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频频爆雷,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据相关平台统计发现,很多问题平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综合利率通常较高,平台背景大多以民营为主。文章借助爬虫软件,收集了网络上已有P2P借贷平台相关信息,并利用二元选择模型,对P2P平台相关信息进行实证研究,进而给出平台发生风险的概率模型,帮助投资者通过已有的信息来判断平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间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转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此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积极寻求转型,不少银行开始参与P2P网络借贷业务。本文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参与P2P平台的现状和发展模式,对银行系P2P平台的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P2P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2007年6月,中国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在上海成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使得P2P行业快速崛起,P2P平台数量也急剧增长,同时也给P2P出借人带来了风险,例如诈骗,信息泄露等。本文在分析当前借出平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为出借人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更好帮助出借人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网贷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失信所引发的问题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介绍了P2P网贷平台的主要模式,分析了P2P网贷信用风险的来源,并提出了P2P网贷行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加强道德教育、设立自律自查机制、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监管与法律、建立信息共享与批露机制、相关产业的净化等。  相似文献   

5.
小微企业通过P2P网贷平台进行融资,具备信息效率优势、信用风险优势和融资便利优势。完善小微企业P2P网贷平台融资模式,促进小微企业与P2P网贷平台共同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小微企业和P2P网贷平台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P2P网络借贷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平台跑路、倒闭等问题不断。所以,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让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之一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P2P网络借贷平台凭借其简洁方便的融资程序和低廉的融资成本,填补了银行业借贷的不足,对传统金融业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监管难题也客观存在。文章首先对我国P2P的规模、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2个维度分析了P2P的风险,其中内部风险主要来自于借款人、网络借贷平台、投资人这3个方面,外部风险在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应从准入监管、运营监管及信息披露这3个方面加大对P2P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但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得不到正规金融的贷款支持,遭遇发展的瓶颈即融资难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络信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良好途径,但处于探索期的P2P网络信贷平台模式的运营存在欺诈、卷款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P2P平台信用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本文重点剖析对借款人、P2P网络信贷平台、出借人等当事人贷款前、贷款中、贷款后的信用给予征信,建立完善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机制,以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构建科学的信用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宜信被传出现“8亿元坏账”到浙江省警方对10家P2P网贷平台进行立案侦查,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我国P2P网贷平台风险有集中暴露趋势。虽然目前P2P存我国发展迅猛,新开设P2P网站数量和贷款规模迅速飙升。但屡屡出现兑付危机、倒闭和卷款跑路,除经营不善、管理能力低下外。缺乏实业精神或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目前网贷平台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严重阻碍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P2P网贷主要存在的审核机制不健全、"赌博性融资"、羊群效应等风险因素。从投资者,平台,政府部门立场提出改善P2P网贷风险管理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良莠不齐的行业现状及政策未落地的空窗期,在涉入P2P融资平台前,投资者需要综合考量风险,慎之又慎。提起杭州源本公司,电话那头的刘先生听上去很气愤。在跟《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进行通话的二十几分钟里,刘先生的情绪一直十分激动。他辛苦积攒一生的积蓄,因不慎投资"源本财富"而打了水漂。钱说没就没了,这让年逾花甲的刘先生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痛心不已。  相似文献   

12.
P2P风险暴露     
白澄宇 《新财经》2013,(3):17-17
近期,在P2P(个人对个人)业务成倍增长的同时,不断有P2P平台关闭或老板跑路的负面消息,加强P2P小额信贷信息服务业务的风险防范刻不容缓。笔者对P2P行业的风险分析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P2P平台与消费金融融合是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是促进资本与商品交换的有效手段,是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文章通过分析P2P消费金融优势与不足,从现实角度出发提出要从资金端、平台端、项目端和全流程监管进行改造与升级,构建符合包容性金融体系的P2P消费金融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的四种运营模式、典型的实践案例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出P2P借贷平台亟需解决的发展策略,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建立风控征信系统、加强对P2P网贷服务的监管、同靠谱的担保公司合作及创新运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P2P网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发展迅猛。尤其是借助"互联网+"的概念,P2P网贷平台更是日渐盛行。P2P网贷平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短期、小额贷款,活跃了民间金融市场。同时,对于拥有少量闲散资金的个人,P2P网贷平台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投资理财模式,成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然而,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叠加,导致P2P网贷平台不能很好地将借贷双方对接在一起,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所以,相关政策和法律应当及时跟进,严格规范,才能发挥P2P网贷平台应有的作用,促进我国网络小额借贷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借贷日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借贷方式,但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倒闭、借款人跑路现象层出不穷也揭示了P2P网贷市场平均风险较高的事实。其主要原因是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文章通过建立P2P网络借贷的"柠檬"市场模型来分析平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P2P网贷平台从2006年5月开始起步,截至到2016年7月底,共有2 281家网贷平台运营.运营模式有纯线上、债权转让等.该平台存在流动性、信用性、操作性和法律性风险.加强管控要明确网络借贷的性质、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落实监管政策和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要不断加强网络技术、投资人和网贷平台的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确保P2P网贷平台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P2P网贷平台的数量迅速增加,而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前,P2P网贷平台暴露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应运而生的网贷评级机构的运营原理,评级指标,公信力也在遭受颇多的争议。文章对目前我国的P2P网贷平台评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就网贷评级中的相关问题从网贷评级监管主体、评级指标以及评级公信力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谢雪梅  许悦 《科技和产业》2016,(12):163-168
以人人贷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写程序抓取实际交易数据,构建了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的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决策模型,以研究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该模型对13684条样本进行了是否满标的预测,其综合预测率为97%。实证结果表明,P2P平台上的借款信息对投资决策行为及是否能成功借贷的影响十分显著——利率、年龄、婚姻状态、学历、信用等级以及逾期次数与满标成功率呈正相关关系;金额、期限、申请借贷笔数与满标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在中国经济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随着P2P网贷平台的问世,打破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中的垄断地位。但P2P网贷平台这个新生生命在银行面前还过于稚嫩,为了提升自己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P2P网贷平台仍需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文章从P2P网贷平台业务以及银行业务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P2P网贷平台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从而针对P2P网贷平台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P2P网贷平台对于银行业务在贷款业务、理财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方面已经造成了影响。但若要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那么P2P网贷平台就需要拓宽业务范围,向海外市场进军,同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才能使P2P网贷平台能在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份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