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新型生物农药绿色环保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是现代农业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农业高技术领域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农药和化肥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仅食品中农药检出率就高达90%以上。因此,研究和开发绿色农业生物制品是确保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2015,(4):56
在本届展览会上,协会第一次举办了"食品界院士论坛",特邀我国食品界的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朱蓓薇,以及美国营养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李兆萍博士,就我国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界的挑战、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食品工业与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的新挑战以及营养肠道菌群等课题进行了详尽阐述,与业内人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 毒胶囊,塑化剂,速成鸡……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开始,为了配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实时报道我国生物产业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我刊采访小组针对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促进计划”)实施的最新进展,走访了包括中科院湖州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过程所、中科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等多家单位,并对部分合作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2012年两会前夕,带着两个多月的收获,我们专访了中科院张业平副院长,并随后专访了中科院生物局张知彬局长.  相似文献   

5.
中央1号文件开篇即提到"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其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着意提出,这也是首次在1号文件中单独将食品工作列出,足见政府对食品产业发展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逐年上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业生态系统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薄膜、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染等农业内外源污染日益突出,只有倡导绿色消费、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无公害绿色食品,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山东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大省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为解决中国几千年来困扰社会的温饱问题作出了的巨大贡献,但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严峻。文章研究了生态化现代农业相关概念与中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则,并以西北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用大农业系统的观念发展农业,重塑农业有机养份循环系统,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加强重视食品安全管理,重视对传统农业中积淀的农学精华的挖掘和发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8.
绿色农业是当前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等特点.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对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种种误区,诸如机械理解绿色农业,绿色农业就是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农业;重生产轻销售,以为农业一"绿"就灵;违背农民意愿,强制农民发展绿色农业;脱离实际,主观臆断,搞"一刀切",等等.必须纠正这些片面与错误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0.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在农业哲学思想、农学理论和技术实践及其农业政策思想上存在明显分野,在实践上表现为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殊异。农业社会学从多功能角度揭示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本质和区别。生态高值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借鉴和超越,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步入20世纪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刺激了食品生产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但是"毒姜问题"、"问题羊肉卷"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惹得食品界风生水起,热闹不堪。而这一次次挑战我们人民大众对食品安全容忍的底线。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如今大面积的食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食品安全的现状,成因,对策进行一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12.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故接二连三、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不确定性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而引起的食品贸易纠纷不断.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其农产品结构的互补性、运输保鲜的便利性以及我国产品价格上的比较优势,日本已经连续14年成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06年5月29日日本开始执行"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是日本政府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这项制度的实施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福州市餐饮消费者为对象,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认知度和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非常担忧食材中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使用不新鲜、伪劣的食材,违规添加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风险因素,餐饮消费者的整体满意度偏低,餐饮业食品安全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餐饮企业应严格履行依法经营的各项要求,加强诚信服务和食品安全管理,政府部门应当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的主导地位,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提升消费者安全感,促进餐饮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2010—2019年共10年的9 314起食品安全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NLPIR大数据语义智能分析平台进行词频统计和高频词提取,基于高频词提炼食品安全风险因素,探讨风险产生原因和后果,进而分析风险因素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样,总体上呈现人源性风险因素突出的态势。"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假冒伪劣"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是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女士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食品安全是她关注的头等大事.李女士有一个习惯,每次去超市购物时,都会仔细查看标签上面的配料表.只要是配料表上有食品添加剂的,李女士都会‘退避三舍’.其实李女士并不能看懂标签上所标的各种成分,更谈不上了解."在我们身边,像李女士这样对于食品添加剂不甚了了、却谈"添"色变的人并不在少数.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食品学院教授孙宝国看来,面对食品添加剂,国人丝毫不必如此紧张.事实上,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这种不分清红皂白都一棍子打死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制约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确保食品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2008年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导火索,食品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对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食品企业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我国食品大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对此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时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进 《企业家天地》2009,(5):168-168
在"毒牛奶"、"毒方便面"陆续被曝光的今天,人们对每日不可或缺的自来水的疑虑和担心也在加剧;我们喝的自来水安全吗?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并非多余.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水源饱受生物污染、无机污染、有机污染的今天,全国城市供水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危险正在日益集聚.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耕地减少、淡水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问题,农业也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九节一减",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性等环保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老话叫"病从口入",可是近几年来这句话却逐渐变为"毒从口入",从假酒毒奶粉到地沟油染色馒头,面对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人心不仅惶惶,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背后一个巨大黑洞的恐惧: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放心安心的吃,为什么维持生命的食品会露出狰狞的面孔对我们的健康虎视眈眈?这个问题的源头,究竟在何方?对于这个问题,源头究竟在于食品本身还是人为因素,最后该如何改善,本文进行了一些观点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