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有利于二者趋同;较低的地租、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约束制约了二者一致进行。为此,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雎华阳 《商》2014,(28):185-186
“小产权房”是当今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兴的称谓,“小产权房”本无产权且不合法,它的产生是当今中国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制度的显著体现,违法违规建造的“小产权房”极大地危害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如何有效地遏制违法违规“小产权房”的建造与转正成为我国能否保证18亿亩地这条红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左言 《新财富》2013,(8):110-113
40年前,英国人斯蒂文·佩里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20年前,他接过了父亲“破冰者”的衣钵。此后,他先后200多次到访中国,促成的各项投资和贸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对他而言,“让西方了解中国是一项终身使命”。  相似文献   

4.
一百四十多年前,恩格斯在以论战形式阐述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著作《论住宅问题》中,对在论述如何解决住宅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条件的设想。他指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住宅问题才有可能成为可能。即,住宅问题,只有可能"着手消灭城乡对立时,才能获得解决。"当时的住宅现象过去了,当年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此时如何化解城乡对立矛盾、如何解决住宅短缺、如何让进城农民工生活的更有尊严、如何加快城中村建设、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在城市生存等问题却又摆在时间与空间相隔遥远的中国面前。了解恩格斯对城乡对立问题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处理我们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2010,(51):50-53
农村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乡之间逐年扩大的收入差距,社保、税收、基础设施、各种福利等方面的差异使城乡的不和谐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于是,城市化便是解决症结的良药。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城市化进程是建立在农业发达、农村发展的基础上的。放弃农业和牺牲农村只能导致城乡关系的过度畸形。城市化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是简单刻板地让农村变成城市,还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去完成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李皆辉用他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的城乡文化反思既没有美化乡村文化也没有美化城市文化.他只是在城乡文化的互相对比中打破一种二元对立而去关照乡村文化及城市文化各自的优劣利弊。沈从文既追求中国文化现代化,也质疑现代性。这种反思具有一种在回瞥中怨恨的现代性体验,并以“爱与美”为文化建构的立足点,企图重构一个超越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杨宁 《广告导报》2005,(1):82-83
随着中国媒体战的愈演愈烈,每年的岁末,中国几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必是各大媒体举行推广会的必争之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同台献艺,让参加推广会的各路人马眼花缭乱。因此,如何通过这短短几十分钟的亮相在纷繁复杂的推广会中博得众彩,让客户们充分了解一家媒体,各大媒体真是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成城乡较大收入差距的原因,既有改革前工业化战略剥夺农业剩余等原始因素,又有城乡在承担改革成本,占有公有资产上的不公平等继续存在的亲城市,歧视农村的因素,这种不合理收入差距不但削弱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品牌人语     
《品牌》2005,(11):3-3
一个城市可不可以被品牌化?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科勒教授(Kevin.Lane.Keller)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其实,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城市,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连锁榜样”评选.是由《连锁特许》、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国企业报》,北京电视台《财智人物》、新浪网、联商网、新传媒网、中国重点城镇建设投资指导委员会共同发起,并得到全国百家重点媒体支持的大型公益性社会评选。真维斯获得本届连锁榜样十大品牌奖。 真维斯的董事长杨勋先生.是一位极为稳健的企业家,从不虚张声势,他是最早让中国年轻人靓起来的企业家。他也是一个城市的美容大师,真维斯的服装流行于大街小巷,着实让。中国的年轻人阳光了一把.他对中国的贡献不仅仅是销售服装.同时还提升了年轻人的自信。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6,(5):82-83
城市化曾经被当作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之而来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二元结构、城市“漂流族”引起的犯罪等问题,让其饱受诟病。当前,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出现,将使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健康和健康不平等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间存在稳定的正向梯度关系,但对这一关系如何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却了解得不多.使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集中指数分析了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社会经济差异的年龄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老年人ADL丧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ADL丧失的社会经济差异却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前和老年早期,缩小健康社会经济差异对于推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按照中央提出的“必须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机制。要注意保护和节约土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要求,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城镇空间布局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一座城市可以不可以被品牌化?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 Kevin.Lane.Keller 教授在他所著的《战略品牌管理》一书中指出,象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名被相对固化在一处地理名称上。其实,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  相似文献   

15.
议程·回应     
贵刊10月期杂志的“中国商业地理”栏目对长沙这座中部省会城市进行了解读,让我们对这座在过去一直平庸寂寞,而近些年却凭借电视文化产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异军突起而大放异彩的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长沙经济支柱的这两大产业的兴盛,在这一组文章的作者看来,是“突然从看似一点也不适合其生长的土壤中‘冒出来’的”,作者这样说自然有其道理,文章对这两大产业的发展史的细致描述为这一观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6.
天道酬勤     
最近一位美国学者向我提出一个令他纳闷的问题:“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几十年高速成长而不衰?”这似乎有悖于经济学常理。因为按照经济增长的周期理论预测,他曾数次看衰中国经济,但每次都大跌眼镜。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战车刹都刹不住,中国经济成长的曲线让他看不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在城乡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这一结构导致了城市的道路、交通、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收入、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广告的发展与城市更是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阻碍了中国广告业的整体发展。文章通过对比农村与城市广告的发展现状,向人们呈现农村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其与城市广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背景资料:2009国中国国际城市发展与地产运营投资交易会(以下简称"中国城地会")日前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成功召开。中国城地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由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全球CEO俱乐部联合主办,并得到了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展会已从往届以土地交易服务为主发展成为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并实现城市发展与地产运营资源最优整合的最佳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是农村全面繁荣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浩大恢宏的历史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努力。其中,小城镇建设应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 (一)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现实道路 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方向和结果。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城市的建筑是一大进步”。列宁也说过:“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育程度。城乡一体化,最终体现为城乡关系的进化,即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进化到现代的城乡融合的一体结构;农村由“乡土社会”进化到  相似文献   

20.
舒眉 《国际广告》2011,(2):123-123
24岁的北京外企员工于梦翔看上去是典型的城里人,可他的户口却在东北辽宁农村,这意味着他在首都无法享受政府福利。不过,与传统想法不同,与根本不想要城里人的福利。像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近期研究发现,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中国农民工都不愿放弃农村户口,这让一直以来呼吁改革中国户籍制度的专家学者吃惊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