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尚宇梅 《商业研究》2008,(2):123-125
通过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智猪博弈"、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合作博弈"分析,得出地方政府不会主动的、积极的开发经济适用房,而是等待着中央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建设中的统一行动,地方政府放任开发企业建设和销售经济适用房,因此,用廉租房取代经济适用房,取消经济适用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唐毅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81-182
对近期提出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回购做了分析,认为对经济适用房实行回购政策在现状下是不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租售并举是经济适用房在短期内的最佳出路,并为经济适用房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住房作为居民生活的基本消费资料,是人们的立足之地、栖身之所取府有责任提出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为了建立这样的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研究政府对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发的影响非常关键。本文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部分通过研究背景的探索和国内学者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文献综述推导出本文的写作爵的誊即探究政府在经适房开发中扮演的角色并提出政策建议。第二部分基于杭州市经适旁的供给期模的实证研究,发现政珂}的财力以及商品房的价格与经适房的规模成显著正相关,从而可以得出结论,政府有这个能力且有这个责任提供经济适用房,且其财力的大小以及制定的政策都直强影响了经适房的开发规膜。第三部分基于上述研究的结果,正因为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中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怎样更好地开发、策划、销售经济适用房的任务必然落越政府的头上。面对当前经济适用房开发的诸多问题,政府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并且考虑每个地区特点来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适用房销售机制弊端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具有政策倾斜性,享受国家特定的优惠。其价格和建设规模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政府在特定时期的意愿密切相关。其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让人们对这一政府主导的制度失去了信心,有人甚至提出了取消经济适用房的主张。本文从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体制入手,分析了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与弊端所在,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的测度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保障性住房开发决策的关键。本文在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居民人均年收入进行仿真预测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房价收入比定义的不足,并以重庆市为例,按照重新定义的房价收入比对经济适用房的合理价格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其经济适用房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区间值在增大,经济适用房房屋价格呈升高趋势。经济适用房合理价格的测度结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家庭实施住房补贴和对建造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相关费用做出减免政策提供了具体的量化依据,对未来经济适用房房价的调控范围和调控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推行经济适用房政策是必要的,然而,经济适用房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存在政策失灵现象。本文探讨了经济适用房政策失灵现象及其纠正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建平 《新财富》2005,(9):74-75
中国许多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均始于1995年,但由于政策指导等方面的原因,近年经济适用房建设在火热了一阵后,又逐渐归于平静甚至萎缩。很多地方政府认为经济适用房是国家福利分房向住房商品化转变过程中的过渡性政策措施,采用无偿划按土地的经济适用房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随着商品房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很多地方曾经先后取消经济适用房,并将之与商品房并轨。  相似文献   

8.
梁峰 《适用技术市场》2010,(10):105-106
分析了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意义以及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合理控制经济适用房价格,严格购买资格条件审核,坚持商品化原则,适时实行"人头补贴"政策,促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走向并轨等。  相似文献   

9.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因此,经济适用房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住房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应完善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以期使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更加有效.具体做法是:准确界定购买对象;改进经适房的土地出让政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正确定位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1.
经济适用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洪文 《华商》2008,(7):105-106
经济适用房政策是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体制变革转型的大背景下有着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以前的认识不足,政府职能缺失以及政策制定的偏差导致中国目前经济适用房建设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经济适用房面临的问题困难着手,着重从政府政策层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综合论述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形成过程,在比较英美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适用房性质的目标错位;经济适用房适用主体太宽泛;政策优惠对象的错位;经济适用房建设主体的错位.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综合论述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形成过程,在比较英美国家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适用房性质的目标错位;经济适用房适用主体太宽泛;政策优惠对象的错位;经济适用房建设主体的错位。并对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济适用房政策效率偏差及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佑辉 《商业时代》2006,(27):10-10
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效率偏差,本文分析了产生效率偏差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适用房自出现以来就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经济适用房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适用房的确能给中低收入者带来福利,并结合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适用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规定的经济适用住房补贴方式,第一部分是政府给予的补贴。第二部分是企业承担的补贴。第二部分补贴的存在导致企业对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开发商虚增成本导致经济适用房价格虚高;容易导致开发商寻租,改变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标准等问题。通过取消利润率限制,让市场自动调节经济适用房的利润率,政府对中低收入者进行购房补贴。或政府对经济适用房仍然实行最高利润率管制,但是提供额外的针对经济适用房开发企业本身的优惠政策,以激励房地产商进行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房地产增长走势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期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继续下降,住宅供给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经济型住房(包括政府主导的经济实用房)供应不足是房地产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也是造成房地产价格不合理的重要原因。1999年至2004年的6年间。住宅投资年均增长27.2%,而经济适用房投资年均增长仅14.4%;1999年经济适用房投资占全部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16.6%,2004年则降到6.9%。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这必然导致经济适用房供给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在房地产暴利增长的环境中,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基本停滞。2002年和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均为负增长,2005年也是负增长,像上海、广东等地,基本没有经济适用房供应。2005年前10个月,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额为426.2亿元,同比下降11.1%,北京下降了42.9%,广东下降了31.6%,上海没有经济适用房的供应。住宅是一种大众福利产品,政府在提供经济适用房上的消极及刺激经济型住房供应上的政策不力是当前房地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丁璐燕 《浙商》2013,(19):40-41
杭州市出台政策规定经济适用房可以上市交易,但能否通过上市交易为政府增加一笔可观收入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政策     
北京经济适用房政策三大调整北京市建委日前透露,北京经济适用房政策将进行三大调整。主要包括:销售对象调整:定向销售拆迁户。经济适用房将优先向城八区重点工程拆迁居民供应,其他人将很少有机会购买,这是1998年以来,经济适用房政策做出的最大调整。调整原因:大量拆迁户需住房  相似文献   

20.
贾静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63-64
经济适用房对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作用,但现实中,经济适用房的运作存在着若干问题。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在运作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