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运用世界73个经济体2000~2008年数据和动态门限,将制度质量作为经济发展对OFDI影响的门槛并结合金融因素探究对外投资特征,有效补充了IDP理论的适用性。主要结论:(1)制度质量对OFDI的促进存在双门槛作用;(2)经济发展水平对OFDI的促进产生非线性影响,政府促使本国对外投资产生跨越式发展;(3)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对外投资,但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机理不同;(4)制度质量与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新兴经济体产生负向影响,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发达经济体产生正向影响,但对新兴经济体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得到了进步,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一个国家,想要在整个世界中站稳脚步,就必须要对自身的经济进行充分的重视,想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前景,就必须要明确后发展经济体治理模式的演进过程,并且了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中,笔者就对后发展经济体治理模式的演进和经济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支撑高收入经济体的四种经济驱动模式:资源驱动型模式、区域服务中心驱动模式、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力驱动模式及美国超级大国模式,简述了形成高收入背后的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理论及其理论和各种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从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合加速理论的特殊重要意义 <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深入探讨了当代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精辟地分析了后发民族经济体与发达民族经济体的三大差异特征,重点研究推进工业化后进民族经济体、从属民族经济体和少数民族经济体发展的路径,寻求协同差异、融合冲突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世界经济正在波动中前进,作为特殊经济体的中国,发展势头不减.其中,作为体现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化以及其中的城镇土地管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深入探讨了当代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精辟地分析了后发民族经济体与发达民族经济体的三大差异特征.重点研究推进工业化后进民族经济体、从属民族经济体和少数民族经济体发展的路径.寻求协同差异、融合冲突的规律。和合加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是民族经济体内部或民族经济体与外部该要素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并实现超常规发展。其中.和合与加速发展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和合是加速发展的前提.民族经济体内部及民族经济体与外部各要素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加速发展不可能实现。同时,加速发展是和合目标和效果的集中体现.没有加速发展。和合状态也不可能出现和保持。读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民族与民族和合。加速共同发展;民族与社会和合,加速全面发展;民族与自然和合.加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命题。即“三个和合、三个加速”。这个理论探索和创新,考虑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兼顾了广泛性与深入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体性与客体性,对于指导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增长,一些先行国家和地区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欧美市场主导型经济体不同,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它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发展重点和路径方面优先从商务服务业突破,从而带动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中哈罗德——多玛的经济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率分为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种类型,当一个经济体的三种增长率一致时,经济体的增长处于均衡增长状态。在经济体增长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合意增长率就成为经济体追求的目标和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合意增长率就表现为政府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一、新加坡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1998年11月11日,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报告书,提出8大长期战略,期望新加坡在未来十年内,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具全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体。新加坡政府把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作为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促使新加坡转型到知...  相似文献   

10.
浙江城市化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允生 《浙江经济》2010,(20):14-16
"十二五"时期浙江需要增强大中城市整合发展力度,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尽快形成符合低碳要求的集约发展的城市经济体,初步实现浙江省由县域经济主体向城市经济主导转变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经济学关注两大关键问题:"起飞"和可持续发展。前者是发展经济学的传统议题,往往是在经济发展初期关注更多,即何时"起飞"、如何实现"起飞"、资本不足问题如何突破等。对于深圳经济特区等早已实现起飞和快速发展、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日益突出的城市经济体,未来更应关注的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这些在发展进程中领先一步、实现了要素积累和技术积累的经济体,更应关注的是,今天的发展如何为明天留下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迅速,但也开始暴露出不少自身固有的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下,经济增长前景充满各种不确定性。本文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储备、短期债务、货币余额与利率等相关金融指标,分析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综合经济风险,并且为新兴经济体的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狄 《首都经济》2010,(12):21-21
新兴经济体将通过加息来抵御本币贬值和输入型通胀,这样就会导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经济发展减速甚至中断,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危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转型经济体中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鉴于这些经济体具有的独特而复杂的经济动态 ,我们在文中建议采用新的计量模型。但是 ,实证结果并不支持那些更具灵活性的非线性模型。此外 ,我们的数据明确地拒绝了库茨涅茨假说。相反 ,我们发现U型曲线的前一半部分足以描述不平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所以 ,在转型经济体中被普遍观察到的不平等的不断上升 ,并没有构成罗伯特·巴罗和其他人发现的经验主义规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在检讨本国经济发展后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新加坡必须从资本密集的经济体转型成知识经济体,才不会被淘汰。2.要成为知识经济体,新加坡的人力资源必须在素质上取得大跃进。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李约瑟之谜","金砖四国"等经济发展现象的总结,提出了经济体的人口及经济活动的密度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了对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相互影响的"规模效应"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享有“亚洲四小龙”之美誉的台湾素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在台湾的经济发展史上,中小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岛内外的许多研究文献指出,台湾经济体的成长与中小企业发展息息相关。从1960年至1987年短短28年间,台湾成为经济后发地区迅速崛起的楷模,其成功的背后依靠的主要就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人形象地说,如果将台湾经济体比喻为一条大船,则台湾的中小企业就是汪洋大海。祖国大陆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并在大陆经济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至2004年底,大陆乡镇…  相似文献   

18.
全球创业观察(GEM)报告的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创新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将经济体划分为要素驱动经济体、效率驱动经济体和创新驱动经济体,并对每一种经济体进行对比研究。基于该研究,我国属于效率驱动经济体(大企业为主)向创新驱动经济体(服务部门扩张)转变发展阶段。创新创业在创新驱动经济体与效率驱动经济体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深刻影响经济体转型。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效率驱动经济体向创新驱动经济体转变中,要立足于创新创业。具体而言,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开发,提高民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完善商务环境,加速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研究与开发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发挥关键作用;中等收入阶段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的转型阶段,亟需实现由外界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的转型,方能保证经济体真正进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