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闫艳  顾俊怡 《金卡工程》2010,14(6):97-97
必须严格审查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过程中主体是否适格,严格审查电子证据的来源。对刑事电子证据的法庭举证,应当立足我国现有的诉讼规则,充分重视刑事电子证据的特性,在现有的或可预期达到的设备条件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门盈 《金卡工程》2009,13(12):30-31
电子证据在现代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电子证据的多媒体性、易修改性等特点,使其可以多种形式在法庭上出示,这就为审查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电子证据的出示必须遵循法定诉讼程序。基于此,分析电子证据的独有特征,比较其与一般证据的差别成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并完善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从而达到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保证网络时代诉讼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李帅 《金卡工程》2009,13(12):109-10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在如今一些案件中,证据的形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夫妻一方收集配偶与第三者的证据时,如何采集双方的QQ交流信息的调查取证等。电子证据以完全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表现方式,成为了一种新型证据。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这类证据的规定尚不完善,导致实践中法院对这类证据的认定不一,那么如何合法收集这类证据,且能够被法院采信,就极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吴坚 《金卡工程》2010,14(1):55-56
民事诉讼离不开证据,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本文从通过设立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意义和必要性、我国庭前证据交换的立法现状和实践现状、我国庭前证据交换操作的具体内容等方面来论述民事诉讼中的庭前证据交换规则。  相似文献   

5.
吕辉 《金卡工程》2010,14(10):171-172
证据失权制度规定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4月1日实施以来,一直面临较大阻力,实践表明由于我国现阶段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较差,逾期提交证据的情况非常普遍,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没有严格执行,学界也开始出现相反呼声。笔者认为应当改革我国的举证释明制度作为贯彻证据失权制度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石尧 《金卡工程》2009,13(12):47-48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与计算机、互联网有关的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如盗窃网络虚拟财产、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非法拦截计算机数据等;很多传统的犯罪也会通过高科技手段实施,如利用网络盗取银行账户信息进行盗窃,利用网络群发信息进行诈骗等,使传统法律各个领域都受到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证据问题日益增多,成为立法、司法实践中的难题。而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法律定位成为研究证据新的领域各种现象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果对电子证据进行了错误或不明确的定位势必将阻碍我国整个证据法领域以及对计算机及互联网相关犯罪领域(包括理论与实务)的健全发展。因此,对电子证据进行合理的法律定位势在必行,其包括电子证据的证据的概念定位、电子证据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定位以及电子证据的证据形式定位。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在诉讼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案件判决的结果.本文对现行民诉法中“谁主张谁举证”问题、举证责任倒置问题和法院对证据的调查和收集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三种举证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互补,有利于查明事实真相.同时也对这三种举证方式的不足和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得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8.
贵静 《金卡工程》2009,13(11):112-112
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是明确一个具体的诉讼案件由谁就何种事实负举证责任,以及在争议的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谁应当承受不利的诉讼后果。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对举证责任的分配有着不同的规定。本文试从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刘侃 《金卡工程》2010,14(1):119-119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电子数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电子数据有关的违法犯罪案件的数量也相应增多。然而,电子数据与传统证据差别很大。对它进行取证的方法和措施也不尽相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措施会涉及公民权利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电子证据的取证特点分析起,深入侦查效率与公正的本质,探讨电子证据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周宁 《金卡工程》2009,13(6):65-65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奉行的是随时举证主义,当事人在诉讼任何阶段和任何时候均可以主张新的事实和提出新的证据,甚至在诉讼终结之后都有权提出新的证据,引起再审程序的发生。直到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才结束了我国实行多年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但《证据规定》关于举证时限的规定仍存在不足及缺陷,为此有必要为对我国举证时限制度作出反思。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进了法律正义理念的树立,体现了我国开始强调程序公正的立法趋势,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只有综合考量整个诉讼机制,制定出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才能切实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子证据是一种新型的证据形式。本文结合《刑八修正案》将电子证据作为法定的证据种类的规定的前提下,谈谈对电子证据含义及其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新星 《金卡工程》2009,13(4):20-21
非法取得的证据,能否在法庭上作为证据提出,能否作为对被告人定罪的根据,是刑事诉讼中最易发生价值冲突的问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采取与否,采取的程度如何是证据法学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间发生价值衡量时的重要体,因此,有必要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博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戈金梁 《金卡工程》2009,13(11):110-110
非法证据应如何排除是刑事诉讼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分析了在我国建立非法证据规则需要正视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确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林雯 《金卡工程》2010,14(8):52-5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自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后,迅速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联合机构所采纳。然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理论界却备受争议。批评者认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后果是放纵了一些犯罪的人,这些犯罪的人因为警察的的错误逃避了处罚,从而逍遥法外。更多的人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持赞誉的态度,这一规则对于保护人权,维护法律的权威、阻止警察的违法行为,发扬执法道德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试从非法证据的概念和排除规则入手,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在构建中的矛盾对立及其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应用,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证券为代表的网络金融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金融活动中电子证据已经大量地出现.本文立足网络金融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控制要素,对网络金融电子证据的概念、电子证据效力的法律认证、电子证据的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法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昊 《金卡工程》2009,13(12):69-7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证据规则,虽各国的具体规定不一,但究其法理根基,则不外乎虚假排除理论,人权保障理论及违法控制理论。同时我们要注意平衡其与控制犯罪,查明犯罪事实的法律诉求。  相似文献   

18.
崔宾 《金卡工程》2009,13(3):54-54
电子证据是计算机技术出现及发展以后产生的一种新型证据类型,在电子技术出现以前没有电子证据的概念。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使用,通过电子设备和电子技术产生、存储的电子信息逐渐向社会生产生活渗透。本文试图从理清基础关系入手,对电子证据的基础脉络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电子证据在诉讼案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关乎电子证据的证明价位,是运用电子证据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因素,对此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电子证据的涵义出发,重点介绍了电子证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罗浩恺 《金卡工程》2009,13(1):17-18
伴随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普及、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与电子数据信息载体相关的诉讼问题的逐步产生并且向传统证据法理论提出挑战。主要存在于"虚拟世界"的电子信息有其区别于传统证据理念的特殊性,电子信息的证据存在形式亦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论。但目前关于电子数据信息存在形式的证据地位的研究还大多停留传统证据工具论层面,难免囿于传统的法律思维方式条框之内,而作为现代高科技伴生物的电子信息载体,以信息载体论为基点对电子数据信息载体的证据地位加以分析研究,似乎更便于理清对于电子证据地位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