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孙金水 《审计月刊》2005,(11):12-13
信息经济学是非对称信息博弈论在经济学上的应用,这里,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的是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因为信息经济学研究会么是非对称情况下的最优交易契约,故又称为契约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经济学更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2.
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假设上的新财务理论,认为财务是现金、信息和契约的函数,由此建立了新财务理论的一般模型,实现了从对传统财务理论批判到新财务理论构的突破主流财务理论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之上,建立新的财务理论必须选择新的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循着经济学发展的轨迹,根据中国市场经济不成熟的国情,我们选择在新制度经济学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冉秋红  李晶 《湖北审计》2003,(12):26-26
“代理理论”是由科斯开创的现代契约经济学领域星的一个重要理论。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个人间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代理关系就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一个或多个人(委托)雇佣另一个人(代理人)为他们进行某种商业活动,并把某些决策权交给这个代理人。由于代理理论着眼于认识和解决代理问题,以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因而成为以保护股东(委托人)利益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科层组织中信息不对称、目标不一致以及契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预算松弛问题产生的经济学根源,最后得出结论:预算松弛与信息不对称及企业规模呈正相关,与各级的风险偏好和下级最大努力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公司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 1.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结合体,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哈特等人直接提出了企业合约不完备的论点,将契约规定外的权力即剩余权力称之为剩余控制权,而且把剩余控制权定义为所有权。“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就推导出了控制权”,而完全契约理论却忽视了“控制权”、“权利”等范畴,这些恰恰是企业问题当中的关键所在。委托代理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存在个人相互抵触的利益冲突的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松 《现代管理科学》2005,59(8):107-109
协调经理和股东、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是企业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治理属性的理论述评,运用契约理论,剖析了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内在治理属性,并阐明了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财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的。现代西方财务理论与资本市场血脉相连,其发展都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归纳了对财务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七大经济学基础理论,即:经济人假设、效用理论、选择理论、均衡分析方法、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  相似文献   

8.
王木 《财会月刊》2006,(1):52-53
现代西方财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的.现代西方财务理论与资本市场血脉相连,其发展都立足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本文主要归纳了对财务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七大经济学基础理论,即:经济人假设、效用理论、选择理论、均衡分析方法、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  相似文献   

9.
盈余管理现象在理论界、实务界都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及企业盈余管理与企业契约的交互作用,指出企业盈余管理活动是契约不完备的必然结果。并通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契约关系,为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中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理论支撑 委托代理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代理人。由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很容易得出:由于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两个行为主体,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会存在两个不同的目标函数,这正是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会计演进与经济发展始终是一种互动式的关系。从会计理论的发展史来看.会计理论已经和正在受到经济学理论的巨大影响.经济学理论对会计学研究的支撑加深了会计研究的深度.会计学研究对经济理论的应用也拓宽了会计研究的广度。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以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成为西方经济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新制度经济学不但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及颇有价值的方法.同时也对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契约经济学、代理理论、产权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等经济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计研究领域.大大丰富了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龚丽 《财会通讯》2011,(11):124-126
本文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达成的契约。契约利益相关者能否有权参与企业的剩余分享,经济学的契约理论、产权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将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强大的经济学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对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模型化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一个不完全契约以实现股东期望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契约理论的发展是主流经济学理论近几十年来最大的突破之一,它为人们认识市场体制,特别是企业组织制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得有关制度问题的研究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开创的“企业契约理论”,其要义包括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备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所有权(主要体现为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安排。  相似文献   

15.
企业采取怎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优的?企业能否通过改变负债与权益结构的比率改变其有价证券的市场价值?这些问题均是企业融资决策中的关键。企业融资包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等多种方式。不同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市场价值、融资成本、产权分配以及治理结构等均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融资理论又称为融资结构理论,从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到作为现代融资理论基石的MM定理,再到融资优序理论,激励理论以及控制权理论等,分别对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发展,从非对称信息角度分析企业融资问题更是独树一帜,获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影响一般企业的融资结构决策的主要因素入手,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最佳的融资结构的决策,按照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对高科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融资结构决策提出优化对策。一、现代融资结构理论综述1.无代理问题与信息不对称的融资结构理论。(1)不相关理论。即资本市场完善的条件下——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回顾经典融资理论的基础上,引用交易成本、信息成本、治理成本等经济学发展中新的成本概念,分析了股权融资和长期债权融资各自具备的相对成本优势,探讨了长期融资方式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并提出了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价值均衡观,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并提出了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价值均衡观,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刘大帅  孙刚 《价值工程》2006,25(3):65-67
盈余管理现象在理论界、实务界都受到广泛关注。而盈余管理是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运用契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契约关系,为提高企业盈余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