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建立在心理健康之上的人的内在精神和谐,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强有力的支撑和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人的内在精神和谐的内涵,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精神和谐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从有效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促进人际交往,以及调和家庭矛盾、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音乐作为一种典型的和谐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直接触发、拨动人的内在心灵和精神世界,使人自身形成和谐的心灵和精神世界。而人自身的和谐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3.
朱小茼 《中国市场》2007,(31):92-9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可靠的、信任的接班人的关键一环。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视野下,研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詹 《商》2014,(30):279-279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推动下,社会以一种崭新的姿态迅速发展,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的人的存在,大学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响应和谐理念,以和谐社会为背景,以和谐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德育教育为价值目标,以现代化为依托,拓宽重点等方面不断增强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的德育素养,更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输送人才。  相似文献   

5.
楼梁  邢晓  陈土木 《消费导刊》2010,(2):193-19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主渠道,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困难倍受关注。大学生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毕业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国家(政府)、高校、大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全社会都应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共同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永芝  唐杰 《中国市场》2009,(13):136-137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8.
方巍巍 《北方经贸》2010,(1):134-1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英 《中国市场》2007,1(40):94-95
社会的不和谐根源于人性的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德与利的内在矛盾激化所带来的人的灵魂、心灵的不和谐。伦理是人性的内在矛盾的张力。秩序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需求。心灵、灵魂的和谐状态的实现,必然外在的表现为人们自身的行为对一定社会伦理秩序的遵循。伦理秩序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导向性和内在约束力。因此,伦理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为了增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即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议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思想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将“和谐社会建设’’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城乡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的社会,我国目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因素。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认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调整投资方向,将公共产品投资重点转向农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就业机制,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海鸿 《消费导刊》2011,(9):159-159,80
构建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执政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才华、有希望的青年群体,也是最具有创造活力的优秀群体,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大学生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竞争的属性,也应有和谐的属性,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马莹  袁辉 《商场现代化》2008,(8):370-3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体,而且通过发展完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在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必须正确认识和谐进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感恩是伦理道德建构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加强感恩教育,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的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过程中,以感情为基础,相互尊重,诚信友爱,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