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牌》2020,(2)
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综合性较强,起步发展晚,对于技术和艺术融合要求较高,针对目前专业发展更新速度慢、师资匮乏及人才不能与市场接轨的媒体艺术教学现状,分析总结出5G+双师互动教育模式对媒体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出5G+双师互动教育模式下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策略和建设实践路径,不断推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商》2015,(7)
数字艺术设计是集数字应用和艺术设计于一体的专业。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能力和艺术设计理论,掌握数字在艺术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新要求。学生应该对数字艺术的全新理念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数字艺术在众多领域中的技能与应用,促进数字艺术设计的立体构成教学的改革,培养在本专业中具有知识面较广和技能型较强的高端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对其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表现出了其独特的特征。本文就主要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辉  崔真 《中国物价》2023,(12):64-67
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通过厘清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欧盟、加拿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数字人才建设体系,概括了发达国家数字人才建设在战略规划、教育机制、引才模式、培训体系、技能标准和治理主体等六大方面的基本动向及显著特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培养机制、创新引进模式、完善技能框架、强化协同治理、营造发展生态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传统的广播,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伴随传媒信息技术的快速转变和飞速发展,高等院校传媒艺术教育也应该做出相应变革,,使高等教育更符合这个信息时代发展的规律和我们的国情。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学科素养,艺术设计的新理念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是传媒艺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改革传统的传媒教育体系,从而适应数字信息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媒体教育培养的人才要面向未来,能适应传媒业所需和参与合作与竞争的复合型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创意人才或技术人才。在基础学科上要熟练掌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等。并能够对媒体设计流行趋势进行洞察和分析,有能力在传媒和影视广告,动漫,网络等行业进行研究,设计,策划,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但短短的四年教育培养方式不可能让学生面面俱到,教育培养计划应以这些能力的均衡发展为培养基础,侧重某一两方面的发展,各个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践证明,样样通,样样松的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  相似文献   

6.
数字艺术教育应该是培养有很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多媒体大赛出发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实践的组织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军剑 《商》2013,(5):162-16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研究的开发、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行业的主要特点等众多问题思考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孙磊 《科技转让集锦》2011,(18):230-23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的发展变化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数字艺术教育领域,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媒介的发展变化改变着人们思维和艺术创作的方式。本文对媒介的定位和媒介形态的发展变化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就当前媒介形态变化和新的媒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就媒介形态变化和当前数字艺术发展以及数字艺术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当前媒介形态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对数字艺术教育进行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峰 《品牌》2014,(1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对于高素质的艺术人才需求已经大大增长。而对于培养这类人才的艺术学院则肩负着更加重要的社会职能。虽然艺术教育已传入中国百年,但很多方面都受到西方学院艺术教育的影响。本文从西方学院艺术教育的发展开始阐述,分别论述了不同时期的学院艺术教育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各专业艺术院校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学计划,依然是以动作动态为主的肢体训练内容建构的.如果说在中等专业艺校的民间舞教学以肢体和动态的基础训练为主,那么本科教学,又该怎样区别于中等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体现高等艺术教育中关于高等专业院校舞蹈教育培养高、精、尖人才与表演、教育、创作、理论研究的复合型文化人才的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艺术性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效度。在创新创业视域下,传统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不能够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安排,面向市场发展需求,构建完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此,本文着重分析创新创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提出创新创业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新专业。由于社会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要,已经有大量的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学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明确,不合理。笔者就这些问题做了简单的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艺术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专业艺术院校资源有限,而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因此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及艺术生源的增多,一些综合性院校也开始尝试开设艺术类专业,这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专业艺术教育领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除了授课方式、创作工序、训练技巧的差别之外,更重要的是师生关系的差异。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处理好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艺术院系整体专业艺术教育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艺术文化市场空前繁荣,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对文化艺术教育的要求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专业艺术院校资源有限,而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因此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及艺术生源的增多,一些综合性院校也开始尝试开设艺术类专业,这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专业艺术教育领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因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除了授课方式、创作工序、训练技巧的差别之外,更重要的是师生关系的差异。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处理好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艺术院系整体专业艺术教育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色彩的渲染,动画艺术设计形式作为新时代数字媒体中的大众艺术,更需要借助色彩知识达到震撼的效果。动画艺术既是追求艺术审美的精神需求,又承担这应用科学这一商业职责,因此研究动画艺术设计中的色彩体验将有助与提高我国动画创作水平并提升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岳军  马卫 《江苏商论》2023,(7):108-111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的共同战略选择,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在推动我国构建技能型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数字经济时代高职旅游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编辑出版学教育也面临着变革。当前社会需要大量的现代化数字出版人才,编辑出版学教育应该坚持贯彻以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为中心,不断地进行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上的调整与优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出高素质的数字出版人才。本文着重对数字化时代的编辑出版学进行探究,并且提出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适时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适时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内外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结合数字媒体艺术学生的特征,通过合理的教学任务和平台的功能支持进行混合式学习,提高了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歌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正蓬勃发展.近几年,作为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已将歌剧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本文拟从歌剧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及扩大艺术院校学生就业渠道等方面论述,以期更多的声乐教师能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为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开辟一务新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20.
刘征 《品牌》2010,(12)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严重缺乏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现状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分析其社会成因和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缺陷。以艺术设计教育为例,总结出当今艺术设计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应该是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师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艺术与技术并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