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土地整理及建设用地复垦类项目的区别,并结合上虞市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工作,从项目中报程序、相关扶持政策及工作措施等方面总结上虞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农村建设用地为主体的综合整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是密切相关的。通过综合土地整理,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引导农民树立民主参与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平台。农村土地整理对山、水、田、路、村综合治理,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当前的土地整理工作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阶段,认清当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从而提高土地耕种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造福农民的过程。要实现这些,关键在于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围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展开研讨,探讨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主张建立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做好此项工作,既能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又能促进和改善农村环境,同时还可以缓解用地矛盾。拟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建设项目用地管理等提供基础图件和数据支持。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试对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调查建设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丁玉梅 《中国市场》2013,(48):65-66
重庆2008年开始实行的农村宅基地地票交易制度,实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与农村宅基地之间的巧妙置换,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紧张的难题。但在农村宅基地复垦与城市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如农村公共设施用地减少、农用药剂破坏生态环境、城市土地开发污染外溢等外部性问题。本文分别从政府、开发商的角度,提出针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相应增大,城镇建设范围不断扩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指标屡屡被突破.然而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建设发展却要不断侵蚀耕地,为了保证耕地红线不被突破,也为了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我国政府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采取科学的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挂钩中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出的耕地可以按照要求,置换为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按照土地规划的要求,在城镇建设用地区内,布置指标确定的建设预留地.同时,项目区也必须在规定的年限范围内整理复垦出相应面积的耕地,完成建设用地周转指标的置换归还.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部目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称,要严格补充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通知还要求,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公司、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远郊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路径。运用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入户访谈法得出:远郊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资金筹措,前期可以依靠市场,后期政府与集体要逐步收回自主权;产业转型发展要依托现代农业,构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新农村建设要开展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积极努力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提出了跨越行政边界限制利用建设用地指标的指标周转置换机制;跨越行政级别限制杜绝贪污腐败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以及复垦土地量质并重,切实保证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绩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是编制项目计划和确定项目资金的依据,是对项目规划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是项目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今后贵州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合理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合理规划是实现城乡规划的一种途径,因此土地整治需要以城乡规划中的主体思想作为指导,供给侧改革需要将城市新增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紧密结合,尤其是对于新增的城市收益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整治成本用地之间的平衡。文章将讨论土地整治工作背景下,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来增强城乡总体规划对于农村土地整治实施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点整理挂钩中的权属调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燕 《江苏商论》2006,(7):157-159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农村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土地的权属调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现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中的权属问题进行剖析,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权属的调整应充分尊重农民的权益以及耕地的保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乡镇土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闲置情况日益严重。当前乡镇招商引资中土地闲置问题非常棘手,在处理问题中应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好土地管理队伍;建立土地监督,执法垂直综合机构;控制土地,增加土地供应透明度;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促进集约用地;深入开展利用土地宣传活动,加强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5.
胡涛  苏露  秦源 《市场论坛》2023,(8):20-27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农户为调研对象,从农户视角了解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该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主要问题为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参与农业企业规模较小、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农户信息闭塞等,问题的存在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农户的教育水平不高、农业企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情况密切相关,提出加速建设农村的社会保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相关制度和法规、加强对农业企业金融扶持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流转。  相似文献   

16.
《商》2015,(25)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各类土地的储存和前期开发整理力度,以此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建设用地。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高价值资源,其征转收购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地方政府财力的有限性就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了业务机会,土地储备贷款即应运而生,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发展。本文旨在对土地储备贷款自身特征和风险节点等叙做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理工作搞好了,就能够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三增",即:增耕地、增产能、增价值,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简单介绍了兴山县黄粮镇土地整理项目基本概况,论述了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契机,积极开展以农村住房置换城镇房产、农村宅基地复垦增量为主要内容的农房改造集聚工作,改善农户居住条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土地节约集约。目前,全镇先后编制农村土地整治项目5个,累计完成农村土地整治823.4亩,土地开发2081.9亩,姚庄主中心和丁栅、俞汇社区副中心等  相似文献   

19.
唐良勇  唐善清 《现代商业》2011,(32):100-101
文章以永州市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几点建议:广泛宣传,加大法律政策的普及力度、因地制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土地流转市场化的空间和完善体系建设,营造有益于土流转的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李芸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421-42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村过程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就是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不断的提高。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地质灾害频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人地矛盾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贵州经济发展中占尤秀重要。如何科学地进行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田、水、路、林、村的优化配置,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甩地环境,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村镇土地利用规划作为村镇建设的龙头,决定村镇的规模、性质、布局和发展方向。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合理编制有利于各类相关规划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村内经营管理、生产管理、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还要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专项规鲋,搞好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和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