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正杰  宋华 《发展》2012,(7):74-77
2012年启动的政策性马铃薯保险不仅标志着甘肃省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规模和影响的马铃薯产业进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之中,也标志着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来说,抓住机遇,主要通过模式、机制创新,解决参与率和服务水平两大问题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作为甘肃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主要支持手段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闭环、辐射体系中亦体现出存在必要性.保费收入、赔付率、农保密度和深度等指标值的上升态势反映出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获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仍存在受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制约和供给力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继续做好财政补贴、需求提升和供给增强等方面的工作,从而为推动全省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主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勇 《浙江经济》2011,(20):52-52
新昌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分别开始于2006年和2008年。截止到2011年9月,两项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123万元提高到925.09万元,累计涉险理赔达2443件,理赔金额及业务相关等支出达1100多万元。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增长较快,2008年保费收入仅为39.2万元,2010年达89.2万元,到2011年9月已实现138.67万元;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历年的参保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4.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基础性和政策性,所以农业保险必然是政策性的;由于政府支持的缺乏,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终结和失败;因此,要借鉴别国经验,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这就要求建立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实行农业保险运行的“三个结合”即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农业险和农村险相结合、支持农户和支持保险公司相结合,走政府主导和商业运营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6.
2004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方向,即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由政府补贴农业保险保费,以此来激励我国农业保险加快发展。目前,比较成功的有四种模式,本文分析研究了这些农业保险模式,以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行业,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是世界上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政府财政支持下,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构建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是使农业灾害损失在时间、地域和险种之间得以分散的主要手段,能减少农民因灾返贫的概率,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喀则地区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当地农牧业和农牧民承担着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政策性农(牧)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稳定农牧业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认真回顾其开办历程对未来发展之路进行展望,对确保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全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为了解陕西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下简称农业保险)开展情况,陕西调查总队在宝鸡、榆林、铜川等12个市县,通过走访政府管理部门,与保险机构、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座谈交流、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农业保险种类逐年丰富、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已保农户参保积极,但是也存在保险覆盖率较低、市县财政配套难、宣传工作不到位、保险赔付金额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颖 《天津经济》2012,(10):43-45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天津农业发展上起到了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天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尚不完善。本文在总结天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和运作两个方面对天津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机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对农业保险提供了较大的财政支持。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病,因此应采用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推动培育完善的农业保险市场,创新农业保险机制,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多年来徘徊不前的农业保险而言的确是一个丰收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范围逐步扩大.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户实实在在获得的保险保障也稳步增加。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达到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收入.比2005年增长16.2%。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关系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为相关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带来了重要的保障。结合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现状,可知其中的财政税收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为了使这种财政税收政策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优化农业产业化格局,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财政税收的具体内容有着必要地了解,推动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文章将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税收进行必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比较分析了农业保险的商业性经营模式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后,认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可选择商业性保险为主、政策性保险为辅的近期模式和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的远期模式.远期模式是发展农业保险的一种理想化目标,虽然现阶段它不可能在全国同时实现,但是少数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地方立法提前实行.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特殊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农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慈溪市是省和宁波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市,他们按照中央要求,统筹协调,精心策划,率先成功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为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提供了制度保障。本刊特选登他们的做法,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灾害层出不穷,危害广、程度深、升级快,农业发展遭受空前的风险与危机。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运作以来,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市场萎缩,前景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缺失农业保险法律体系,理论界对此的研究亦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不相符。该文针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的主要方面,对相关文献做了归纳和述评,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东农业保险的客观需求1.农业风险的危害。1990年至2008年广东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为115亿元,其中农业自然灾害的损失约占总损失的一半左右,年平均损失达58亿元。同期广东年平均农作物受灾面积约为180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3%;年平均因灾死亡的牲畜42876头;年平均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8.13亿元,约占全省每年自然灾害总损失的一半左右。这19年中广东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的有3个年度,分别是1994年的110.63亿  相似文献   

18.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际借鉴:制度演进与操作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华 《改革》2012,(3):103-110
美国政府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而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历经了政府运作到商业运作的模式变革。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契约基础上的监管和授权机制下的竞争相结合的运行机制,通过保费补贴降低农场主的逆选择,同时以经营费用补贴和风险共担体系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适度盈利性和保险公司参与经营的积极性。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借鉴美国经验,在制度优化方向上重点关注政府角色定位、制度供给及巨灾风险分担职能;着重推进保险公司业务创新、费率厘定技术改进和风险保障程度提高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吴文 《中国经贸》2010,(8):148-148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出台的又一项惠农政策,是政府对农业支持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化安排。通过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有利于增强农户抗击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风险能力,稳定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融通能力,建立市场化的新型防灾机制。该市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后发地区,农业生产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政策性机制,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20.
蒋丽君 《浙江经济》2007,(14):44-45
农业保险试点在浙江的探索已初见曙光,但要使农业保险真正起到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作用,政府、保险人和农民都必须有所作为,真正建立起能使政府、保险人、农民产生良性互动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