应对经营困难和压降成本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2005~201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1年,河南省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耦合协调等级从严重失调逐步向初步协调转变。但耦合协调度只达到了较低的初级协调水平,有待于向良性协调或优质协调方向转变,以促进区域物流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部分)地区兼具“一带一路”国内循环和“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双重媒介作用,其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推进更是重中之重。选取西部12省份2010—2020年面板数据,通过“熵权TOPSIS-耦合”模型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对两者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通过空间地图探索分析法、莫兰指数及高斯核密度估计法,探究西部12省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演变、动态演进及极化趋势。研究表明:2010—2020年西部12省份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内部层级分位变化较小,仅重庆实现了较大层次的提升,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的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耦合协调度排名依旧靠前,但层级分位变化较大,其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方面都较为凸出;总体上西部12省份耦合协调度呈上升态势,但省际高质量对外开放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度差异存在扩大态势,“一带一路”沿线西部省份耦合协调度都至少提升了两个等级;西部12省份在综合考虑省际地理距离和耦合协调度差距后空间集聚性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计算1996-2011年间30个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功效值、耦合值以及耦合协调度大小,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研究发现,经济城市化领先于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则成为城市化发展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空间、经济与人口三者之间的城市化耦合协调水平比较低,尤其在中西部省市,三者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8,(15):89-91
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恩施州土地利用效益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期间,恩施州土地利用效益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增长的趋势,土地利用效益经历了中级(2005-2011)和良好(2012-2015)两个阶段。(2)经济水平、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益影响较大。2012年以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最大障碍因子。从2013年开始,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是最大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因素分解模型,测算了城镇化进程对能源消费的贡献份额。基于增量视角,采用曲线回归的最佳拟合优度分析方法,构造了城镇化与能源消费函数关系式。运用Logistic模型,对安徽省未来城镇化演进趋势进行了预测。依据城镇化与能源消费耦合关系及城镇化水平预测值,估算了城镇化演进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前景。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节能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执行产业节能政策;推进建筑及交通节能;培植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以2006—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城市韧性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CRITIC法和熵值法综合权重与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最后借助空间马尔可夫链和灰色关联模型对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内部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城市韧性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等级在空间上呈现“Z”型分布,大部分城市处于转型发展阶段。耦合协调等级的转移在地理上并不孤立,不同邻域背景对等级转移的影响不同。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演变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和应急通信能力等六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策略,以期为制定城市安全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及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才胜 《价值工程》2019,38(28):90-92
依据《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运用组合赋权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其因子障碍度水平测算。研究表明:截至2017年底,研究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为81.03分;土地利用强度障碍度为0.17,其后依次是土地利用程度、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分别为0.09、0.08、0.02、0.00。研究区用地效益水平良好,监管绩效突出;土地利用强度障碍因素是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构建了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指标赋权,分别计算出2005—2012年重庆市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和2012年中国西部各省区包容性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的综合得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下运用协调度模型对两者的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包容性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度较高,协调发展度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白一帆 《价值工程》2022,(21):16-19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土地开发失衡指数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2019年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土地开发均衡性进行测度。结果:(1)珠三角城市群的国土开发规模总体差异较小。(2)珠三角城市群国土开发规模与城市经济效益整体处于协调发展阶段。(3)珠三角城市群国土开发均衡度差异较大。建议:控制严重过度开发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在指标上对于严重开发不足的城市予以倾斜。  相似文献   

19.
黄祥芳  陈建成  周伟 《城市问题》2015,(3):67-74,104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江西省2003-2012年11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四化"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四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四化"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缓慢上升,2012年大部分地区属于初级协调及以下水平;"四化"各子系统的低水平发展导致"四化"耦合协调水平偏低;11个地级市"四化"的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差异,但其差异在逐年缩小;固定资产投入、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投入和教育水平对"四化"耦合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金融支持对耦合协调度的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土地与人口社会发展、经济体量增长、环境自然承载存在天然的耦合性。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系统与社会—经济—自然系统(SEN)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2013-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土地利用与SEN系统的耦合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系统与社会—经济—自然系统逐步走向有序、聚合,其中武汉城市圈属于低值、离散聚合区,环鄱阳湖城市圈属于高值、集中聚合区;在空间上分为五大梯度,呈现典型"中心—外围"、"锥型"聚集特征。第一梯度城市应发挥由点及面、由面到体的辐射带动作用;第二梯度城市应接纳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第三梯度城市应发展综合化、高层次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第四梯度城市应打造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与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市圈的地理联结;第五梯度城市应遵循市场机制,使城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自然等要素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