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富新 《金卡工程》2008,12(11):44-44
司法对仲裁的监督问题,我国实行的是"双轨制",国内和涉外案件不同处理.本文着重探讨"双轨制"下重新仲裁制度的现状及价值、启动事由、审理范围做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翟珂 《金卡工程》2010,14(6):146-146
司法中,价值判断是无处不在的。特别是当法官遇到疑难案件时,其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使判决的客观与公正就难以得到保障,法律方法论的失灵往往让我们不得不求诸于法官的自由价值裁量。本文就从司法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洛克纳诉纽约州案一向被认为是美国宪法史上最糟糕的案件之一。然而近几十年来,一个不同的洛克纳案正渐渐呈现出来。洛克纳案的多数意见是一份相当规范的普通法判决,并不存在根据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断案的问题。而且,也很难简单地认为洛克纳案违背了塞耶提炼出的“明显违宪”标准。至于司法篡权则更是无从谈起。正当程序条款的司法适用带来了对立法内容的合理性和恰当性的审查,因此司法案件的最终结果就只能诉诸每个大法官对利益的权衡,“搞定五票即可为所欲为”。这就极大地动摇了传统上的立法和司法的区分,“明显违宪”标准的衰落和“司法能动主义”的兴起乃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司法诚信会影响到金融案件的胜诉率与胜诉案件的执行率,而金融债权案件的胜诉率与执行率又会影响到信贷增长,因此,信贷增长成为一个可以衡量司法诚信的外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何伟 《上海保险》2018,(11):47-50
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在先判例不是类似案件或相同案件处理的依据,除非在先判例系最高院的指导性案例(截至2018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了十八批共96个指导性案例,供各级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法律体系风格迥异,再加上法官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同案不同判”问题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较为突出,不论是民商事案件,还是行政和刑事案件,都客观存在“同案不同判”问题。同一个当事人,对于案件事实相似、争议焦点相同的两个诉讼案件,却收到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一个胜诉,一个败诉,可想而知这将极大伤害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感,极大影响法院裁判的公正和权威。笔者律师团队长期代理保险诉讼案件,发现不同地区法院甚至同一法院对于保险诉讼案件同样存在着大量“同案不同判”现象,故特作此文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文霞 《金卡工程》2010,14(7):123-123
中国古代司法呈现出非逻辑性特点,这与当时的官员的知识背景及其判案的伦理属性有关,当然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古代中国的宗法制小农经济。本文通过对司法传统非逻辑性这一特点及其有关成因的粗略阐述,以期对我国当前司法改革中加强判决的说理性及法官专业化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4年11月30日,美国第十巡回上诉法院三名法官做出裁决,认定一名犹他州联邦法官做出的关于某报社35.55亿美元的评估结论有效的判决无效.上诉法院裁定该案件发回美国地区法官斯图尔特(Ted Stewart)重审.  相似文献   

8.
王晓丹 《金卡工程》2009,13(6):138-13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分别签订了双边司法协助条约.①然而,历经10年的司法实践,条约相关规定已难以适应当前需求,加上双边条约本身固有缺陷,使得我国与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在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问题上陷入了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对此,笔者认为,应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缔结多边条约并赋予其强制力,统一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制度.  相似文献   

9.
价值评估是商标权质押融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商标权权属的不稳定性和不确性,造成了商标权内在价值定量与固化的困难,商标权价值蕴含和体现着企业的整体价值,使之在量化中难以与企业经营价值相区分,其价值评估不同于专利权、著作权,但目前缺少专门的评估操作规则.解决商标权价值评估困难,有必要重构知识产权价值原理的基础理论,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制度和商标权价值实现的交易环节等.  相似文献   

10.
周钦逢 《时代金融》2012,(35):186-187
关于公司是否可以成为内幕交易罪的行为主体,长久以来理论与实务界一直都有争议,对此问题,我国台湾地区于实务界中也有过一段时间摇摆不定的争论,经常将公司与执行业务的自然人交易混淆,导致论罪判刑的推论不正确。惟近年来,内幕交易案件的判决较多,经过多方案件讨论及逻辑推论,台湾地区的司法实务就此问题的意见已归于统一,认为公司得为内幕交易的行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