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姣 《魅力中国》2009,(12):87-88
当代社会是一个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代,草根文化最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也正日益兴起。草根文化的盛行既为当代审美文化注入了活力,也引发许多问题。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和创造者,其审美价值观深受草根文化影响,且这种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的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在草根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和改变,这也为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草根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进行解读,并提出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李晓旭 《魅力中国》2011,(5):294-294
中国油画与中华文化相互融合经历了百年的探索和发展,呈现出特有的东方气质和人文之美,其中“意象油画”的审美表达成为当下油画多元化中重要的发展形式之一,是一种诗意化的美术表达。本文论述了对中国当代油画审美的几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 ,包括科技和人文两部分。他们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可如今高等教育的现实却是 ,科学技术日益受到崇拜 ,而人文素质教育则逐渐疏离。在更加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 ,大学教育不应是科技与人文的分离 ,而应是二者的渐趋融合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与限度 ,关注和营造人情化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20世纪后期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它们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和深度追求构成巨大消解。当代文化趋向于从意识形态的等级转向世俗消费的民主、从精英掌控的审美标准转向动态选择的个人趣味。但是,肯定物质欲求的合理性与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艺术与文化作品除了用作世俗消费外,还具有更深层的伦理层面的追求,具有超越现实、展示可能存在的需要。当代文化视野的急遽扩展带来预想不到的审美不适、价值混乱等文化恶果,加剧了多元现代性本已复杂的程度,增加了文化价值判断的难度。在此起彼伏的“终结论”相继登场之后,我们需要一种既能摆脱正襟危坐的高谈阔论,又能超越玩世不恭的无厘头戏说的,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真切踏实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5.
牛翊 《中国城市经济》2011,(17):203-204
建筑,作为一种美的文化观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不同的风俗文化、时代背景、社会类别等等,都会导致人们对于建筑美的不同认识,但人类的审美活动总存在客观的内在准则,它控制着人类审美认知的全过程。因此,对当代建筑审美准则的探究无疑对人类不断追求与创造建筑美及建筑功能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和市场经济对效益的追求,使大学生在审美方面出现审美观的错乱,审美知识、能力的偏低和审美趋向的偏离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有构建合理的美育课程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美育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作为晚唐大家,无题诗是他独创的抒情诗体。李商隐无题诗歌的审美意象中的人文意象包括了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的创造物和人的虚构物意象。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分析当今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认为要在医学教育中重建与提升人文教育,必须修正理念、强化意识、提高人文学科教育质量、密切人文与医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科学人文素质对于他们自身发展极其重要,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在科学人文素质方面存在欠缺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割裂,需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趣味主义”和“生活的艺术化”的观点让他的具有超越性的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广的历史意义。而他的这种观点与主导当代设计的审美价值有着近乎“孪生兄弟”般的关系,人们在探寻当代设计审美价值的同时实则就是在寻找趣味的存在,当代设计也必然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趣味主体。这让如今的设计师能更清晰得看到当代设计应该前往的方向以及掌握到途中应该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甘青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制度创新、组织重构,必须坚持从民族文化的背景进行考虑,只要将视角落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以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为前提,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扶贫战略,从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甘青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制度创新、组织重构,必须坚持从民族文化的背景进行考虑,只要将视角落在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以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为前提,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扶贫战略,从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的新阶段,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它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有效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对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主义内涵的深刻揭示,证明人是一切理论思考和实践行为的价值原点与绝对基础,离开了人的这一核心,任何发展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业态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迎合了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徽州文化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徽州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黟县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开展研学旅行的理想环境。本文在介绍黟县研学旅行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黟县研学旅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做好五方面的工作: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握舆论工作的正确导向,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本领;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文化利益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文化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产生冲击,拓展和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立;推进中华文化圈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关东文化也是如此。由历史地理学视野分析东北的自然地理特点和多民族的历史变迁与关内汉民族的互动,探讨关东文化的形成过程。小说和电视剧《闯关东》没有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的“闯关东”,对讨论和理解关东文化有严重误导。  相似文献   

19.
在华文文学的语境里,建构在象形文字、节庆风俗等基础上的文化中国,既成为华人文化乡愁的指南针,又凭借其宏观的视野,以及超越了国家、民族主义的特殊文化属性,成为凝聚华人族群意识和文化心理的乌托邦。强调"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的特征,更容易从更高的层面来整合华人文化,从而以"对话”的模式,参与到世界文化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当代和平问题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要准确完整地加以把握,以指导我们认清霸权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政治图谋.我们要充分利用在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发生世界战争的机遇,加快发展,以增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