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决权信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美国的表决权信托制度对于保护小股东利益,平衡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管理权有着独特的作用。随着表决权信托制度的逐步完善,世界上许多国家相继接受了这种制度。本文从表决权信托制度的起源入手,简要介绍了此制度的原理,着重探讨了其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完善股东表决权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本文创造性地利用信托原理研究了股份表决权信托在保持浙江家族企业控制权方面的运用,并且考察了其在《信托法》、《公司法》和《反垄断法》方面的合法有效性,指出了其在信托法律关系中的内部和外部关系及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从而指明了浙江家族企业如何利用表决权信托克服企业成长中的资金、知识和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4.
<正>一表决权代理征集简述控制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公司治理不过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而如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治理中心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从股东大会向董事会的转变。一方面,股东大会由于在召开频率和股东参与程度上的普遍低下而被笑称为"没有观众的演出"。而另一方面,"董事会中心主义"使得经营者的权力空前巨大,进而  相似文献   

5.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现代公司条件下,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与业务执行活动,而往往是通过行使对股东(大)会决议事项的表决权来达到对最终控制公司事务的目的.根据我国<公司法>第4条的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实现是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对股东表决权的行使,对股东(大)会需要决议的事项,股东按其持有的出资比例或股份行使其表决权,自由地决定同意或者不同意.  相似文献   

6.
一、股东表决权个别代理的内涵 1、个别代理的涵义.股东表决权个别代理,是指股东将其表决权授予个别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以股东本人的名义,向公司为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代理效果归属股东本人的代理.个别代理包括一般表决权个别代理和委托征集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7.
表决权拘束协议是公司股东攫取公司控制权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表决权拘束协议在各国学者中的不同概念,通过比较分析法得出了表决权拘束协议主体应为股东,以此对其定义,并介绍了协议具有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有利于打破公司僵局的功能。接着从形式方面与实质方面分析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效力,形式方面论述了书面协议是否为其生效要件,登记是否为其对抗要件,而实质方面论述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为其协议主体,协议的期限与内容是否有其限制,以及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分析不同国家表决权拘束协议效力规定的不同,从而为实践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锋 《集团经济研究》2007,(14):170-171
公司对股东名册的置备,各国公司法一般都有详细的规定.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置备股东名册,但对股东名册的置备机关及其法律责任未作明确规定,对股东名册的记载事项的规定也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9.
公司是资合性的法人,出资者的出资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保障,公司的生命源自于股东最初投入的资本.股东出资是否适当与公司日后能否正常运转息息相关,事关交易安全和公司信用,对公司债权人权益的保护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表决权回避制度是股东大会表决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而新《公司法》实现了对中小股东保护制度较全面的修改的同时却没有扩大该制度的适用情形和范围。我国公司法应该在独立董事、关联交易方面全面的适用表决权回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司法将经理的法律地位上升为公司机关,开创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四机关分权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谓是现行立法的一大特色。虽然经理因法律的强行规定在公司内部享有庞大权利,但其并不具备代表、代理公司对外从事法律行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控股股东的行为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产生权力滥用的现象,即控股股东可能会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资金、掏空公司资产等行为攫取私利,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问题的解决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控股股东信义义务产生的根源、涵义及制度内容予以厘清,并在借鉴域外法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控股股东负有信义义务的规定、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适用标准、控股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监督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履行的救济途径这四个方面,为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司登记中时常发生因提交虚假材料骗取股权变更登记而产生纠纷的案件。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这些股权纠纷案例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产生股权纠纷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的公司登记代理制度不够完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巩丽霞 《上海企业》2006,(10):51-53
新公司法所设置的出资制度,勿庸置疑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实践及发展要求的,在理论上的成立亦不容辩驳。但这一制度的实施却面临着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挑战,股东出资的失信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现代公司法人制度下,股东的出资责任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其关乎公司法人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础。因此,探讨股东出资的失信及其制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股东知情权是指公司股东所享有的对与公司经营管理有关的信息进行了解的权利,主要包括积极主张的权利和消极获取的权利。本文以佳德公司与四位股东的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为分析对象,对此类案件涉及的三方面争议焦点包括股东知情权行使的前提条件、"正当目的"的判断、知情权范围进行分析,并延伸考虑我国引入检查人制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又称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而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形态。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对股东的此项诉讼权利均有规定,均赋予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权利。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出台时在152条中明确规定了这项制度,一度被称为中小股民利益的"保护伞"。股东代表诉讼股东代表诉讼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损害赔偿作用,二是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股东代表诉讼不仅在于使公司的损害能够得到补偿或追偿,更重要的是鞭策和警戒潜在的或可能的责任人,发挥违法行为抑止作用。但是随着公司法的适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渐渐显现出弊端,风险高、诉讼费用过高、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等问题使得中小股民即使利益受到损害也很少适用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于是这一制度慢慢成为了无人问津的"摆设",说明中国公司法中关于这一制度的规定存在若干弊端。本文试图通过论述这一制度理论以及适用中的不足之处,讨论我国公司法关于该制度的改进方向,使得股东诉讼代表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更加实用,从而切实保护中小股民利益。  相似文献   

17.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16万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富裕了,手中余钱多了,传统的投资理财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按传统公司法要义: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种闭合性的公司,资合性与人合性合一是其鲜明的两大特性.当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问出现重大分歧、公司人格逐步遭受破坏,股东利益和矛盾无法调和之时人合基础将丧失殆尽,导致出现公司僵局,乃至解散的后果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将出现退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外部性”理性是1910年由家马歇尔提出的,并由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加以丰富和发展。外部性是外部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的简称,其核心思想是指经济行为的成本或收益向经济行为以外第三方的溢出。外部性以多种形式存在,有些是积极的(收益外溢),称为正外部性;有些是消极的(成本外溢),称为负外部性。一般我们所研究的重点是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