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的冬春季节,一场场袭扰北方广大地区的沙尘暴不断向国人敲起警钟——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持续恶化。我国沙尘暴已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90年代的23次,在20G0年,一年就发生了12次。今年截至5月20日,长江以北地区出现了18次沙尘暴及扬尘天气,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次。大面积的沙尘暴又造成大范围的干旱,正在成为21世纪危害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已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源头,特别是近几年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强度和影响范围都在逐年增大,仅1991年至2000年全区共出现沙尘暴106次,平均每年10次以上,仅2000年就达18次之多。不断加剧的沙尘暴不仅影响到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安全,而且进一步恶化了内蒙古生态环  相似文献   

3.
1993年5月5日,一场罕见的特大黑风暴自西向东席卷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造成200人死亡,13万头牲畜死亡失踪,受灾的耕地和经济林面积达4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 1996年5月29日至30日,河西走廊西部遭受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击,黑风所到之处,沙尘四起,天地一片黑暗,树木被连根拔起,遭受破坏最严重的甘肃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元之多。 1998年4月,西北12个地、州遭受强沙尘暴袭击,甚至波及到北京、  相似文献   

4.
沙尘暴为何日益肆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4月间,近10年来最强的一场沙尘暴由西向东席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朝鲜、韩国等东部邻国也受到较大影响。沙尘暴所经之处,风沙狂舞、黄尘弥漫,不仅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对人们健康也造成很大的危害。这再一次提醒人们要关注沙尘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北京12次"莫名其妙"的沙尘暴过后,人们开始关注被叫做"天漠"的这片沙地了。天漠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北京沙尘暴天气的直接原因吗?这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天漠是大自然的警世之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3月19日,一场自2003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大的沙尘天气影响我国。这场沙尘暴导致半个中国蒙尘、2.7亿人遭受侵扰。面对突袭而来的沙尘暴,再次引发人们对环保的焦虑。虽说气候是引发此次沙尘暴的重要原因,但生态环境的脆弱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19日,一场自2003年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大的沙尘天气影响我国。这场沙尘暴导致半个中国蒙尘、2.7亿人遭受侵扰。面对突袭而来的沙尘暴,再次引发人们对环保的焦虑。虽说气候是引发此次沙尘暴的重要原因。但生态环境的脆弱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沙尘暴的肆虐和21世纪的繁荣一同朝我们走来,一面是人们喜迎千禧的兴奋,一面是对沙尘暴的恐慌,可以说人们是喜忧参半地走进了新千年。 自70年代以来,我国四个主要沙尘暴源区: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青海东北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呈快速上升之势。70年代和80年代均为13~14次,90年代以后上升为24次。到2001年上半年次数更加频繁,元月1日就发生了一次,紧接着出现了17次扬沙天气。在甘肃河西走廊,4月28日~5月3日沙尘暴持续了一周时间,瞬间大半个西北黄沙弥  相似文献   

9.
2000年春,在北京出现14次沙尘暴后,朱镕基总理视察了河北、内蒙古一带的生态环境,确定环京津的冀蒙边界20华里为“退耕还草(林)”的重点区域。与内蒙古一线之隔的河北省尚义县哈拉沟乡哈拉沟村村头也出现了“退耕还草”的宣传标语。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月26日,我国第一场沙尘暴在甘肃的民勤盆地发生,持续一个半小时,风速达到每秒13.7米,最小能见度只有600米。这个近年年平均发生沙尘暴15次的敏感地,越来越成为全中国和东亚地区关注的热点地区。此后,北方许多地区,接连上演这样的风沙灾事,让我们又进入新一遭风沙弥漫、万物失色的轮回,而且今年的沙尘暴提前问津了北方。  相似文献   

11.
2月11日,伴随着一场沙尘暴,记者来到宁夏中卫市(原中卫县)。此前,记者接到当地许多群众的来电、来信,他们反映,原中卫县城乡建设开发公司(简称城建公司) 在2003年改制期间,千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相似文献   

12.
2月11日,伴随着一场沙尘暴,记者来到宁夏中卫市(原中卫县).此前,记者接到当地许多群众的来电、来信,他们反映,原中卫县城乡建设开发公司(简称城建公司)在2003年改制期间,千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腰包.  相似文献   

13.
今在,一次比一次严重的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广大地区,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和反思的两个原因,就是人们大量乱搂发菜和山羊大量啃食草根树皮而破坏了草原植被。据国家林业局的消息,近十年来,到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接发菜的总人数竟然高达200万人,每年仅进入内蒙古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就有10万人。在内蒙古等地,已有到乙多亩草原因接发菜而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有0‘6亿亩草原完全沙化。专家认为,发菜并无多少营养或药用价值,而接发菜对草原生态环境却有着巨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是发生在干旱、植被稀疏地区的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即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都可能是其形成的原因。沙尘暴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形式沙尘暴的风力一般8级以上,风速约每秒25米。此外、还需要有充足的沙源,沙尘、沙粒能被风吹离地面。在自然状态下,沙尘暴一般规模小。但人类开矿、滥垦滥牧等掠夺性的破坏行为,形成裸露的使大片草地沦为荒漠,导致了3次著名“黑风暴”的发生。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相似文献   

15.
日前,当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和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的大幕相继落幕时,看着满载而归的与会者满意的笑容,两个会展的主办方深深地长舒一口大气:走过15年创新之路的科博会,每年都是一场科技盛宴,它从不缺乏观众。从个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不见了,SARS来了。我们又度过了一个黯淡的春天。其实,保止黯淡呢?连续几年的沙尘暴,不仅搅得天昏地暗,而且刮得人们闻“风”丧胆、谈“沙”色变——沙尘暴猛于虎也!谁曾料想,在没有沙尘暴的日子里,我们却遭遇了闻所未闻的SARS疫情,SARS虽无沙尘暴的遮天蔽日之害,却有恶性肆虐、夺人性命之危。从疫情的发现,到大面积爆发,再到近日的基本控制,为时不过数月。但是,SARS却夺去了数百人的宝贵生命,同时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经济损失是前所未有的——SARS猛于沙尘暴也!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申办奥运成功,七年多来,北京在人文、生态、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度令人胆战心惊的“沙尘暴”,取而代之的是绿树和蓝天,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让北京普通老百姓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舒适。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开始的2001年11月、2002年3月,我终于有机会第三次第四次深入神秘的三江源,进行人文考察与采访.其时北京、天津以及北方其他地区刚刚经受了一次强沙尘暴的袭击,黄尘漫天,泥腥扑鼻,举目看去昏黄一片,使人顿生悸颤.全中国的注意力都被这日益严重的生态恶化所牵动.我想,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挂牌成立已将近两年,那里的情形大约会有所改观,至少是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的局面应被控制.  相似文献   

19.
缓解兰州沙尘天气的八条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生  庄立君 《发展》2003,(8):24-25
沙尘暴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 大量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明 显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按气象学分 类,沙尘暴天气分为扬沙、浮尘、沙尘暴 对兰州市城区产生影响的沙尘暴 主要来自于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和田 这两个沙尘暴发源地。还有,内蒙古西 部的沙尘天气受西北风影响或在西风 情况下、不稳定的气柱形成强涡旋并产 生东风时,也会对兰州城区造成影响。 影响兰州市城区的沙尘暴天气主要为 浮尘,比如1994年4月9日-10日, 兰州浸没在一场百年不遇的罕见强浮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土地沙漠化程度严重.在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9.3%,涉及18个省(区、市).目前,北部地区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近30年来,因沙害而弃耕的农田达12.7万公顷,尚有40多万公顷处于沙害的威胁之中,在风沙线上有679个村镇时刻处在被流沙淹没的危险之中.自2000年3月以来,我国连续出现了十多次大范围的沙尘暴、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其发生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都是近50年来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