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小平 《大经贸》2008,(12):51-51
广东省第五届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山洽会”)11月13至14日在湛江市举行。本届“山洽会”首次在粤西城市举办,展会规模、展示水平、签约项目数量皆为历届之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双转移”战略决策的重大成果。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指出,作为粤西经济大市的湛江,要以第五届“山洽会”的召开为契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广东省各地市、区域2000年-2017年经济联系强度值,分析其区域经济联系的演变趋势和特征.结果显示:各地市经济联系总强度持续上升,广州地区经济联系紧密,经济集聚和辐射力最强.粤东地区经济联系强度较小,先发优势较强,后期发展力度不够.粤西和粤北山区经济联系强度弱,后发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1—202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熵权法测度各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具有空间依赖性,局部上表现为空间集聚,数字普惠金融和协调发展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总体上对本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邻近城市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促进作用较显著,但对粤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取7个有代表性的金融指标,构建了区域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0年广东省各区域的金融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金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珠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相对较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均衡已经制约了广东省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在区域间合理配置,完善金融市场与监管体系,集聚金融人才,完善基础设施等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合作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可以考虑在高等学校增开合作经济专业或开办合作经济培训学校,以满足中国广大农民对合作经济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及完善改造社区性股份合作制等建议,同时还指出广东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点区域应该是粤北、粤西、粤东等沿海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部分农业乡镇。  相似文献   

7.
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层.期肄,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总部经济发展与珠三角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分析产业集群与中心城市总部之间关系,针对“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特点和面,溢的问题,提出发展中心城市总部经济,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辛星  吕拉昌 《现代商业》2012,(3):196-198
本文将尝试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广东省的各偏离分量对广东省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2000—2009年广东21个地级市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等数据(均按可比价计),经过建模计算得出结果,进而分析得出广东省各市发展不平衡原因,以期为广东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意味着协调统一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议题。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基于灰色动态关联度模型对吉林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规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在政府的相关制度安排下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期望为吉林省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予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极差与极商、变异系数、Theil系数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1992~2009年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1992年以来,各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额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在波动中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离散系数平缓上升;省内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先上升后下降,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略强于区域间差异,且西翼地区内部差异对全省总体差异的影响最大,珠三角区域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区域分工理念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有效促进辽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健全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与应用区域智力资本,构建人才流动信息网;发展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创造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发展农村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实施新型产业发展战略,发展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是区域空间调控政策的基础,受到区域交易环境和企业生产指向特征的影响,区域交易环境由软交易成本和硬交易成本构成,企业生产指向类型则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为基础。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在迁移选址时,在空间上和时序上存在首先在过渡区然后迁移到边缘区的趋势,因此,当前广东以边缘区作为产业转移空间调控的重点地区是值得商榷的,空间调控的重点应在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层面数据,本文研究了外资区位选择因素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早期阶段,优惠的引资政策、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对于三大经济圈吸收FDI都有决定作用。近年来,政策的优惠已经不是决定这三大经济圈吸收外资的主要因素,集聚效应和基础设施,尤其是邮电通讯设施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用地成本过高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三大经济圈外资流入。研究还发现: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外资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珠三角地区依旧是劳动密集型外资占主导。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城市贸易增长的空间联动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数据,借助于偏离-份额分析的空间扩展模型,对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的城市贸易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普遍存在贸易商品销售同构现象,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动作用总体上并不明显;但上海、广州、深圳对周边城市的空间辐射作用比较突出,上海和广州分别承担着周边城市进口港的职能,深圳扮演着境内对香港出口通道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Zhongshan's urban environment is very beautiful, and has won the titles: "State Sanitation City" "Advanced Unit of the Nationwide City Plan and Admin-istration" "Nationwide Garden City" "Nationwide Environment-Protection Model City" "China's Outstanding Tourism City" in 1997, it was granted by the UN of the "Human Residence Award"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竞争力优势正在受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强有力的挑战.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37个行业的22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给出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因子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排名,从而对珠江三角洲各行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科学评价,对制定科学的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四大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区域间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西两翼和山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但与珠三角的差距不见缩小,反而日益扩大。文章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为此山区与东西两翼必须采取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十一五"新增长区域的战略机遇,与"长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可以找出影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三地实际的发展要求出发,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加大合作力度,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和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力强的产业布局;改变"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经济一体化,带动中小城市乃至县域经济,实现京津冀区域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自身的动态演化路径是逻辑自洽的,当前泛珠三角地区存在的次区域跨边界经济合作现象,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过渡战略。在正视区域发展落差与借助比较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泛珠三角整合的外源性动力是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考察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成本收益的分配日益成为双方推进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