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价与房改     
房价与房改紧密相关,密切相连。理顺房价,对于贯彻国务院房改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房价究竟如何?对房改有何影响?宜采取哪些措施?现结合无锡市的情况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乔守忠 《经济师》2003,(8):288-289
中原油田作为石油企业首批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单位 ,在不断深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石油企业内部住房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结合中原油田房产管理体制改革状况 ,就建立石油企业房产管理新模式进行探讨。一、传统住房管理体制必须改革房改前 ,房产管理作为石油企业生活后勤保障机构的一个附属部门 ,主要是分配和管理住房 ,许多应有的房产管理职能都分散在其他专业部门中 ,有些职能没有人管 ,住房管理粗放。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原油田先后于 1 994、1 996和 2 0 0 2年对房产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进行了分割 ,在管…  相似文献   

3.
住房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房改在理论上已明确了方向,在实践中也摸索到比较系统的办法和经验。但是近一二年,房改进展缓慢,落后于其他改革。“八五”期间,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房改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房改中值得深思的优惠售房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努力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叶飞 《江南论坛》2004,(12):35-36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形势对我们做好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建设工作的使命感,提升目标定位,加快发展步伐,把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工作;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和建筑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培育住房消费,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04,(1):44-44,54-56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推进城镇化的各项工作;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市政公刖事业和建筑业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培育住房消费,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银行承办房改金融业务面临的形势和对策建设银行绥化地区中心支行米亚静,付广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建设银行承办房改金融业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各个领域改革步伐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无序争夺房改金融...  相似文献   

8.
房改之痛     
<正>策划人语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广受关注,不仅因为有无泡沫的争论,更因为房子是每个人都要 面对的必需生活要素。 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始于1998年前后遍布全国的住房制度改革。从那时开始,沿袭几十年 的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终结,代之以“货币化”的住房福利。作为1990年代末期一系列公有单 位职工福利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子项,房改牵动乃至改变了数千万家庭的生存状态;人均居住  相似文献   

9.
李鹏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住房体制改革,采取切实措施促进住房商品化,使居民住房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任总理朱基在“施政纲领”中把住房制度改革列入本届政府“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工作目标当中。强...  相似文献   

10.
李冰洁 《时代经贸》2010,(2):129-129
目前,军人住房保障已基本完成了由原有的福利分房向货币分配过渡,这在我军住房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意义重大。但由于受我军目前经费相对紧张、房改政策承接关系不畅等因素影响,现行住房保障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房地产市场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启动,但真正的发展要到1998年。1998年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出台,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与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个纲领性文件不仅使得国内的房地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房地产热,而且也使得房地产成了改变民众的消费结构与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激活住房二级市场 ,是深化房改、拓展住房消费、健全住房市场体系的客观需要。我省乃至全国正式开放住房二级市场以来 ,“放而不活”的问题十分突出 ,已成为制约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加快政策层面上的突破 ,无疑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政策要宽松到位。一是降低交易税费。上海市的实践证明 ,契税税率的降低 ,是直接启动住房消费和刺激住房二级市场活跃的因素之一。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房改房的客户 ,经济力量大都较弱 ,购买房改房看重的就是价格优势 ,国家在制定房改房税费标准的时候 ,应切…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房改以来,中国房地产价格经历了一路上涨的过程,从2005年开始,针对房地产价格上涨问题,国务院几乎每年都有若干调控政策出台.仔细研读每一次国务院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文件,主要都是从增加住房供应、抑制住房投机、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个方面入手,其方向和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自政府实行住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来,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房地产开发向“郊区化、大盘化”方向发展。本文以广州华南板块为例,重点分析郊区大盘的开发成功经验、问题和对策,以期对房地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正> 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住房产权建设。旧住房制度的根本弊端是否定和排斥住房产权。而房改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偏离住房产权建设的正确方向。要使房改摆脱困境,朝着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前进和深入发展,就必须抓住住房产权建设这个根本问题,依据不同情况,从各个方面和层次进行住房产权建设。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曾几 《经济研究导刊》2010,(28):256-257
随着房改的深入,中国高校住房管理体制亟须改革。从中国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难点出发,探讨了中国高校住房管理体制改革的困难所在,并根据改革的现状与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倪泉水 《江南论坛》2000,(11):35-35
社区党建工作,是街道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新时期城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们联系南长区实际,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着眼,增强搞好社区党建工作的自觉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区党建工作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经济组织发展迅速,对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二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区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对社区党…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住宅业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一方面住宅供给出现结构性过剩,商品房积压,空置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潜在需求巨大,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应继续深化住房改革,使居民住房向商品化、货币化、社会化过渡;完善金融体制、积极推广和完善住房抵押贷款;建立与房改相适应的新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物业管理,消除居民的后顾之优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改几经曲折,终于确定了以售房为着力点的新思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开发与商品房建设出现高潮,住房商品化步伐大大加快.商品房已越来越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职工住房都是实行福利分房,由国家和单位提供住房,职工采取按月付低房租的形式。这种福利制分房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助长某些领导干部权势,形成人情房、新情房等,再就是我国还是一个贫困的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所以,国家和单位还拿不出多的钱来为职工解决住房困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房改政策,即: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合理负担的体制;把自建、自管住房的体制改革为社会化1、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货币工资分配形式;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两种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和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等。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