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尔系数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思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它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起,黑龙江省物价出现了始料不及的大幅上扬,且通胀呈逐步加速之势,这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全面了解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以及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状况,进而为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近日我们与国家统计局黑龙江省调查总队配合,在全省13个地级市和4个县级市选取了1500户城镇家庭,开展了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通胀尤其是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城镇居民消费重心越来越向食品等基本生活支出转移;  相似文献   

4.
在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现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精算技术,分析在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基本生活前提下,如何确定一个适度的缴费水平和替代率下限水平,以此来解决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中存在的问题。适度缴费水平的确定确定原则:在缴纳养老保险费期间,要满足灵活就业人员消费支出(指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现金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中国的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自然灾害等供给冲击造成的,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中期来看,需求压力的作用更为重要。这说明,即使非食品价格上涨仍是温和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作出政策反应。同时,我们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尚未对非食品价格上涨造成明显的"二轮效应"。特别是,尽管食品价格上涨已经推高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但尚未成为工资上涨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从中期来看,随着工人在工资设定中议价权的增大,这种状况可能会改变。  相似文献   

6.
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消费支出正逐年增高,在一些大学生中超前消费热潮悄然兴起。向别人借钱不是因为生活难以维持,而是为了满足其它方面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韩城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与支出预期特征是,消费倾向稳中趋降,储蓄意愿稳中有升;居民消费心态稳定;即期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未来支出预期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消费意向不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仍显偏低;收入差距较大;未来消费预期不确定,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削弱。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镇居民小额保险制度;鼓励和推行新的消费方式,提升居民消费品位;拓展消费信贷,促使消费增长应成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虽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依然是局部的,但是泡沫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我们复查的12个城市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在2006年初依然略大于1,但这一比率比2005年初上升了11%,表明房地产的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某些2005年初房价泡沫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如杭州和上海)的购房资金成杉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继续攀升,买房越来越不如租房。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去年明显小于1的城市中,这一比率一年之内大幅上升(如北京、苏州、沈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说明房地产“泡沫”正在向这些地区蔓延。前瞻地看,我们认为2006年政府出台全国性的新政策抑制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按揭贷款利率将保持不变,政府可能力图加强现有税收政策的执行力度抑制短期炒作、鼓励自住,以期拉动相关消费。我们判断除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之外,2006年房地产价格仍将继续上涨。购房资金成杉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将继续攀升。上海地区的住宅价格将继续下跌,而北京和珠三角地区房价仍将上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分析家庭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债务积累和财务杠杆率上升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总支出和住房支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住房支出对日常生活消费产生了挤出效应。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拥有住房产权的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其财务杠杆率上升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无住房产权家庭、高收入家庭的财务杠杆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住房支出在家庭财务杠杆率增加消费总支出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而举债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在家庭财务杆杆率反向影响日常生活开支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遮掩效应。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合理控制家庭部门财务杠杆率的上升,谨防债务过度积累给家庭和社会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房住不炒”政策,缓解居民购房支出压力;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充分发挥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城乡居民养老金是农村老年人的重要收入来源。本文选取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以及医疗保健五大消费支出,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苏州市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成本进行测算,探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居民的保障效果。测算数据表明,城乡居民养老金低于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成本。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的原因并提供建议。应根据收入确立缴费档次,完善缴费激励机制;引导居民提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明确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调整机制;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1.
现今,行政职务消费“大锅饭”中隐藏的腐败问题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本人就此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当前,促进农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是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岚县当前农村消费状况、特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差异、制约因素等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T-检验,考察2010年至今我国消费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并借助非均衡增长模型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至今我国消费价格上涨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远大于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该现象的形成与我国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非同步提高有关,并且是一种长期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但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支撑力度不足,需要加以引导。一是规范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切实调节收入差距;二是培植居民消费的主导产品;三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居民健康的消费心态。  相似文献   

15.
何瑞 《证券导刊》2011,(15):54-57
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十二五”扩大内需、个税调整和收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必将对消费市场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分析人士认为,A股中与“大消费”概念相关的板块必然会日趋活跃,这一投资主题将会贯穿2011全年。本期我们精选了家电零售、旅游酒店、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五类与“大消费”相关的个股,并进行了简要的点评,仅供投资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保持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稳定、高效提供,需要对各级政府的职责尽可能加以明细,即使不能直接明确、需要不同层级政府共享的领域,也要尽量细化以便明确划分。尽量减少交叉和重叠,以便明确责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改革完善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要在适当调整行政层级设置的基础上,适当上移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重心,合理设定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比例,适当减少县乡政府的支出责任,将公共服务的支出重心适当向省和中央上移,让省级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与财力状况和权力分配基本适应的公共服务管理与支出责任安排格局。  相似文献   

17.
陈右东 《理财》2005,(10):94-94
尽管我们为生活制订了详细的支出计划并严格执行了计划,但在实际中生活中,我们却经常会超支。  相似文献   

18.
说起德国,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啤酒、黑面包,还有汽车、哲学家……的确,德国是一个食品消费大国,按总人口8100万计算,每年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为3096马克。德国不仅是一个食品进口大国,也是一个食品出口大国。而提起其食品安全,德国人总是满脸自豪,他们对食品安全的严格管理被誉为是“建立在检查之上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消费券可以救助贫困者,但并不能作为启动内需的杠杆。政府发放消费券后,一种情形是,很多人把消费券换成现金存储起来,催生了一个相当发达的消费券兑换市场。消费券中会有相当部分变成现金,而并不被用于消费。另一种情形是,家庭会按照政府的设想用消费券消费,但又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现金支出,民众总体的消费支出并无增加。这两种情形,都不可能在正常的消费支出之外新增消费,启动内需也无从谈起。因此,要刺激消费,必须增强公众的信心。这只有通过对某些体制的良性变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0.
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稳定和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研究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因素,对扩大内需和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内需不足以及近年来城镇消费倾向不高的状况,指出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过去3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