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凭借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优势成为工业强国。这四个国家的装备制造业由于演化路径不同,因而四国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升级模式,在竞争力提升方面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在装备制造业方面总产值较高,但是关键技术上较上述四国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借鉴美、日、韩、德四国在装备制造业上的不同经验,有利于畅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我国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能源依赖"特征,制造业的发展也表现出其"能源高耗"的特点,高能耗已成为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研究发展低碳经济对降低制造业成本、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制造业振兴战略是2008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新举措,其实施10多年来对中国高端制造业产生持续性影响。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振兴战略的制度背景,并从抑制论和机遇论视角分析了该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由此,本文强调,在发达国家制造业振兴战略延续及发酵过程中,中国高端制造企业要重视内部治理与能力变革、东道国区位优势开发的重要性,以期不断完善中国高端制造业创新实践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联合国统计署的进出口数据对2004年到2012年的进出口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制造业的TC指数值,度量制造业的竞争力,得出关于36个产业形成的4种不同特征的变化趋势的结论分析。另外,根据要素密集度不同分成4种产业,计算出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最后,本文根据数据和图表结果分析总结原因,提出相应的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进入21世纪,我国主要工业制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集中表现在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但是工业制品生产效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中日两国的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强对我国工业制品竞争力现实状况的认识,以更好地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市场,已经离不开制造业对我国市场的贡献。然而,在大多数市场上,制造业呈现经济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特点。针对这种状况,本文首先对制造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效率进行了研究,然后从这两方面入手,给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改进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核心竞争力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结合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该注意之处,以期对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我国主要工业制品的生产能力和产量继续快速增长,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集中表现在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但是工业制品生产效率、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中日两国的制造业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加强对我国工业制品竞争力现实状况的认识,以更好地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核心竞争力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结合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制造业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该注意之处,以期对欲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崛起,技术创新已成为每个国家乃至企业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由之路。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浙江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在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和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对浙江省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依据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3)
本文主要是研究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写作意义,在分析以往文献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于中国出口竞争力,关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文献综述基础上,总结出出口竞争力的评价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指标体系,为文章写作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节节攀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逐渐暴露出来,文章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探求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对此,文章选取14个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2003—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来表示融合度,运用动态GMM方法来实证分析产业融合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融合度对制造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因此本文认为产业融合可以为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江门市正处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找到江门市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而提出提升江门市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若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品牌质量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7.
首先构建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评价面,涵盖18个指标;紧接着利用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对苏州2006~2008年度的制造业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最后纵向对比分析指标变动情况,得出苏州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逐年递增及核心竞争力逐渐加强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19.
王笃程 《商》2014,(2):305-3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也日益强大,但是,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不断增加的制造能力,更关键的是要依靠制造业的研发。通过制造业战略重点和战略支点的分析,探讨出制造业竞争力的决定问题,在相关理论方面进行一个某些程度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增长质量保持了稳步提升的势头。根据对全国25万多家制造业企业相关数据的测算,2010年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2.57,与2009年相比提高了0.43。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